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相似,结局不同

点赞:19749 浏览:916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沈从文的《萧萧》和拉斯普京的《活下去,并且要记住》描写了两位在不该怀孕时怀孕的女性,在事情不能隐瞒的时候,两位都曾经纠结恐惧过,然而却因为各自性格与周围环境的不同演变成不同的结局.萧萧最后在周围人的原谅中活了下去,而纳斯焦娜却在大家的逼迫下走上了绝路.本文将从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周围的环境以及作者本身的人生态度去探究两位遭遇相似的女子的不同结局.

关 键 词:性格环境结局

一、引言

沈从文的《萧萧》描写了在湘西乡下的一个童养媳萧萧的故事,她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伯父家里,12岁就做了童养媳,丈夫只有3岁,在她情窦初开的时候被长工花狗并且怀孕,本来要按照风俗被沉潭,可是家人舍不得就改为改嫁,可是还没有改嫁时就因为生了儿子婆家也渐渐的接受了,最后的结局是儿子12岁时也娶了媳妇,萧萧怀里抱着自己刚生得儿子也做了婆婆.拉斯普金的《活下去,并且要记住》讲述了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发生在农村的事情,纳斯焦娜是一名普通的妇女,丈夫出去打仗后受不了想念家乡的煎熬做了逃兵,躲在村子附近,纳斯焦娜发现后悄悄接济他,她的怀孕成了整个事情的转折点,无法隐瞒的身孕使周围的人开始了各种流言蜚语,并怀疑到安德烈的身上,丈夫懦弱的不敢面对只要纳斯焦娜把孩子生下来,而孤独无助的纳斯焦娜还有忍受良心和道德的双重煎熬,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纳斯焦娜和萧萧都是因为怀孕而一时被逼迫,可是为何最终纳斯焦娜投河自尽,萧萧却安然的活了下去.

二、纳斯焦娜的性格和萧萧的性格之比较

我们常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相同的事情碰上不同性格的人可能就是不一样的结局,而性格的形成和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两位女主人公都经历了人生的劫难,可是却一死一生,因此我们想要探究两位主人公命运的不同,首先还得从两位女性的人生经历说起,因为只有人生经历才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纳斯焦娜是一个早年丧父,大饥荒时又失去了母亲,从此和妹妹一起以乞讨为生的女子,后来投靠了姑妈,可是在姑妈家里一直以来就像一个佣人,没有亲情的关怀与家庭的温暖,长期寄人篱下也造就了她温顺的忍辱负重的性格.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子,她内心并没有熄灭对美好生活的追寻,在俄罗斯,女性认为婚姻是他们再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因此当她碰到安德烈这个机灵神气的小伙子时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很快就答应嫁给安德烈,决心和他开创属于他们的幸福.然而她善良温厚的性格使她只能过平凡而易于理解的生活,因此当面对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与作为安德烈妻子的情感产生矛盾时,她对传统的遵循以及善良的性格使她无法排遣社会责任感的谴责,安德烈作为一位公民理应在国家遭受侵略时抵御外敌,可是他却做了逃兵,这种行为毕竟是不负公民责任的表现,可是作为妻子,对丈夫的爱使她在道德良心上无法将丈夫出卖,因此她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矛盾中.一方面纳斯焦娜坚信着自己对丈夫的爱,也许正如拜伦所说,男人的爱情是与男人的生命不同的东西,女人的爱情却是女人的整个生命,正是对安德烈的爱使纳斯焦娜可以承受所有的重担.可是她也不愿意愧对自己的国家,毕竟从小到大灌输的公民意识使她为安德烈的行为感到羞愧,那么要她承担那来自做妻子的本分与社会公民的责任终于压垮了她,这也是她性格善良忠厚的表现.

生活中人们常常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以为很多事情都可以平衡,可是在两种矛盾的心情中去搞平衡最后只能自己受伤并且于事无补,你只要用一种情感压倒另一种你才可以简单、快乐的活下去,人世间大部分的不快乐就是由于受影响太多,就顾及的多,怕伤害任何一方的利益而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沈从文《萧萧》里的女主人公萧萧就完全不同,虽然也是没有母亲,寄养在伯父家,可是伯父一家人对她很好,她从小也是天真烂漫的长大,出嫁对她来说也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不过纳斯焦娜在姑妈家和婆婆家都是干最累的活,体力上的操劳使她在精神上对丈夫更依赖,而萧萧尽管做了媳妇,可是并不比先前受苦,只是看看小丈夫,挑挑野菜罢了,与先前的生活相比并没有更劳累.就算她被花狗欺骗,从个人情感上来说,她也并没有多么恨花狗,也许她并不觉得那是欺骗,只是感情上自然而然的事情,突然怀孕了,才不知道怎么办,毕竟那里还有封建道德的规矩,她有想过死,可是那更多是怕被发现了受惩罚,她还是高兴活下去,愿意活下去,表现了她性格中单纯的一面,她不像纳斯焦娜那样摇摆在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之间,萧萧的思想比较简单,她自己从头到尾都没有受多少煎熬,唯一的煎熬就是那个孩子,当族人接受了孩子她的煎熬就结束了.但是纳斯焦娜的性格使她从一开始就矛盾于自己该怎么办,因为她知道没有人可以接受,这就造成了两位女主人公命运的不同,萧萧是愿意活下去,只要族人不让她死她就可以不死,还是个孩子的她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她受的煎熬只是怕事情败露了受惩罚,可是纳斯焦娜的煎熬就不是那么简单,她是一个如此温和善良的人,她不能出卖丈夫,这是民间的道德标准,但是她一生都活在大家面前,活在世上,她有敏锐的道德感,羞耻心和良心,她不会撒谎,帮助当逃兵的丈夫这一负荷她是承担不起的,然而最后在死的时候,她凝望着水底,“但见水底最深处点燃了一根火柴”,火柴文弱的光也象征着希望,证明她到最后也没有失去希望,只是在现实世界找不到了,那么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许会有幸福.


三、周围环境的不同

纳斯焦娜生长在传统的俄罗斯农村,人们作风保守,道德感很强,他们不像城市里的人可以把自己关在火柴盒似的公寓里与人隔绝,农村则不行,谁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很快就会传遍全村,因此在农村根本没什么秘密可言,周围的每一只眼睛都盯着你犯错.可是湘西世界就不同,这里的人们情感至上,民风淳朴,较少受外界的影响,尽管也有各种各样的规矩,但是并没有受封建纲常的禁锢.因此道德归道德,实际中还是依托人性的情感去做事.

如果要谈女性的悲剧,首先得从他们身边的男性谈起,因为对女性来说,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是因为他们身边的男性.安德烈背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做了逃兵,致使纳斯焦娜怀孕后他又不敢出来承担责任,使她一个人面对要到来的各种危险,而她是否有能力承受所有的危险他没有想过.花狗背弃了对东家的责任了东家的媳妇,当她怀孕后却一走了之,女性往往成了男性道德沦丧的受害者,他们常常习惯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男性身上,可是在面对挫折时,男性常常比女性还胆小怕事,那魁梧的身材常常只是表象,男性或许从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强大.而女性在生活长期的磨练下,有了比男性更坚韧的情感,当然,这种坚韧并非坚不可摧,因为人生从来就有其局限,他们只能经受一定限度的乐,苦和痛,一旦超过这个限度,他们就全毁了,这不关乎刚强或者软弱,而在于他们能否超限度忍受痛苦,可是一旦超越了极限,女性只求以死解脱,因为他们的善良常常使他们不愿意背弃任何人,那么只有背弃他们自己了.

我们再看萧萧和纳斯焦娜的事情暴露后周围人是如何反映的,萧萧的婆家人是“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各按本分乱下去”,她祖父也想出了办法“照规矩‘沉潭’还是‘发卖’”“可是沉潭多是读过‘子曰’的族长爱面子才做出的傻事,伯父不读‘子曰’,不忍把萧萧当牺牲,萧萧当然应当嫁人作‘二路亲’了”,这一个可迂回的决定使萧萧的命运峰回路转,为以后继续留在婆家做了前提,我们可以看出在湘西世界里当然也存在着道德约束,但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喜爱(萧萧的生命、新生儿的生命)让道德污点褪尽,自然的,昂扬的,淳朴的,善良和和谐的生命之流轻松地跨过了道德批判,显示出人性的自然与善良.而纳斯焦娜事情败露时周围则充满了紧张,绝望的气氛,没有一个可以替她做主的人,安德烈不让告诉任何人的警告使她连公公也没告诉,即使是公公,也只求儿子的下落,并没有安慰纳斯焦娜如何面对这一切,公公听到风声要抓安德烈时让她赶紧通风报信,却并不说她该怎么办,以伊凡诺维奇为首的一伙人追赶她时还说“快,别磨蹭,她逃不出我们的手掌”,那么对她来说,死了就可以“无所畏惧,忘掉自己,忘掉别人,把平生饱尝过的一切全部忘个一干二净”,她追问自己,“一直在寻找什么,追求什么?徒劳!一切都是徒劳!”,活着曾经对她是如此甜蜜,如今又是如此可怕与可耻”,既然这样,那孤零零的她还有活着的理由吗?对丈夫的期望落空了,周围其他人又没有人帮助她,而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的纳斯焦娜在看不到幸福的前提下,生命也就结束了.在这里明显的不同就是面对不该怀孕的怀孕,萧萧和纳斯焦娜周围的人都不能接受,可是湘西世界里的人在面对生命与道德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生命,而俄罗斯乡村的人们多数都无法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纳斯焦娜,那么周围坏境的不同可以说是起了推动他们命运的作用.

四、作者写作背景的差异

纳斯焦娜的农村和萧萧的农村都不同程度受封建习俗的约束,可是为何纳斯焦娜只有死路,而萧萧却在人们的释怀中继续生活下去呢.

不可否认一个作家的人生态度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文化生活,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产物,拉斯普京出生在苏联卫国战争前夕,早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在西伯利亚一个荒僻的小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后来在报社写过大量的文学报道,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他的思想和创作成熟于国家经历重大历史转折的时期:战争,胜利,战后的困苦岁月,苏共二十大,直至后来西伯利亚成为全苏最大的建筑工地.非凡的生活经历和做新闻记者的所见所闻,造就了他“独特的俄罗斯心灵和智慧”,养成了他的忧患意识和审慎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培养了作家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践踏了公民义务,企图苟且偷生,他就会把自己置于生活之外.他背叛战友,也就背叛了周围的一切.甚至他的妻子,他最亲近的人,即使她具有罕见的人性也不可能挽救他,他必定会给亲人带来可怕的精神折磨,把她推向死亡的绝境.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纳斯焦娜有了那样的结局,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批判了安德烈的那种缺乏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行为,战争固然残忍,可是当战争不可避免的时候,作为社会的个人首先要做的就不是去谴责战争的残忍,而是应该尽自己的公民义务.安德烈可以逃走,可以一意孤行,可是他一旦做出选择,就只能接受惩罚.回去是死,不回去也是死,既然你越位了,就不可能重新复位.所以,这种情况下,能够容忍他的,只有被社会遗忘的荒野,而纳斯焦娜要容忍他,也必须与社会悖离.在拉斯普京的思维中,像安德烈的这种行为是不能被原谅的,因此纳斯焦娜的命运也从一开始就被注定,那么她的死才是对自己的解脱与超越.拉斯普京就是通过作品把他的道德理想和生活诉求传达给读者,力图通过文学改造人们的道德情操.

而同样来自乡村的沈从文则是想通过文学寻内心中得一片净土,因此产生了不一样的美学观.他生于一个世代军人之家,童年时期就目睹无辜平民被惨无人道的杀戮行为,在他成为湘西土著部队的职业军人后,他所目睹的这种杀戮更成为家常便饭,这段经历使他对旧军队的黑暗与暴行深感憎恶,促成了他投入文学创作,可是沈从文并不是以一个以强抗强的斗士出现在文坛上的,他只是一个人生角斗场上的退避者.他害怕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厌恶人与人的相互伤害.在部队中目睹的大量死亡事件,使他产生一种无法把握人生命运的宿命意识,转化为“人生可悯”的深沉感叹和忧郁气息.他的作品看似表现现实生活,却往往流露出一种理想主义的调子,表现出对人性美好的怀念,他认为生命中到处都是偶然,生命中还有比理性更具势力的“情感”,在《萧萧》中就是他对生命的张扬,他常常强调人的感性生命,弃却人的理性生命,以张扬自然人性为旨归.《萧萧》中的人物性格就完全表现了他的美学观念,花狗诱骗萧萧是出于人性,萧萧答应花狗求爱也是人性,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只是社会道德不允许,那么萧萧就应该受到惩罚,可是正是因为沈从文对人性充满了尊敬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才会在文中有娘家大伯不忍心将她沉潭,婆家又慢慢的不舍得将她嫁到别处,伯父的行为表现了人性的善良,而萧萧作为受害者,她理应得到人们的怜悯而不是抛弃.

遭遇相似,结局不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拉斯普京和沈从文,由于各自不同的经历,在文学创作中,一个强调道德与社会责任感,一个觉得理性是可以给感情让路的,只有人的生命是最高贵的,充满了神性.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不过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不管是崇尚道德与责任的还是尊重生命与人性的,都寄托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愿望.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