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困境下大学生择业的新动向

点赞:5928 浏览:205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高校扩招造成毕业生供需不平衡;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仍旧偏高;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等.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也有了一些新的动向,如争当“村官”、到二线城市发展、自主创业等.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依然面临着“理想让位于现实”的困惑.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困境新动向

2010年,全国各类需要就业的人员达2400万人,但实际的工作岗位却只能满足1200万人的就业需求.在此背景下,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630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思考

高校扩招造成毕业生供需不平衡.高校扩招直接导致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2003年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总数为212.2万人,2004年达到了280万人,之后的几年里,这个数字持续增长,至2009年多达611万人.在工业发达国家,从业人口中高学历人员的比例通常会占到26%~31%,而我国从业人口中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仅为6%.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致使供给与需求难以平衡.

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虽然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大多数毕业生及其家长依然没有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自我评价不够客观、期望值过高;同时由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不太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机会成本(大学期间放弃就业机会而失去的收入加上在校学习期间付出的费用),这使得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现实.

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已对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调整,但教育体制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并未完全走向市场化,这主要表现在大部分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及调整不是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是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而是立足于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此外,高校仍然非常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出现了严重脱节.

就业困境下大学生择业的新动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大学生就业中的新动向

审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与困境,不难发现,在政策扶持、经济形势向好、中西部城市崛起以及毕业生就业心态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扎根基层当村官.从2010年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已成为新动向.2009年4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村官人数已达到13万多人.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村官”选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十几名甚至上百名毕业生竞争一个“村官”岗位的现象.


去基层就业持续升温,一方面源自于政策的引导和就业压力的增大.2010年中组部明确表示,2008年至2012年财政补助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由10万名增至20万名,计划2010年新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0年也组织实施了“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鼓励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鼓励农科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怎么写作一线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相对乐观的就业前景是选择到基层工作的直接原因.到基层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心,而且还能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村官”、社区怎么写作人员以后的就业前景也被看好.2009年12月北京首批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卸任,他们的就业率高达九成.

到二线城市求发展.目前,应届毕业生对工作地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足30%的毕业生选择到一线城市就业,超过60%的毕业生愿意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就业.应届毕业生之所以愿意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流动,既有市场调节方面的原因,亦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从市场角度来看,首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速度低于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而部分二线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逐渐显现,就业机会增多.其次,我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腾飞阶段,二线城市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活力.从理性选择来看,一线城市人口密集度高,生活成本大,大部分毕业生不堪重负、难以承受.

自主创业方兴未艾.相比于美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0%的自主创业率,我国2009年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不足1%,可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我国远未得到普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已逐渐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在110名接受调查的高校大学生中,有82%的人表示有自主创业的意愿,仅有4.3%的人明确表示反对.从毕业后的创业意愿来看,准备自主创业的占76%,表示毕业后一定自主创业的占15%,没有创业打算的仅占8%.

据IDC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已经有80多万人在淘宝网上实现了直接就业,有230多万人间接通过淘宝网电子商务生态圈获得了就业机会,在这其中不乏有诸多大学生店家.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方兴未艾,其中既有国家政策引导的原因,也有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因素.在政策方面,2009年1月19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的第四条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各地要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前的大学生都希望到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型企业谋职,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工作,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大大改变了.

研究生和公务员报考人数稳中有升.应届本科毕业生依然是考研的“主力军”.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人数比2009年增加了13%,达到140多万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热情同样高涨.据上海某重点大学的一位应届毕业生介绍,全班60多个同学除了报考研究生的,其余全部报考了公务员,报考人数占到全班人数的2/3.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也普遍存在,“公”已经成为毕业生中最为热门的流行语.从实际情况看,在2010年度的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中,有104万人报名角逐1.5万个公务员职位,招录比例高达701,竞争最为激烈的职位竟达到了42011.

大学毕业生参加研究生、公的热情不减,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部分毕业生对报考公务员过于盲目,甚至是随波逐流.很多毕业生对报考公务员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应有的心理准备,更多的人对公务员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社会地位高、工作相对稳定、清闲等这些表面的、粗浅的认识上.另一方面,出于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悲观和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担忧,许多大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考研深造上.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大学毕业生是铁杆考研族,他们不想尝试找工作,一心只想考研深造.

工资待遇要求日趋客观实际.与往届毕业生相比,2010年的大学毕业生更加务实,对自己的发展有较明确的计划,更加看重企业发展前景和个人的发展空间,就业心态逐渐成熟,能理性客观地对待毕业后的工资待遇.2010年1月的一项调查显示:69%的毕业生月薪期望值为1500~2000元/月,20%的毕业生月薪期望值为2200~3000元/月,11%的毕业生月薪期望值为3300~5100元/月.从实际情况看,随着就业市场回暖,在2010年上半年,应届毕业生签约工资高于预期,本科毕业生的起薪能达到2000元,其他毕业生的月薪多在1500元左右,大学毕业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和现实有差距但不大.

网上求职和校园招聘受追捧.201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大学生习惯的招聘形式所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网上求职的占33%,选择校园招聘会的占31%,网上求职和校园招聘会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求职渠道.虽然通过网络找工作已属平常,但在2010年其势头更劲.网上求职对于毕业生而言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求职方式.直接登陆求职网站,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寻找职位,在获得海量招聘信息的同时,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很大.与网上招聘相比,校园招聘同样不失为大学生求职的好选择.调查数据表明,65%以上的大学生有意识地通过招聘网站求职.很多受大学生欢迎的知名企业,都非常重视校园招聘,几乎每年都要组织校园招聘活动.同时,企业进驻校园招聘,是基于对特定学校、特定专业的定向需求,这样,双方签约的几率就会相对较高.在免除路途劳顿和门票花费的同时,学生在熟悉的校园环境里和企业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更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自信、提高签约成功率.

结语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多了一些理性思考.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毕业生对到基层、特别是到西部地区发展的前景虽然看好,但是出于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个人发展前景等综合因素的考虑,真正就业时依然首选留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其次是省会等二三线城市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依然存在着“理想让位于现实”的困惑.(作者分别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