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重开免费大门

点赞:22623 浏览:1048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此举被认为旨在恢复师范教育尊严,重新为农村贫苦学生敞开大门

当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时候,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

早在今年2月4日,就已经来到他们的校园调研,探讨师范生免费教育和毕业下基层工作的可能性.所有同学当时就表示了对这一政策的支持.也有同学问签约时间的长短,以及万一期间被地方教育局调走算不算违约.

师范教育重开免费大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师范生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期间,这一政策的若干细节已经浮出水面,师范生免学费的政策将在部属师范大学中执行,这六所大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除了免除学费,学生还可以享受到一些补贴,学生毕业后去西部或贫困地区的基层学校工作,期限三年.新政策将在2007年9月的新学期开始执行.此时距离师范类大学1997年逐步收取学费已整整lO年.


该举措被认为旨在恢复师范教育尊严,重新打开曾经为许多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敞开的大门.

意在示范

中国的免费师范教育制度历史悠久,早在1902年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中国师范学校一直有着免学费、补贴伙食和享受奖助学金的传统,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1997年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一些师范大学开始收取学费.

此前,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记者招待会上阐述了政府制定这一政策的目的:“教育需要投入,但是更需要师资.检测如有了钱,没有好的老师,我看教育还是办不好的.所以我们想恢复师范生免费上学的制度等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到国家最需要的中西部、基层、农村去工作.”

这一政策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喝彩,但是也有媒体担心:该政策在就业本身相对好、毕业生预期工资相对高的部属六所师范大学推行,这些学生是否愿意到基层工作据统计,北京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出国深造和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将近三分之二,工作的人当中,愿意下基层的也是少数.

更容易下基层工作、筹集学费也更困难的地方师范大学学生,此次却无缘这一政策.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在在一家新闻网站做编辑的高叶子说,如果自己能赶上这个政策,一定是要到基层去的.

她的家在农村,她的同班同学里超过70%来自农村.四年近两万的学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高叶子毕业前跟邢台一中签了约,签约后收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尽管是自费研究生,她还是决定去北京读书.因为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能够有更高的收入.

高叶子的一位中学政治老师是天津知青,一直留在当地教书.“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的视野比本地的老师宽阔,他操着天津口音给我们讲他上山下乡的故事,教我们读一些课外书,我至今还记得他上课的样子.我想成为那样的人,可惜我没能赶上这个政策,在当时我只能考虑自已的未来.”

这次能够享受该政策的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中,师范专业学生总数有一万多名,免掉的学费每年五千多万元.全国人大代表常传德说“我感觉这只是投了一个小钱,更多的大量的资金要投入到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

政府的希望是,通过此举带动地方政府,让他们为全国90多所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学费免单.

金人庆部长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这个意思“先做个示范以后,我们再来希望地方政府也有这个积极性.”各省之中,广东省教育厅已经明确表示,暂时不会考虑在本省的师范大学实行免费.

现实很坚硬

“大家都喜欢大城市,最好是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大四学生卢欣说起班里同学的就业倾向,“大家有理想,但在人生选择上也很现实.”

“我听说了这个政策,当时我就在想,是自愿选择,还是让全体师范生全都下基层我们都去了基层,那北京、上海、各个省会城市的老师谁来当呢”卢欣说,“这政策是想给一些家境不好难以交起学费的同学一个机会吧.大规模地下乡,我觉得不现实.”

“其实在我们学校里,支援边远地区的计划还很多,这个政策跟那些计划相比不是很吸引人.”卢欣说,“我们学校有支教一年保送读研究生的政策,还有一个计划是毕业后去昌平基层工作三年,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是三年期满可以解决北京落户问题.有的同学就心动了,昌平毕竟还是北京呀.”

卢欣每年交4800元学费.她说,“比上几级贵多了,不过如果留在大城市工作,这笔钱能够很快地挣回来.能贷到款的同学毕业之后如果能留在北京,还款不成问题.”

有人计算过,三年之内,一个在大都市工作的毕业生至少比下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多挣4万元左右,远远高于本科四年的学费2万元左右,而在城市工作还可能会获得该城市的居住权.在基层农村生活的毕业生除了承受比较艰苦的条件之外,还要考虑三年之后的再就业问题.如果三年后转行,成本比刚毕业转行高得多.

1998年从中等师范学校保送湖南师范大学的邹岳玲说:“(毕业时)大家都尽力去重点中学,教师的工资条上,各个学校相差不多,但是在一个省重点执教,哪怕教个初中,一年的外快能够达到十万左右.”

基层教师生存现状

从事农村基层教育的教师自古就是贫穷的群体之一,在传统意识当中,有“本事”的读书人都应该有功名.在古代笑话集《笑林广记》中,他们往往成为笑话的主角,还有民谚说:“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

建国后,农村教师队伍中一直存在着“民办”和“公办”的划分.1985年,国家为了提高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

由于公办教师工资长期由县级财政负担,在许多比较贫困的省份,尤其是西部的一些省份里,师范毕业生即使想下基层,也进不了学校――因为没有编制,县里会说预算困难,根本没有钱.基层中小学出现了大量没有签任何劳动合同、又事实上在实施教学的“代课教师”.据统计,这些教师每个月挣不足百元的工资,青年代课教师连婚都结不起.许多农村的中小学就是这些代课教师在苦苦支撑的.

他们的学历似乎没有什么竞争力:函授学院居多,夜大、电大、高中等教育部的统计显示,到2006年,全国中小学代课教师约有448万人,在农村公办中小学的大约有30万人,占农村公办中小学教师总数的5.9%.

这个群体被《南方周末》评为2005年最感动读者的群体.2006年3月,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表示,教育部决定将这些代课教师全部清退.

清退计划也为代课教师留出了后路:“对于学历合格、素质较高、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参加当地统一组织的新聘教师公开招聘.就是对于其中表现比较好的代课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参加招聘,取得正式教师的资格.”

杨老师是一位在甘肃工作多年的教师(非代课),他说在他们那里,代课教师多数是转正无望的.“有的老师在村里干了20年,甚至更长时间,人都五六十岁了,这很常见.他们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骨干力量,岁数大了,学历也没有,现在说要清退他们,他们是转不了公办的,只好回家去种地,学生们怎么办”

“国家表现出尊师的态度来,应该把有限的资源更向西部倾斜,这样更有效率,也更公平.应该让农村的老师得到更多进修的机会,我看到有媒体报道说,一个代课老师为了能转正,贷款3000元读了一个大专,几年都还不清,也没能转成公办.我们对西部农村里干了二三十年的教师,对这些长者都缺乏尊重,怎么可能把大城市里优秀的大学生吸引下来”

“大学生在这里教三年走了,又换一批,带来的是许多新思想和眼界,而一个教师的成熟期应该在五到七年,基层的教师在许多方而,还是值得大学生们学习的,我们应该更厚待一切在农村教书的老师,无论他是公办教师还是代课教师.”杨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