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

点赞:4175 浏览:130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公民素质培养应该特别重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公民素质培养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学生会民素质的培养模式,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模式.

[关 键 词]高职院校 公民素质 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政治和法治国家建设深入发展,社会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所需要的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现实情况是全社会普遍存在公民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不足以及参与技能较低等问题.公民素质滞后于市场经济、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发展,将是影响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教育是公民素质培养的主渠道.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现代合格的公民.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生产第一线的人才,其公民素质的高低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教育应当坚持把公共生活及其公共精神渗透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项工作,体现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在我国应当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多层次多角度”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所谓“一体两翼多层次多角度”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是指以公民课程为主体、以公民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和课外教育活动为两翼、从不同年级、从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等角度建立和优化多层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应坚持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是与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方针相一致的,并对提高公民素质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最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在我国制度中不仅权利在民,而且主权在民,国家的价值在于怎么写作和服从于公民权利的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权利作为公共权力的出发点和目的.只有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才能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所要达到的目的.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好公民.具体说来就是:了解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了解现代国家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具有法制意识和参与的能力;了解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学会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能够为现代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国宪法全面规定了我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具有的这些权利和义务,必须经由公民自己行使,而要行使权利和义务,公民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的素质,这种素质包括意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公民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能通过自身的行动行使权利和义务,才是具备较高素质的公民.


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的内容是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目的之体现.主要就是构建“一体两翼多层次多角度”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

“一体”就是开设独立的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综合课程.公民素质教育综合课程是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的主体.通过专门的课程,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集中和系统,使学生、学校、家长和社会更加重视公民素质培养.公民素质教育综合课程应由国家组织制定,集中体现国家的意志,它是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的,并依据这些公民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基本任务,制定该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教科书.

高职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公民素质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两翼”就是指除综合课程以外的各科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首先,在各科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公民素质培养的内容.特别是进一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各类专业课程,突出对学生进行公民素质培养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中受到公民素质教育.

其次,课外教育活动是开展公民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课外教育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包括由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学校的社团活动、校园建设活动以及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校外活动等等.要引导学生形成团结向上的价值取向,培育积极进步主导价值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加深对人生的体验,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从而使自己更加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和社会.

“多层次”是指在不同年级中系统开展公民素质培养.公民素质培养必须与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将总体目标具体化,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建立分层次渐进的培养目标.学生公民素质培养还必须体现教育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系列性,争取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个年级的教育中,接受一种全社会都认可的公民观念,并使之变成个人的人生信念和生活原则.

“多角度”就是指高职院校应当从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公民素质培养.法制社会强调公民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而公民的有效参与取决于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有机整合.其中,公民知识是公民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实践的基础,公民意识是公民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实践的指导,参与能力是公民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实践的直接决定因素.

总之,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对公民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公民素质培养必须根据本国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其目标是通过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地提升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人格健全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