儿童艺术教育的

点赞:3819 浏览:139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开设艺术课程,艺术作为一门必修课的基本原理不仅建立在理解一个笑话这样的能力上,正如一些作家、学者、思想家、教育家所提到的,而且还建立在许多能力之上.当艺术作为基础课程中的固定课程被实施时,儿童艺术教育又该怎样发展呢?儿童的大脑是一块白板,是要等待接受老师的灌输吗?有没有不同的学习教育的方式?是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去探索会更有效?

关 键 词:儿童艺术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开设艺术课程,艺术作为一门必修课的基本原理不仅建立在理解一个笑话这样的能力上,正如一些作家、学者、思想家、教育家所提到的,而且还建立在许多能力之上.

艺术是人类最基础、最通用的语言,他不是虚伪,而是交流中的必要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给予我们的孩子知识,以理解文明国家那些最深刻的艺术作品.――欧内斯特博耶

儿童艺术教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完整的组成部分.――纳尔逊古德曼

哪种观点是合理的艺术教育方案的特点和应有的效果呢?当艺术作为基础课程中的固定课程被实施时,儿童艺术教育又该怎样发展呢?著名教育哲学家哈里布劳迪提出来如下问题并对此做出来有力的评述:“在普通教育中艺术的作用是什么?”他指出:如果艺术对平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把艺术纳入到中小学教育的正规课程中就不应该有什么问题.如果艺术课程只是学校紧张功课之外提供给儿童的一种有趣的或好玩的娱乐的东西,那么,布劳迪就认为在学校的课程中就不会有艺术这门课程的位置.每个儿童都能够从一书中获取许多美好的经历.儿童的大脑是一块白板,是要等待接受老师的灌输吗?有没有不同的学习教育的方式?是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去探索会更有效?

一、早期哲学思想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1.十八世纪的一位哲学家让―雅克卢梭,他的哲学思想就曾影响过早期的儿童教育.“教育的自然福音”是卢梭在《爱弥儿》中所体现的对教育的观念,深深的影响了现代的教育理论.他在书中尝试着描述一个教育体系,描写了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他强调书面知识的重要性,提倡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兴趣爱好,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应与每天的日常生活相关.儿童就是儿童,卢梭还提出让儿童在自发的活动中去学习,他认为儿童天生便是学习者.

还有许多的教育家,强调学习者要主动参与到周围的社会中去,要动手操作各种实物.

2.美国的哲学家约翰杜威被看做是“进步教育之父”,在20世纪初期的教育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小时候上艺术课的时候,课桌都是一行行整齐的摆放在教室里,死记硬背是学校标准的教学模式.杜威特别关注学习者与周围环境以及与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教育是有连续性的,把教育看作是经验再创造的继续.他在著名的教育著作《与教育》中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能够继续自己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找别的目的,把教育做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他要人们不要因养成社会效率而抹杀儿童青年的天性教育历程的本身也是发展个体禀赋的圆满结果,教育的目标只是作为导向和指引的.基于对教育者本身的重视,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他指出”以为只要是眼睛常常望着课本,使儿童常常听着老师的话,就是求得完善知识的秘诀吗?”他认为灌输式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即成长”;成长的第一条件,是未长成的状态“未”字是一种积极的情境,并不是仅仅虚无或匮乏的意思.”他肯定了这种未长成的状态是充满能动性和潜能的,不是一味的灌输就能使之充分发展.

二、儿童在艺术发展中的阶段

儿童创作和理解艺术的能力适合他们在生活中的认知、情感、社交、身体等方面变化的同步发展,儿童在这几个发展阶段的进步是发展心里领域最重要的内容.为了顺应儿童的发展特征,应把学校的学习环境搞得更适宜一些,如:在教室里安排一些学习活动区,让几个儿童在那儿创作、学习.

儿童艺术绘画发展大致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动手操作阶段(2~5岁);第二阶段,符号创造阶段(6~9岁);前青春期阶段(10~13岁).这三个阶段中艺术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当儿童受到教育,对成人艺术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后,他们艺术作品中的一些特征就会改变.教育会改变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对老师在道德和上的高要求将确保他们给儿童生活中带来的变化是正面的、可行的,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发展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一个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后没有影响.

第一阶段是儿童动手操作材料阶段.孩子开始探索重复制作,他们能够画出一个完整的圆形,并随心所欲的重复这个形状,表面上看去好像是很随意的方式在操作,但不久,操作变得极其有序,知道他们对自己所做的标记给出一个名称为止,当儿童创造了这些标记图案和组合,并不断的将他们重复使用时,随意的操作就变得更加有控制.儿童用各种线条做标记,如垂直线、水平线、对角线、曲线、波浪线和锯齿线等,儿童一旦有了概念,就会在许多情况下用草图形式表现出来,并在草图上留下部分空间,等有了其他新的概念时再加进去.艺术创作的最初阶段就是这里所说的“动手操作阶段”.“操作”,这个词指的是儿童运用新材料进行初步艺术探索和实验的一个整体阶段,这些新材料包括泥土、积木、金属、化纤等.当儿童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获得经验后,他们在动手操作阶段中就会有所进步.

第二阶段是符号创造阶段.早期的符号用心理学家鲁道夫安海姆的话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他只是供儿童用来代表各种事物.有了涂鸦的基础,孩子才形成了这种图解符号.最初的简单符号可能代表的只是儿童的任意选择,但当他们制造符号的能力提高后,就会创造更为复杂的绘画符号.我们得承认儿童的符号不是这个世界的复制品,儿童使用的材料会影响他们的符号制造.换句话说,就是儿童在这个阶段画他们所知道的,而不是画他们所看到的.

第三个阶段是前青春期阶段.这一阶段发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交上的变化时,前青春期的儿童与符号创造阶段的幼儿会产生分离.虽然前青春期的儿童仍然天然地好奇和富有创造力,但他们学会了更加谨慎.当儿童在概念上变得更加复杂,对青少年的世界更加了解时,那些使前青春期的儿童感兴趣的话题会在这些年间大幅度的扩展.这个时期的儿童除了有可能进行涂鸦外,即兴的绘画实际上已经消失了.在这一阶段儿童更愿意接受各种艺术创作形式的教学,他们想知道艺术家是如何处理大小、远近、重叠等的布局关系,以及表示空间的线条的结构问题等等.

三、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创作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全面发展都会起到非常有意的作用.艺术能为儿童提供发展他们内在创造力的手段,同时,还能将他们的情感、社交和审美自我融入其中.所有的儿童既有创造力,也有艺术鉴赏力,而创造力和艺术鉴赏力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对于儿童来说,艺术是一种手段,用他们所有的感官进行学习和表达,艺术创作会增强儿童对外界世界的敏感度,是用艺术特有的方式提供了一种表达情感和形象思维状态的手段.

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刘悦笛,许中云译.全球化的美学与艺术[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7](英)舍勒肯斯,王柯平,高艳萍,魏怡译.美学与道德[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8]冯惠燕.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