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报道的读者意识

点赞:22429 浏览:1044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时事新闻报道已成为国内新闻媒体吸引受众眼球、提高发行量的一项重要资源.翻开当今报纸,无论是日报、晚报还是都市报,都把着力打造时事新闻作为报业竞争的制胜之道,这是由它“高端占位、重大热门、可读性强”等与生俱来的优势决定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时事报道还存在选稿贴近性不够、怎么写作性不强、版式僵化沉闷、策划不到位等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时事报道贴近读者,成为读者每天必看、人人爱看的新闻大餐呢?

一、报道内容坚持平民立场

一是报道主体百姓化.普通人的生活平淡无奇,但就是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体现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反映他们的生活,更具有普遍的标本意义.所以,我们应该以普通人作为报道对象,关注他们如何工作、如何生活,所思所想.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本报重头处理“福岛50死士自愿留守核电站”的新闻.这群志愿者都是普通人,通过我们的报道,他们直面死亡的形象跃然纸上,读者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报道灾难的进展、死亡人数的叠加,效果定会是截然不同的.


二是报道内容生活化.读者并非有闻必读,而常常是采取浏览方式,当发现自己特别关注的新闻才重点阅读.时事新闻应紧紧抓住读者关心的热点新闻重点报道解读.比如,国家出台房价调控政策、台湾塑化剂风波、乳品新国标被指全球最差标准等热点新闻.它们或直接影响、介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或让读者阅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时事编辑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从沙砾中选出真金,从海量的网络新闻中淘出读者最感兴趣的稿件.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选准热点稿,增强必读性;选好民生稿,增强贴近性;选取趣味稿,增强可读性.让三峡晚报成为读者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国际国内时事热点、天下风云变幻的桥梁和窗口,让读者“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三是新闻标题通俗化.时事新闻的标题应力求准确、生动、简约、传神,主标题应做到一语破的,编辑应把最具新闻价值、读者最关注的“新闻点”体现在标题上.编辑在制作标题时应尽量避免“检测、大、空”,尽量通俗化一些,甚至适当采用一些口语.如《克林顿招了》、《“纸老虎”咬住周正龙》、《外孙女是外婆生下来的》等,用语通俗活拨,充满生活气息,又具备一定的悬念,让人忍不住想一睹为快.

二、报道取向立足平民利益

一是时政报道体现人文关怀.对于沉闷、呆板、生硬等时政类“硬新闻”,如果来一些“平民化视角”的尝试,从普通受众的角度换位思考,就能使报道更加贴近读者,更具人性化、人情味.例如,《楚天都市报》2011年5月22日在处理“温家宝访问福岛”的报道时,着重点放在“温家宝废墟前向地震遇难者献花”、“向孩子们赠送四川地震灾区青少年制作的千纸鹤”、“画笑脸鼓励灾民”三个细节上,传递了总理对日本灾区人民的情感,将总理的亲民形象写得亲切感人,也将国家领导人的国事访问写得生动精彩.

二是经济报道突出百姓视角.政策发布、法律法规出台、经济数据公布之类的时政经济类新闻,与市民自身利益关系极大,但因为其公文性质,直接引用原文来报道会给读者以雾里看花的感觉.编辑应在把握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利益节点上,链接名词解释以及专家或权威人士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解读,做透怎么写作文章.例如报道人民币加息、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提高等经济新闻,应把报道的视角放在人们想知道新利率水平下自己每月能多多少利息、还房贷要多还查重,从而使报道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可读,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怎么写作性.

时事报道的读者意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读者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是重大报道强化落地意识.强化时事新闻的落地意识,拉近新闻与市民之间的距离非常重要.比如日本发生地震海啸,读者会关心有没有中国人遇难?飞机失事或国内某地发生矿难,读者一定会牵挂出门旅游或在外打工的亲友是否安全?若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将有关信息披露,这些读者的心弦就会被你拨动.只要我们时刻把读者的所思所虑放在心上,即便是《新西兰发生地震宜昌留学生无恙》、《利比亚动乱宜昌小伙微博求助惊动外交部》等发生在异域他乡的新闻,也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四是专题报道展示时评魅力.今日的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时,总是期待从中获取更多的内容.比如消息背后的内幕和内幕背后的见解.如2010年1月26日,张家界“南天一柱”更名为《阿凡达》哈里路亚山.人们在看了更名的新闻之后,不仅要问:为什么要更名?难道改个名字,就能国际化了?正是为了回应读者的这种疑问或反思,楚天都市报同天刊出更名新闻和时评《改个洋名,就能〈阿凡达〉了?》,新闻因为评论而变得深刻、变得生动,在当天海洋般的同题报道中,楚报独树一帜,彰显编辑棋高一着.

三、呈现方式视觉化

一是突出主打,构筑“亮点”.将当天最重要、最能抓住读者眼球的新闻作为主打新闻,做足、做大、做透,通过编辑整合,集束重组,对新闻主体从内涵到外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解析和扩展,充分挖掘新闻价值,最大限度地提供有效新闻信息,使新闻更加可读耐读.当然,在有限的版面上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编辑应转变观念:“宁给读者一个西瓜,不给读者一把芝麻.”通过时事编辑对新闻的梳理、精编和细致整合,使之整体化,提高版面的含金量.

二是办好栏目,奉献“看点”.下功夫经营好各种名牌栏目,是提高时事新闻报道质量、凸显个性魅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楚天都市报》国际新闻版的“画中有话”、“万花筒”、“天下奇闻”等都是比较好看的品牌栏目,这些栏目用简洁的文字或形象的图片报道当天的时政报道和奇闻趣事,让人轻松阅读,深受读者青睐.楚报去年以来精心打造的“万象”版,选择非常可读的国际国内的社会新闻当主稿,大幅高清照片,创意十足的版式,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成为楚报的明星版面.

三是用活图片,构筑版面中心.用图片讲故事,是现代报纸走市民化道路的一个表现.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照片因其真实感、现场感而显得弥足珍贵.在日本8.8级地震引发海啸、利比亚战火、美军击毙本拉登等事件的报道中,我们都将优质的新闻图片放大处理,发挥其视觉冲击力,构筑版面的“视觉中心”,吸引读者眼球.

有的重大新闻照片,画面比较呆板,我们可以引入图形设计,配发三维图示、地图或解释类图形,或者设计一些台词配在照片下面.若没有现场照片,我们就运用一些资料照片或者漫画,这样既可以突出新闻主题,也可取得一种幽默效应,让读者轻松阅读.如三峡晚报2011年6月22日报道俄罗斯客机在高速公路硬着陆导致起火解体事件,事故现场图只有飞机的残骸,为了表现飞机失事的过程,版面采用了飞机迫降直至坠毁的示意图,脉络清晰,更有冲击力,令时事版面增色不少.

(三峡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