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期刊核心竞争力

点赞:12440 浏览:556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时政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期刊在经营和发展中明显的、独特的优势和能力,它包含了人才、内容、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等要素.

衡量时政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关键看其对时事政治事件的把握和对信息的整合分析与评论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其目标读者群的注意力并得到认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时政期刊,必须汇聚一批有思想、有见识、有广阔视野的采编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一个专业的管理、经营、编辑团队和优质的作者网络.

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对新闻作重点深入的纵深披露或评述,构成了时政期刊内容的主要部分.只有通过给受众提供权威报道和理性独特的分析解读,供应能够影响人的思想、决策的观点,时政期刊才能提升自身的权威性.

深刻把握和理解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策划优质内容,制作精品专栏,通过读者参与、读者怎么写作等一系列活动,同时通过网络等手段进行产品的延伸,扩展时政期刊经营的领域,时政期刊的品牌才能得以建立并具有生命力.

时政期刊的内容是“易碎品”,创新至关重要.在理念、内容和结构上不断追求新突破的期刊,才能持久地吸引读者,保持领先优势.

关 键 词:时政期刊;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我国时政类期刊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时政期刊销声匿迹,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起步.

80年代初.委托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新华通讯社主办的《望》周刊先后问世,1985年,《南风窗》诞生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90年代以后,国际上成熟的办刊理念开始渗透到中国,一大批时政类杂志纷纷涌现.从1995年复刊的《三联生活周刊》到1996年广东新闻出版集团携手广东三九企业集团创办的《新周刊》,从1999年中国新闻社创办《中国新闻周刊》到2003年新华社创办《望东方周刊》,以及诸如《深圳周刊》、《新民周刊》等一些富于地域特色的期刊,中国的时政期刊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它们或以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硬新闻为主,侧重深度分析和评论:或以社会、文化、时尚等方面的软性话题为主,但紧密结合社会政治和经济现实,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的新事物及时给予关注和剖析.

经过20多年的开拓发展与积累,中国时政期刊的市场正在形成,目前知名的主要有《望》周刊、《半月谈》、《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新民周刊》等,这些期刊正在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时政期刊正呈现出明显的竞争态势.一方面,面对读者日益变化的要求,有着时事政治方面独特的权威性等资源和平台的体制内时政期刊正在逐渐变革,而体制外的时政期刊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渐渐总结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树立起品牌,各家期刊都力图抢占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使世界知名时政期刊也想方设法图谋中国市场,在中国各大城市的许多高级宾馆和特许经营书店,已经能够经常见到它们的身影.同时,从电视到报纸到网络,越来越多的媒体纷纷加入时政期刊擅长的报道领域,与之抢夺内容资源.这一切,给还处于学习成长阶段、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时政期刊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培育、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时政期刊,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问题.

时政期刊核心竞争力要素

时政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期刊在经营和发展中明显的、独特的优势和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被对手所复制或模仿,可以发散到其他业务上,能给期刊社带来进入多样化市场的潜能.具备核心竞争力,新闻时政期刊才能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与其他媒介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在我国的传播环境下,时政期刊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具备权威性,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对重大的新闻事件能及时进行深度解析和独到的评论,并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和电视报纸通常引发人们对突发新闻的关注不同.时政期刊更多地影响人们的“观念”.它通过引导和聚合认同其价值观的人.影响他们并通过他们让更多人接受其立场和价值观,从而影响到社会发展进程.它一般都将自己的目标读者定位为掌握着决策的话语权、消费的话语权、知识话语权或时尚话语权的主流群体,因而具有“主流媒体”的特征.

时政期刊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必须包含以下要素:人才、内容、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

一、有思想、有见识,有广阔视野的人才

媒体是人才密集型的产业,传媒的人才资源是衡量一家传媒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参数,这一现象在时政类期刊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时政期刊注重新闻,但在发布新闻的速度和频率上远远落后于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它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充裕的时间与比较多的篇幅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详尽的报道,通过多种形式把最值得关注的东西立体地、多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满足读者对于信息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它需要有思想、有见识.有广阔视野的采编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时政期刊报道内容在于新、精、深和建设性.文章角度求新,分析务求精和深,结果要求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并发挥它的舆论监督作用.这一特点往往要求时政期刊的记者是政治、经济或者社会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是能与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对话的人.因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才就成了各家杂志延揽的对象.

高端编辑人才在重大的选题策划、栏目改革、风格定位上都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时政类期刊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就必须拥有并培养高端编辑人才.

二、“内容为王”

内容作为期刊的最终产品,是与读者的联系纽带,它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要素.

时政期刊以为读者提供对重大时事政治事件的深度解析和评论为己任,衡量一家时政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关键要看其对时事政治事件的把握和对信息的整合分析与评论能否吸引其目标读者群的注意力并得到认可.因此时政期刊所提供的报道,必须是透过事实本身,发掘表象背后的实质,在此基础上作出具有深度的解释和分析的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传媒全部可报道的内容可以划分成三个层面:必读性层面、可读性层面和选读性层面.所谓“必读”的资讯,就是跟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发展有明显而直接联系的资讯,这些资讯可以使受众开阔视野,优化其决策,这一层面都市报就可以胜任.“可读”是传播者通过传播产品而使受众在价值观上产生认同,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振,进而影响受众的思想和决策,这是时政期刊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时政期刊的思想性的重要体现.“选读性”则主要是满足特定受众的个性化成长的专门化、窄众化的资讯需要.时政类期刊的窄众化选择、差异化竞争就是为了满足目标读者特定的需求,进而形成读者对自己的“忠诚”.

在“可读”和“选读”上(即思想性与怎么写作性上)下功夫.时政期刊才能赢得受众的青睐和持久的关注.

三、期刊品牌

期刊品牌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是期刊影响力的倍增器,打造时政期刊的品牌,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品牌具有识别功能,面对成千上万种各类报刊,读者有一个选择的过程,他会不自觉地寻找自己心中的期刊品牌.因此,打造良好的品牌有利于培养读者的忠诚度和选择习惯.帮助时政期刊实现良性循环.

随着我国时政期刊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成熟,时政期刊的竞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要依靠品牌的竞争,同时,时政期刊也只有借助品牌建设和运营来获取更多的资金及收益.

四、持续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时政期刊的内容是“易碎品”,而读者的选择又很多,容易喜新厌旧.因此,时政类期刊随时承受着创新的压力.没有持久的创新能力,必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要创新,就需要现有市场优势者不断为旧平台注入新观念,新入者更是扮演“既有市场规则”的“创造性破坏者”.一个时政期刊要保持领先优势,必须基于对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把握,洞察深层的、潜在的、发展的受众的需求,在理念、内容和结构上追求新的突破.

时政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根据竞争力理论的总结和概括,结合我国时政期刊业的现状.培育和提升时政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汇聚优秀人才,培养新生力量

时政期刊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汇聚一批优秀的人才,形成一个专业的管理、经营、编辑团队和优质的作者网络.《南风窗》杂志总编辑朱学东在谈到《南风窗》的成功之道时说,《南风窗》平台上汇聚了那个时代一批优秀的有洞察力的人.无论是早期的创始人吴迅、曹淳亮、谭启泰、陈中.还是后来的领导者秦朔、张良等.除了核心团队的洞察力外,《南风窗》还以其内部的人文环境和其独特的气质闻名于业界.在这种环境中.《南风窗》一方面得以凝聚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才俊为其怎么写作,另一方面也能够团结社会各界的名流为其撰稿效力,提升了杂志的影响力.可以说,一群有才干的人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主题,并用时代能够接受的方法展现出来,这是《南风窗》成功的关键.

在人才的使用、培养和开发过程中,从其他媒体挖人,效应可能在短期内显现,但也面临着人才被挖的风险.因此,善用自身已有人才、重视新人培养,是每一个刊社的重要任务.

时政类期刊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一财经日报》在创办后也面临着财经记者的紧缺问题,他们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人才.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主要的记者中心,一直接收实习记者,并且经常主动到一些高校进行交流.其招聘的人员更多的是从实习记者里选择.投资、储备、应用,如此循环,使自己聚集了庞大的人才力量.这一做法,对时政期刊不无借鉴意义.

时政期刊的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往往可向着专家型编辑记者的方向转变.如何培养专家型人才,《南风窗》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刊社给予记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必要的制度与经济支持,鼓励记者研究各领域的相关问题,写出自己的专著.曾任主笔的章敬平就曾离开杂志社进行一年多的调研.先后推出了《拐点:决定未来中国的12个月》等四部著作,对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章氏视角”的考察与分析,他因此被称作当今中国最新锐的观察家.这种做法,被业界称为《南风窗》的“雁行模式”.

打造一个多样专业背景的编辑部.更容易进发思想的火花.不同专业背景的编辑记者们在一起,会因专业背景的不同而对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观察视角,这样的氛围会促使编辑记者尝试用不同学科的眼光去看待某一问题,因而在选题和内容写作上能出更多的精品.

时政期刊的内容生产是文化的生产,人性化的管理会使这些人才更认同杂志的价值和杂志社本身,对杂志和杂志社产生忠诚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怎么写作于杂志.

二、提供独特内容,做社会的“意见领袖”

内容是媒体的核心资源.对于时政类期刊来说,新闻是它的立身之本.时政期刊应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渠道,抓好头条新闻和特色新闻,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及时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动向,并在内容上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

受出版周期的限制,时政类期刊对新闻的处理侧重于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展现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汇集各方反应,分析事件影响和走势,从而引导读者深入的思考.正如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齐爱军所认为.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对新闻做第一轮报道的基础上,重新加工,做重点深入的纵深披露或评述,构成了时政期刊的主要部分.这些报道不是单纯的陈述事实,而是在事实基础上供应观点,供应能够影响人的思想、决策的观点,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新闻深度报道和独到的评论上.时政期刊传播观点,这就要求记者、编辑写深度报道的时候,始终要有评论的精神在里面.

如今,任何媒体都不可能以独占新闻源的方式获得优势,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报道的视角和眼光成为能否独树一帜的关键.这一方面.《望》、《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等有着成功的示范.《望》的独家观点帮助读者从更高、更深远、更权威的角度了解新闻,认识事件;《南风窗》的策划总是力求思想深度和可读性兼具,每每切中热点.观点独到;《中国新闻周刊》强调独立调查的原则,贡献有影响的原创报道,声音响亮等正是通过给受众提供重大时政新闻的权威报道和理性独特的分析解读.这些时政期刊获得了“主流媒体”的身份,从而提升自身的权威性和竞争力.

着力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的核心价值

品牌是杂志非常重要的外在表现,但没有任何一种品牌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在很多读者眼中,关注高层决策首先会看《望》,关注流行前沿就找《新周刊》,喜欢政经评论的就看《南风窗》,如果更喜欢新闻性的,则看《中国新闻周刊》,知识分子则更多地认同《三联生活周刊》等时政期刊定位不同,吸引的受众也不同.这种不同的定位常常反映在时政期刊所提出的口号上,并随着读者需求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调整.如《南风窗》的从“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聚集政经,相约成功”到“做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杂志”;《新周刊》的“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杂志”;《中国新闻周刊》的“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立志“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新民周刊》的“新闻新知新锐,民生民情民意”.

一个期刊的定位就是与受众沟通并展示自己品牌相对于其它竞争品牌的优势所在,这种定位与优势一旦确立.就将期刊与其目标读者、读者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期刊编辑们必须深刻把握和理解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断强化品牌所承载的杂志的理念和价值观,策划优质内容,制作精品专栏,满足读者的需求.打动他们、吸引他们,并在此过程中强化目标读者的忠诚度.

期刊品牌需要时间、文化的积累沉淀,同时需要根据读者需求和社会的变化,不断地作出调整,以提升品牌的品质.在商业资本催生之下,一些品牌可以速成,但是,如果没有内容支撑.没有价值观的认同,它也很可能速朽.商品很容易被替代,只有思想会长久地发挥它自己的作用.

期刊品牌的塑造还在于编读双方的互动和沟通,通过读者参与、读者怎么写作等一系列活动,来增强品牌在读者中的亲和力和忠诚度.如,《南风窗》曾经做过一系列的杂志进大学活动,有效地在目标人群中推广自己,加强了与目标读者和潜在读者的情感联系.而《读者》开辟的“短信平台”,《知音》的“倾诉”等,对时政期刊都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作为一个品牌期刊,品牌延伸至关重要,这是期刊生命系统打造的有效手段.目前,很多时政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将印刷版的内容在网络上同步出版.《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还建立了自己的论坛.有些期刊干脆推出与印刷版相辅相成电子杂志,用于下载后在阅览器上阅读,从期刊到网站、数据库、行业动态咨询等等,开发出一条品牌生产线.

品牌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将新老媒体结合起来,扩展时政期刊经营的领域,做媒体变革中的积极行动者,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永不满足的持续创新

创新与时政期刊如影随形,《新周刊》的“每天新上一点点”、“不创新,勿宁死”,就是生动的写照.

时政期刊要使自己的产品无可替代,内容的创新至关重要.内容要具有特色并有独特价值,主要取决于期刊的内容定位和内容的处理方法,前者解决传播什么的问题,后者解决怎么传播的问题,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便使新闻产品表现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时政期刊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能力,而新闻、评论等是体现这种能力的最终产品.由于刊期的特点和主流媒体的背景条件,时政期刊在把握好深度报道优势的同时,还须争取后发制人,在貌似无新闻处发现新闻,提供独家发现.此外,评论是时政期刊的优势,除了时效性较高的时评之外,还应注重社评的影响.社评可以代表时政期刊对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的权威性评论,代表了主流时政媒体对新闻大事的态度和导向.专栏评论灵活多样,则可以多角度地反映舆论呼声.选择一流学者和评论专家撰稿,他们理性而又不乏犀利的评论文章能使时政期刊呈现富于理性思辨、责任感和影响力的主流风范.

时政期刊核心竞争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知识的快速更新、互联网的影响.读者的阅读习惯正逐渐变化,他们希望刊物中的亮点能更加直观.因此,编辑需要创新版式.使文章标题新颖、细致,亮点突出,甚至创新叙事风格.如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故事化新闻写作使得平面化的新闻报道变得丰满而立体,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报道的魅力,拉近了读者与新闻事件的距离,也增强了新闻的人本主义色彩.朱学东接任《南风窗》总编后,《南风窗》在版式风格、文本表达方式上都有了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就是为适应读者阅读口味变化而进行的调整.

时政期刊组织的创新既是其内容创新的制度保障,又是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一个灵活性很强的媒体组织,可以有效地扩大其核心能力的辐射性,增强整个媒体的运作效率.从成功期刊社的经验来看,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主要是通过对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经营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工作,以获得与积累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建立期刊社内部的策划和开发机制,以获得与积累同内部管理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