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辩证思维解读

点赞:26227 浏览:1199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先行到死中去”与“良心的呼唤”是海德格尔存在哲学中的两个重要命题,它们从人的人生观方面、主观主义角度来揭示西方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和心里呼声.二者同时也包含着辩证思维的逻辑,“先行到死中去”具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意向,“良心的呼唤”具有现代性批判的实践意向,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关 键 词】先行到死中去良心的呼唤畏本真性

“先行到死中去”与“良心的呼唤”是海德格尔存在哲学中的两个重要命题.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两个命题在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地位、意义、含义的理解、评价与解读,更多的是侧重于从现代西方社会大背景下人的人生观方面来揭示西方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从主观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和评价人们的心里呼声.这些评价和解读当然有其合理性,也不乏说服力.但是,笔者认为,“先行到死中去”与“良心的呼唤”更具有辩证思维的逻辑.现实生活中的人,正因为“先行到死中去”了,反过来才能抛开一切顾虑呼唤出“良心”来,才能超越非本真的异化状态,才能回归自己的本真的存在.


“先行到死中去”

在存在主义哲学中,海德格尔把人称作“此在”,称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认为人虽然与其他存在者一样都有其存在,但是,其他存在者对其存在是无法察觉的,只有人才能揭示存在者如何存在及存在的意义,于是就给人一个专有名称――“此在”(Dasein).认为此在存在的基本结构是“在世”,即“在世界之中存在”,也就是说,此在不能孤立地存在,是在与外物、他人关系的整体中的存在.由于世界中的关系错综复杂,此在很难处理和把握,因此,此在在世的状态必然是烦,即焦虑、烦恼、操心等.由于人是在焦虑、烦恼中存在着,所以必然要产生畏,这样他又进一步把畏看成是烦的基本情绪.认为畏作为此在的基本情绪是先天固有的,是此在最本己的、始源性的存在,因此,此在为了领悟和克服恐惧必然要自由地设计和谋划,以便对自己的命运进行选择.然而,处于世界之中的此在,由于受到其他存在者的约束,便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于是,此在与他人共在,被置于与他人相同的地位,甚至可以被任何他人所替换,这种他人就是“常人”.他强调,生活在常人中的此在,变得平庸、消极无为,不仅失去了独立性和自由,而且也取消了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个人当然就失去了本真性,由自我变成了非我,这就是此在的沉沦和异化.所谓异化就是人在沉沦中离开了自己的始源性存在.但是,尽管此在由于畏的情绪而逃避到日常生活中,在那里求得安宁,但终究不能逃脱人生之大限――死.死是此在的终结,即人生的终点,是此在最本真的存在.这样此在对本真的死的领悟或者说畏死能使人从非本真的存在返回到本真的存在.他说:“本真的存在的本体论结构,须待把先行到死中去之具体结构找出来了才弄得明白,”这当然不是从生理、心理上揭示人的死亡,而是揭示死的本体论意义,即分析死对领会生的作用.那么,为什么“本真的为死而在”、“先行到死中去”能使此在领悟到本真的存在呢?概括地说就是因为人面对着只是自己个人的死,只能超脱自身以外的一切而关注自己的生,从而真正领悟到生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此在总是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而沉沦或异化,然而一旦面对行将到来的死亡,就不得不把原来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都当作过眼云烟,那么剩下的就是自己独特的生命――此在的本真性.换言之,“先行到死中去”、“为死而在”,就是说,死虽然是人不可超越、不可逃避的可能性,但在死以前,却存在着可以实现的各种可能性.对死的必然领悟会使人从沉沦和异化中醒悟过来,既不沉湎于已经实现的可能性,又不懦弱地逃避死亡;既不受制常人的束缚,又不畏惧世俗的力量,而是毫无牵挂地、大胆地去开拓自己最本真的能在,积极地自我设计、自我谋划,以求实现自己独特的各种可能性.换言之,就是在有生之年按照个人的意志、爱好、特长去努力,去拼搏,去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总之,“先行到死中去”是海德格尔存在哲学中的关键命题,它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具有批判现实社会的理论意向.

“良心的呼唤”

良心本来是一个学范畴,但海德格尔却赋予它以本体论意义,将其当做此在显现其本真存在的一种内在呼声.他认为“先行到死中去”虽然能使人超越非本真的存在从而领悟到自己的本真性,但这毕竟只是可供人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还不是现实.只有当人实际做出选择时,这种可能性才能变成现实.良心的呼唤就是表明人已经果断地选择了自己最本真的存在,即最能体现自己价值和能力的能在,从而使此在成为个别化的、特殊的此在,使此在的在世成为本真的在世.海德格尔强调良心的本己性,认为它不受此在以外的任何因素的制约,良心不是上帝或社会的呼声,它不遵守与此在本身不同的任何规范和原则.任何世俗的或神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人在沉沦和异化状态下被迫接受的,与作为此在的内在呼声的“良心的呼唤”是背道而驰的.这些世俗的偏见和所谓的道德原则对此在本真存在的显现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此应当超越.毋庸置疑,海德格尔对良心的解释具有主观主义的、非道德主义的倾向,但也具有打破一切传统的、陈旧的、世俗的偏见而有所创新的辩证思想.良心当然意味着此在必须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但这并不等于说此在必须迎合传统的习惯势力,必须向一切世俗低头,必须拜倒在强权政治的石榴裙下,而只是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堂堂正正地去体现自己最本己的存在,去实现自己最大的能在.如果人都能摆脱这样的外在原则和规范的束缚,按自己良心的内在呼声行事,就能使自己从沉沦、异化状态下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的生机和活力,恢复自己的最本己的存在.为什么“良心的呼唤”体现了此在最本真的存在呢?这是因为呼唤者、呼唤所向者、呼唤出来者均是此在.当人被抛于世界之中而与其他存在者共在时,总是感到他人和周围一切都是陌生和疏远的,感到孤独和无家可归,内心极度不安,所以此在极度畏惧,关心、忧虑着自己的生存状况,这也正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在世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情绪.“良心呼唤”的所向者看起来是常人,实际上是沉沦于常人之中的此在,即摆脱常人的控制而返回到自己本真性的此在.也就是说此在既没有沉沦于常人之中,也没有孤立和隔绝,而是既与他人共在又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在“良心的呼唤”中被呼唤出来的也正是这样的此在.总之,海德格尔关于良心的呼唤的理论,是他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容就是通过对此在的本真的存在的可能性领悟来达到或通向此在的本真的存在,富有辩证思维的逻辑,具有批判现实社会的实践意向.

“先行到死中去”与“良心的呼唤”的内在关系

从“先行到死中去”到“良心的呼唤”,是海德格尔存在哲学中关于人的自由、沉沦和异化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也是存在哲学中两个主要内容和两个重要命题.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解读的角度不同,其含义就会大相径庭.

首先,把“先行到死中去”,作为此在能够领悟到本真存在的可能性的途径与把“良心的呼唤”作为此在实现这种可能性的选择和手段,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地说,“先行到死中去”强调的是由于人们对死亡的畏惧而产生的对死的认识和反思,具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意向.而“良心的呼唤”,正是表明人已经果断地选择了自己最本己的存在,已经开始施展自己的本真能在.就是说,此在已经从沉沦和异化中解放出来,遵循“良心的呼唤”去行事,凭“良心”去生存,对他人和社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必须做的事,做能够做的事,把自己堂堂正正地展示给社会,恢复自己最本己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心的呼唤”,带有极强的实践性、目的性取向,具有批判现代社会的实践意向.

其次,“先行到死中去”所表明的理论意向与“良心的呼唤”所表明的实践意向之间还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尽管“先行到死中去”与“良心的呼唤”在具体意向上有所不同,但是此在要想进行“良心的呼唤”返回本真的存在,只有通过“先行到死中去”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良心的呼唤”所表明的实践目的,实际上是以“先行到死中去”所表明的理论意向为前提的.换言之,“良心的呼唤”实质上是将其理论意向放在首位的.如果不“先行到死中去”,不去认识和领悟死之人生大限,不去反思生与死的关系,此在就不可能真正领悟到生的意义,因此也就不可能摆脱一切世俗偏见,就不可能冲破沉沦和异化而进行“良心的呼唤”,回归真正的自我.反过来,“先行到死中去”,“本真的为死而在”,只是此在从非本真的存在返回到本真的存在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良心的呼唤”,此在不进行实际的选择,这种可能性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一个严密的理论整体.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辩证思维解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本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再次,海德格尔对“先行到死中去”与“良心的呼唤”的理论探讨所表明的实践意向,确实也意味着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他的“先行到死中去”的理论所指以及“良心的呼唤”所表明的实践意向,并不是献媚于人们通常所说的日常生活实践,而是为了研究和探寻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以便批判和遏制现代社会中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流行.“先行到死中去”与“良心的呼唤”之辩证思维的逻辑,也为我们的时代哲学提出了警示,这就是防止哲学的实用化和功利化倾向.(作者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