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的转型思路

点赞:5651 浏览:198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国当代时政期刊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出现了顺应社会结构和市场竞争变化的转型需求.本文分别从时政期刊的“媒介角色”和“新闻写作”两个层面来探讨新媒介环境中,体制内和市场化这两种不同属性的时政期刊,各自呈现出的媒介角色与写作转型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关 键 词]时政期刊 转型 角色 写作

一、时政期刊的“角色转型”

在中国媒介环境已开始逐渐由“党和政府喉舌”的宣传性角色,转向“信息提供者”角色的趋势下,作为国家政府声音的时政期刊,其媒介角色也悄然发生了转型.

1.体制内时政期刊“喉舌角色”的优势――“信息源”.

从“信息传播渠道”角度来看,相对三十年前,体制内时政期刊“信息源”发布的优势在形式上相对弱化了许多,使得这类期刊依靠传统的“信息源”作为其优势的地位已不复存在.因而在信息渠道优势弱化的情况下,体制内时政期刊需调整其传统角色观念:一方面,面对竞争多元化的市场环境,要打破传统的心理优越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传统优势的潜力.具体来说,体制内时政期刊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政府信息源”上.而这一价值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

在竞争压力下,体制内时政期刊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上都不乏有新变化,但目前变化的重心集中在写作和表述上如何更贴近社会、贴近民生,而很少意识到其拥有对新闻素材近水楼台的优势.因此,对于体制内时政期刊而言,角色转型的关键在于,持怎样的眼光来关注其“信息源”的问题:如,2008年5月生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半月谈》的2月29期上就已有了相应的报道――《十七大后新一轮政府改革发力》.文本中写到“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我国的“透明政府”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个报道中已经蕴含着这一条例即将出台的信号,但却没有出现更具“指导性”和“有深度”的媒介话语.这种对现有信息源处理方式上的固定模式,实际上是浪费了其优势资源.虽然,作为新闻要素之一的“预见性”观念早已深人入心,但“预见”的能力和水平则是体制内时政期刊形成社会影响力中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强的一个方面.利用好这个系统的资源是体制内时政期刊的优势,更是市场化时政期刊以及其他媒介形式难以望其项背的.

2.市场化时政期刊“监督角色”的优势――对社会监督.

相对而言,“市场化时政期刊”从诞生起就是作为“监督”社会的一种刊物,其“监督”意识的明显是其“监督角色”形成的标志.对于市场化时政期刊而言,更为重要的是“监督角色”中“娱乐色彩”的比例更需谨慎把握.尼尔波兹曼说,“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内在偏向.”即每一种媒介形态的诞生,都具有自己的议程设置,如同一种等待着被发掘和使用的隐喻.如同电视媒体的诞生,不仅仅在于“电视为人们展示了具有娱乐性的内容”,更在于电视将“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因此,当由电视媒体主导的“媒体娱乐化”倾向蔓延至整个媒介环境后,这时市场化时政期刊就面临着如何调整其“舆论监督”的色彩和重心问题.基于波兹曼的观点,我们不难理解,中国时政期刊作为诞生于印刷媒介中的一种类型,其内在隐喻着“对社会监督”的媒介倾向,并与“娱乐化”天然地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事实也证明了,过度倾向于“娱乐化”的时政期刊已经渐渐远离了原有读者的视野:而只有坚守时政期刊应有的严肃、理性、权威等属性的,才能在市场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媒体娱乐化”包含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时政期刊在对某一新闻话题的处理中,需要综合考量这两个方面的平衡.《三联》主编李鸿谷就曾说过“《三联》在新闻选择上是要综合考虑该期刊的品位和态度的,如2008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报道过的‘陈冠希’事件,包括有些‘时政期刊’也报道了,但我们的期刊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选题.”显然,这个选题本身是具有可挖掘的深度意义的,但这个意义对于时政期刊而言也许并不合适,尽管该事件完全具备“新闻价值”的各种“要素”.如果从受众心理和媒介文本层面来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与电视媒体的“图像话语”不同的是,时政期刊是一种以“文字话语”为主体的印刷媒体.电视媒体的受众想要看见的是一种“表演艺术”,而时政期刊的读者在准备阅读一本时政期刊之前,就已经做好相对认真的、主动的阅读和理解的心理准备.渎者的这种心理预设,本身就是相对严肃和非娱乐化的.

二、时政期刊的“写作转型”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中,时政期刊始终坚持的文本形式是以“深度报道”为主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的.在这个基础上“深度报道”形式日渐多样化,“调查性新闻报道”、“故事叙事模式新闻报道”等都逐渐融入到“深度报道”的新闻写作模式中来.而无论“深度报道”的形式如何演变,其唯一不变的是“提出观点”,这也是时政期刊的生命线所在.

1.“回到历史现场”的写作观.

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的转型思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时政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在新闻报道方式的发展历程中,“深度报道”经历了三种形态.从早期只有“负面信息”或是对“正面信息”进行“负面报道”的“以批评见长的深度报道形式”.发展到从“不同的角度”而非仅仅是“批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的“深度报道的角度形式”,再到以“全面”取代“角度”,形成了今天“深度报道”即“全面报道”的新内涵.但对于“全面报道”的理解,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总经理王兰柱提出了新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量”和“度”的问题.他认为新闻制作和传播的过程就像“打太极”,“量”和“度”相克相长,二者无论哪方面不正常的增长都会影响整个新闻的收视率.“时政期刊”中的“深度报道”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目前“全面报道”的“量”已经接近读者的阅读极限了,那么在已接近“饱和”的“量”的框架下,如何寻找新的“角度”,未来“深度报道”的写作方向又如何发展呢

用《三联》主笔记者舒可文的话来说.就是“回到历史现场”的写作思维,这是目前《三联》在“深度报道”写作中普遍认可的一种新闻思维方式.所谓“回到历史现场”就是对所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等社会背景做一个充分了解.用“当时的观念来解释当时的人和事”.这种对事件进行具有历史“当下感”的理论观念,其侧重点是强调媒介人要秉持一种尽量“客观的态度”,而非在新闻报道选择的“角度”问题上周旋.当媒介人拘泥于选择何种“角度”或以综合所有角度的“全面报道”作为深度报道写作思维的指导思想后,发展到极致就容易走向猎奇的、非正常的“角度”,并逐渐远离了新闻本质属性的“客观”.因此,要解决目前这个普遍存在的“深度报道”的“角度难”问题,《三联》“回到历史现场”的写作观就提供了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样本.如,在《三联》的2001年11期《敦煌文物流散100年斯坦因:学者或贼》一文中,记者尽量在观念上“回到历史现场”,以求客观地对特定历史事件中的这个人物进行分析.记者认为,在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斯坦因所能够具备的文化常识决定了他当时的行为,这其中的原委是无法用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文物流失”来解释的,因此用今天的道德观念来评价一个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人物,显然是不客观的.在这篇新闻报道中,记者不仅提供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斯坦因,而且“角度”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2.融合网络的“共享式评论”写作观.

目前,在网络媒介的冲击下,所有的传统大众媒介都无一幸免.由于时政期刊受到网络媒介的影响,主要在“深度报道”的新闻解析中,因此当网络媒体也开始从“文摘型”走向“原创性”的时候,时政期刊作为最擅长“解读新闻”的一种媒体出路何在延续传统思维方式的分析,通常是在新闻文体的不同分类之间寻找差异,但当我们对网络媒体“解读新闻”的形式进行分析后可发现,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超链接的方式来补充说明新闻,这类似于时政期刊中“全面报道”;二是利用评论解读新闻;三是网友讨论新闻.

实际上,“目前网络媒体对新闻的‘解读’最有优势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因此,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主要是在信息传播“时效性”和“反馈机制”上.从“时效性”角度来看,时政期刊本身的优势不在这里,因此对时政期刊的实际冲击并不大:而从“反馈机制”上看,网络媒介中似乎蕴含着更为“”的话语意义.但是,网络是否真的具有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关于知识分子和传媒角色的悖论告诉我们:一方面,历史的演变产生了普遍的、有权使用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劳动分工又将这些资源掌握在专家群体手里.因此在网络时代中,我们既要看见,技术的进步为人们能够地接近传播工具提供了更大的技术支持和可能性;同时,只要在一个有着完整政治结构的社会中,分工劳动的社会结构制度存在,就不可能任由技术的发展来主宰这个社会.由此可见,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是“信息的”.而非“观点的”.网络中的具有社会影响力,能够成为主流舆论的“观点”仍然是在社会精英无形控制之下的.这种依赖于对知识分子、专业群体的意识,不是网络媒介所特有的,是所有媒介形态都有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目前时政期刊在新闻“评论”上的转型和发展,需要对网络媒介进行适当的融合,而能够在时政期刊与网络媒介中形成交集的部分,就在网络的“反馈机制”上,而非“”问题上.

具体来说,时政期刊与网络的互动所要突出的重点是.读者与媒介人之间的互动性,一种“共享式评论”的新闻写作观需要被建立起来.如,在“新闻源”上,开通读者提供信息素材的平台;在“新闻写作”上,研发提供方便电子屏幕阅读和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写作模式,这就需要媒介人大胆的探索和思考传统的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图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新闻评论”上,允许读者对其新闻内容作评论和讨论,可以分门别类地开设专门的论坛平台,支持读者讨论和交流新闻.甚至可以开设读者对新闻进行改写和续写的固定论坛等.总之,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网络的最大优势,支持读者与记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小结

“陌生的事物在成长,熟悉的东西在消失.”新传播技术无论如何比1日的完善,理性要求我们向前看.对于时政期刊与网络等新媒介结合的一系列问题研究,更需要我们对传统时政期刊做更为详细和深刻的研究.体制内时政期刊在积极使用“政府信息源”、市场化时政期刊在坚持“舆论监督”角色的基础上,通过“回到历史现场”的“新闻写作观”和重视“反馈”功能的“共享式评论观”等,可以提供一种思路来有效地引导时政期刊在走向与新媒介融合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