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电视中的应用

点赞:5089 浏览:163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提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所倡导的关怀人类、弘扬人性的核心理念,对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传播影响深远.它促使电视媒体话语权下放,引入人本主义批判精神,并直接催生和发展了民生新闻.电视传播的人本化特征,使电视从业者更加重视受众心理,增强观众的参与交流,并成为电视传播的一种趋势.

[关 键 词]人本主义

电视传播

民生

受众心理

20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学者出于对当时影响最大的两个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不满,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看来,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受原始的性冲动所支配,行为主义理论的许多结论来自对简单动物行为的研究,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人看作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失掉了人的最重要特性.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他们认为,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给人的心理本质做出了新的描绘.

简言之,人本主义学派所倡导的基本内涵是:关怀人类,弘扬人性.其表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需求的关注.二是对人的尊重.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张扬.电视.作为大众传播领域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介,作为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文化载体,尤其能够承载和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文内涵.

一、传播理念:从“传者中心”到“受者中心”

中国电视自90年始.话语权从政府下放到人民.平民意识大大加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重视――受众本位思想得以确立.

一方面,在传播形式上,除消息外,出现了专题报道、新闻评论、调查报道、谈话节目等有深度的节目样式.引起观众思考;在节目编排上.出现了栏目化、板块化等结构方式,更加符合观众收视心理:在传播手段上,出现了现场直播结合演播室评论、主持人采访等多种方法,使新闻事件的共时性、丰富性、深入性得到最佳的展示,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赏需求,体现了对受众的关怀、理解和尊重.

另一方面.中国电视提出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一新理念.电视工作者将镜头更多地转向普通人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贫困问题、住房问题、疾病问题、失学问题、下岗问题等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声.同时,电视镜头也着力捕捉普通人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刻画平凡中的伟大.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

二、催生并发展了民生新闻

按照马斯洛有关需求的划分.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属于低级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高级的需求.

从目前民生新闻的情况来看,虽然学术界对它的界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不论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的笼统认识,还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价值判断,民生新闻更多的是从受众的角度报道新闻,更关注人物的命运,更多地体现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和民生的情怀.目的在于通过新闻报道让受众知晓生存的价值.过去,民生关注只是局限于人的低层次需求的满足,而现在,民生关注的重点是公民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公民的主体价值是否得到尊重.河南电视台关于“解救黑砖窑窑工”的连续报道以及近期赵传海冤狱案的追踪报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此,民生新闻更有人情味,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命运的关怀.


任何新闻都是关于“人”的新闻,任何新闻报道都与现实的人的利益密切相关.民生新闻要想杀出同质化的重围,走出单一循环的怪圈,向深层次发展,就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拓宽民生视野,树立民生意识,把尊重人的价值、体现人性化追求作为新闻报道的评价标准.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电视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从批判的角度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对真善美人性的赞扬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同时,对检测恶丑人性的批判和揭露也是人本主义体现的重要方面.电视通过对丑恶行为的揭示,将人性上升到普遍性、抽象性、哲理性的角度来认识,挖掘根源,警示他人,扬弃人的异化,达成人性的复归.

电视节目中深受欢迎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就集中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批判性的一面.《焦点访谈》往往集中于揭示社会中愚昧与落后、不正之风、贪污腐败等等,令人触目惊心,给人以警示.《新闻调查》由于其播出时间比较从容,往往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发现其腐化堕落的心灵历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因此,从批判角度来看,人本主义思想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四、观众收视心理的满足:交流感和参与感

如果说,最初看电视,观众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收视心理的成熟,观众越来越希望通过收看电视达到交流的目的.于是,人的作用更加突出.传播者以个体的形象出现,使传播富有人际交流的特点,形成受众和信息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了传播的亲和力,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现在流行的脱口秀节目就是在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满足观众进行交流的愿望.

同时,电视脱口秀节目还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让大家在屏幕上各抒己见,充分交流.这种交流是在大众传播媒介上进行的人际交流.这种传播方式之所以更具有人性特点.更体现电视传播的人本特征,是因为对于亲身参与节目的观众来说,他们侃侃而谈,其个性、智慧、兴趣、见识得到充分展示,满足了人的表现欲.并强化了现场观众参与感:而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而言,他们看到的是与他们一样普通的人,感到亲切的同时,这种认同感会使他们不自觉地卷进屏幕上的讨论,好像置身其中.于是.屏幕前的观众也因间接参与节目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他们的参与感也更加强烈.所以说,电视脱口秀节目充分体现了电视传播的人本化特征.

总之,人本主义思想应用于大众传播领域,简单地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传者对参与者应以人为本,二是传者对受者应以人为本.这两条规则当然也同样适用于电视媒介的传播.传播的目的在于影响人的态度与行为,促进人类的交流与和谐发展,因此,人本主义精神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