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育环境中案例教学

点赞:3645 浏览:98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1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我们要有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方法的思想.针对新人教版中学地理新教材的出现,特别在区域发展部分的教学中,教材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课程,并要求教师可根据当地地理环境采用不同案例进行教学.因此,把握地理新教材的案例,必须要学会用案例进行教学.一个好的案例是将师生要讨论的现实带入教室的工具,让大家对一些实际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调动学生认真地思考,客观地掌握知识和规律.

中学地理教育环境中案例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区域地理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案例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案例教学的含义:案例教学是以教师预备的案例为线索,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分析和研究案例及问题,从而发展自身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的特点: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有用的地理、身边的地理”,突出了对地理特色教学的要求.

1.1以案例为线索,以师生交往为基础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学内容的不同.案例教学始终围绕着案例进行,课前师生准备案例,课中师生讨论分析案例,课后教师评价和更新案例,师生共同总结案例.案例教学的进行过程也是师生交流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过程.

1.2地理位置的区域性与实践性

地理位置的区域性:我们平时所选择的教学案例,都应当在某空间区域背景下加以探讨.明确区位,注意其地理位置的区域背景,启发区位分析思维.要通过课堂教学,逐步形成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熟练分析区域地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地理案例教学有效性是离不开地理位置的区域性.

实践性:从地理教学内容看,案例都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需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

1.3紧抓人地相关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以人地相关为主线,地理案例教学必须落实人地相关性.世界自然地理案例要注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区域地理案例要突出区域人地关系特色.没有人地相关性的案例学习,也是无效的案例教学.

此外,传统的教学强调对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与解决办法难以被老师认可.从而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而案例教学中,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对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提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办法,教师给与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与的评价也是更灵活,评价标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案例教学的课堂应用

课堂中案例教学,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合作、互动、启发式的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拓展思维的教学.因此案例教学的合理实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那么课堂上应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呢?

2.1在案例教学中提出问题,引导规律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融入进去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在身处情境中如何去回答问题,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得出规律,“吉隆坡的变迁”(中学鲁教版地理必修二20页),教材给出了吉隆坡城市发展的背景,教师可让学生看过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人口移动的动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动因).这案例的运用,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的,主动地寻找结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2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的实施通过:案例的准备(包括阅读案例)---小组、班级讨论---评价案例---得出规律环节.案例的准备是案例教学展开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布置案例材料让学生进行准备(阅读、分析).教师应做到对案例的充分熟悉和对学生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可能方案由一定的心理准备,这是教师进行正常的案例教学的基本保障.讨论环节: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先前学生个人对案例分析和准备时所遇到的问题,使观点更加全面,然后可以有每一小组派出代表陈述其小组共同观点.评价阶段:教师要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归纳、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参与讨论状况进行评价,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在课后对案例及问题进一步思考.

2.3要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例如关于湿地的保护面临的问题与保护对策,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案例分析:给出一组江苏滨海湿地画面,让学生思考主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措施?学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归纳问题:围垦对湿地生态功能影响严重;生物入侵威胁湿地原生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区有权管理的面积小;沿海经济开发对湿地的负面影响加大.然后运用理论知识思考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理论中走向本省湿地的实际应用,分析社会现实中环境问题及价值观取向.

3案例教学在新课标中的意义

3.1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的听,上课没、枯燥无味.事实上高中地理知识很多是深奥和抽象的,有些是热门话题,如温室效应、人口问题、城市化等,其中包含有核心部分和次要部分.而采用案例教学对案例的综合分析、探究,使学生可以真正获得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3.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的活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可以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关注地理时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以及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热爱.

3.3有力地推动学科的综合化

案例教学以独特的思维视角打破了传统课程与教学的束缚,课程以案例的形态出现,案例作为认知弹性超文本,不仅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对超文本链接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索的媒介.

作为一个中学地理教师,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尝试和探索,深入研究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及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运用好案例教学这一手段,我深信案例教学必将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