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

点赞:30343 浏览:1422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学界争论已久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种类和法律规制入手,分析如何将我国事实劳动关系纳入法律规制的范围,切实保护劳动者利益.

【关 键 词】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关系权利义务

事实劳动关系概述

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理论界普遍将事实劳动关系定义为,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时,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在实际上仍然存在劳动权利义务关系.有学者直接将其明确定义为“通过订立口头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①即仅仅欠缺了“书面合同”这一形式要件的劳动关系,在分类上,却将事实劳动关系分为因无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到期未续订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无效的事实劳动关系、因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中的某几种,内涵与外延不一致,定义与分类自相矛盾.并且劳动合同无效与其在定义事实劳动关系的产生原因并无关联,除了无书面形式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到期未续订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外,其它两种都是理论界争议的范畴.那么事实劳动关系“即无劳动契约或有效之劳动契约,而为劳务之给付”②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失效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合同法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事实劳动关系的效力.有学者认为,劳动关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劳动事实”,只要有劳动者为用人单位从事劳动法上的“劳动活动”这一事实,就应当认定劳动关系成立.③我国《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用工手续,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该法条确立以“用工”这一“劳动事实”作为劳动关系成立的标志,一个月内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合法形式,真正的事实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在一个月以后一年以前.可见,劳动合同的制度功能并非在于劳动关系是否成立或生效确立这一项标志.

事实劳动关系的种类及法律规制

事实劳动关系包括无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关系和全部无效劳动合同关系两种,在无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关系中,学界对关系和无效劳动合同关系的定性和法律后果争议较多.无效劳动合同关系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关系中的无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可以纳入无书面形式劳动合同的关系之内,只是在规制上略有差别.

无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关系建立时未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合同法》明确要求,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并且要在建立劳动关系的一个月内订立,用人单位一个月内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种劳动关系的模式可以表示为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关系,本条规定解决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此方面劳动合同形式的困惑和司法实务的难题,从学理上却无法解释.法律将一年之内未签订劳动合同分为两个阶段,在一个月前和一月至一年之内都属于事实劳动关系阶段.第三阶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法律上的“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承认了无书面形式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书面劳动合同关系.在《关于全民合同制工人合同期满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复函》中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后,该合同所确定的劳动关系也就终止,企业与职工应及时终止与续订合同手续,如果合同期满又没有续订,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如果原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原劳动合同为基础继续权利义务关系,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则类似于未签订书面形式劳动合同的情况,法律只需认定将其视为订立劳动合同,合同期为一年(劳动合同规定,续签至少签订一年).

关系.“关系”即所谓的“双重劳动关系”.即“劳动者同时从事两个以上,时间上并不冲突之工作.”另有下岗职工再就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在新单位参加工作形成的劳动关系.④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中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由此可知,两个劳动关系均为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者劳动分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劳动关系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并且可以订立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劳动合同,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的范畴.全日制在签订双份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以双重劳动者身份在不影响原工作的前提下择另一非全日制进行,不能获得双份劳动者的所有权利.即其所为的全日制工作提供工资、社会保险及福利等权益而该非全日制工作仅支付报酬,若未签订劳动合同,则以事实劳动关系对待.

全部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对于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而言,至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时,“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可见,劳动合同法承认劳动的不可逆性,用人单位无法与劳动者恢复到劳动合同签订以前的状态.在确认无效之前的劳动关系为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该如何完善

对待“事实劳动关系”,除了补签劳动合同和过错方赔偿损失以外,我国大陆法律上无法规制.保护部分劳动者通过“事实劳动关系”寻求法律救济,不能因为一个要件否认劳动者的应然权利.完善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框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确立口头合同和续签默认的效力.劳动法试图通过“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确定劳动合同制度实现广覆盖,但这并不代表劳动者权利的完整保护.我国劳动法应鼓励、引导订立书面合同,但同时也应将口头劳动合同纳入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成员的身份付出劳动,用人单位不表示反对,劳动合同成立.确立口头合同的效力可以将未订立书面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纳入劳动合同关系之列,也将关系中的全日制劳动者所为的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作关系纳入了劳动合同关系.而对于期满未续订的劳动合同,法律只需认定原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原劳动合同为基础继续权利义务关系的,视为订立劳动合同,合同期为一年.一年以后用人单位不要求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纳入劳动合同关系.

整理无效合同的法律体系.无效劳动合同是由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造成的,如果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违法而无效部分,可适用集体合同、工作规则所规定的劳动条件.对全部无效的情形,法律后果宜规定为:若为用人单位过错,劳动者在合同被确认无效时,得请求获得报酬权利、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等所有劳动合同关系所应有权利,用人单位得赔偿劳动者因其过错造成的损失,并且双方无法合意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若为劳动者过错的,劳动者同样得请求获得报酬权利、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等所有劳动合同关系所应有权利,由于劳动者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双方无法合意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即事实劳动关系不因形式要件与劳动合同关系在劳动者权益方面有所不同.

完善相关证据.劳动合同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相比,书面证据的证明力更大.这也是劳动法极力规范书面劳动合同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关于确认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工资支付凭证、记录、社会保险费缴纳记录、工作证、怎么写作证、考勤记录、登记表、报名表及其他劳动者证言等作为“劳动关系”成立之证明.工会也可对劳动者的相关资料登记备案,用人单位的员工登记表等凭证,应保管至员工离职后5年.此外,由于我国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后没有劳动合同的登记申报制度,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用人情况不了解,政府相关机构所掌握的就业人数基本上以概率性的宏观统计为准,不利于对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应将其与劳动者签订、解除、终止、续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备案并向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因此,相关部门在强调书面劳动合同应当签订的同时,应弥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形成事实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证据链条,将事实劳动关系纳入合法范畴,切实保护劳动者利益.(作者分别为烟台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烟台大学法学院教授,本文系烟台大学2009年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