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命教育现状的对话

点赞:30714 浏览:1430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郑晓江(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教授,以下简称郑):目前小学基本没有生命教育课,但生命教育内容还是有的,主要是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完整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要告诉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小学生命教育未受重视的原因

曾勇(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以下简称曾):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圣人教育、精英教育.教材中的人物,要么高不可攀,要么遗臭万年,这种二分的人格模式在生活中并没有普遍价值,对于现时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引导意义.

李晓燕(江西师范大学学专业2006级硕士生,小学教龄7年,以下简称李):长期以来,“塑造知识人”这一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割裂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忽视了对小学生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孩子“成长的烦恼”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适时的引导.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平淡,生理与情感需要、成功与失败.教师关注得太少.许多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把教学当作知识授受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生命的整体成长.在管理上,校方往往注重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所谓的班队活动仅限于关于学习方面和纪律方面的说教,有的甚至被挪去上语文或数学课.

郑:从理论上讲,每个老师都知道.应该让孩子全面发展,也知道生命教育不仅指身体生命,还包括精神生命、人际生命.可为什么他们舍去了那么丰富的生命内涵呢就是因为考试制度和外在的评价制度,因为社会上给小学老师的工资报酬不足以使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老师会认为,保住自己的饭碗.主要是靠学生们考试的分数.把教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教育也就简化为一种职业而非事业了.

黄艳红(江西师范大学学专业2006级硕士生.以下简称黄):小学教材在关注生命教育方面做得也远远不够.如在握造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形象的同时,没有设置相应问题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容易给小学生一种错觉:为表现英雄气概.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本身就是一种反生命教育的现象!又如《诺曼底登陆记》中为什么船长要选择而不求逃生如果教师没有生命教育意识,就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徐春林(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副所长、博士、副教授,以下简称徐):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确立合理的生命观.目前小学生命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生理生命,所以学校只有安全教育,而情感、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被严重忽视.生理生命的存在是人的最低的要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除了吃喝,最低的就是安全需求.生命教育停留在这个最低层的需求上,不能深入到灵魂,充其量只能说是保护,而不是教育.我们要关注的是正常情况下你怎样获得常态的生活乐趣,这不是说安全教育不要,安全教育是最基本的,但不应该是生命教育的中心.

郑:教师的生命价值观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从制度上来讲,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个教育理念的问题.而是用生命教育的标准来对我们原有的价值标准进行重新建构的问题.这包括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英雄主义教育的重新认识问题.比如,提倡老师应该忘我地工作,父母去世了都不回家看一眼,就是病了还仍然坚持工作,直至最后累死在讲台上,这才是优秀教师.这种观念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对集体生命的重视而对个体生命的忽视.我们过去的教育所提倡的道德大都是圣人道德,却不注重底线道德.圣人道德虽然非常崇高,非常理想,但是当人们觉得遥不可及的时候,往往就会放弃它.所以,这样的目标是缺失现实意义的,应该及时调整.比如,要提倡合理地工作、健康地工作,绝不是不要命地工作!以往的英雄主义教育值得反省.在战争年代为了打赢一场战争,牺牲个人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必须提倡;可和平年代若还非要教育小学生盲目地学习不怕死的精神,这种教育就有问题了.

郑:而今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日益凸显.我听说农村一所七八百人的学校,一年的经费只有两三万块钱,还不如大学里做一个项目的经费多.农村条件相对艰苦,老师的生活与教学的基本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又怎么能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因此,首先要让老师们得到生命教育,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其次,必须让家长受到生命的教育,才能真正推进对孩子们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推行,既要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也要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还要营造一定的文化背景.

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郑:现在小学生的生命观主要是来自于电子游戏、动漫和所谓数字化生命.虚拟世界是一个让人的主观意识能够很方便地发挥的世界:能建构,能改变,能让一个人死也可以让他活.这个虚拟世界的生命观,导致许多孩子们没有文化的、历史的涵养.它强烈地影响到儿童少年的生命观,是我们必须在生命教育中着力解决的问题.

曾: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体,无论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具有引领学生完善生命历程的责任和义务.

谢翌(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以下简称谢):我认为教育就是生命的实践活动,是对生命的丰富和提升的过程,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触动.在这样一种对教育理解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说,只有真正触动了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命教育要在小学真正得到落实,要在教学中贯穿“具体个体”的生命意识,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第一,生命表现为一种特质.任何个体的生命都是一种独特性的存在.我们在教育中要呼唤具体个体的意识,并且要科学地对待这种差异.不要因学生的某一方面不行,就否定他(她)的全部,从而否认了他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第二,生命是一种自我经验.我们的教育应当关注每一个个体,倾听每一种声音,因为他们的经验也是我们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客体的经验完全可以丰富我们已有的内容,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也应该尊重客体,关注客体.让每一个个体活得有尊严,活得有意义,关注每个个体在当下的生命需要和生活感受,这样才能够构建一种幸福的生命观.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整体,教育的旨意就是要成人,要造就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人,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要超越过去那种知识取向,更多地去关注个体生命的完整性.第三,生命教育是一种意义的相关存在.我们无权对生命做任意处理,因此需要尊重每一个个体.我们要学会欣赏生命之美,欣赏生命之悲;还要学会珍惜生命;学会提升与丰富生命.顺乎生命之规律,体验生命的存在,体验生命之痛,体验生命之苦,体验生命之悲,体验生命之乐,体验生命之情,体验生命之悦,体验生命之贵等,从而让自我的生命显得更加有意义.

徐:各个学科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生命教育.只有从自然的科学的东西讲到人文的层次,这样才能把学科中应有的生命意义揭示出来.郑:我举个例子,教育部提出“阳光体育”计划.要求人们“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口号很有感染力!体育不能成为不惜以身体的健康为代价、靠吃兴奋剂来获取好成绩的竞技体育,它应该是人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否则,规定你必须要跳多高才能达标,为了要拿冠军才进行体育活动,这样体育也就成了手段,所以体育活动也要放在生命教育的视野来理解.

谢:要让校园、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采用倾听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去探索生命之神奇,体验生命之价值,理解生命之美都不失为好的方法.此外,也要注重生命教育和各门学科的整合,生命教育的实施同样会受到高考评价体系的限制.就生命教育的评价而言,不是关注最低的生命要求,而需要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升,需要对日常生活的意义进行描述,因此需要有相应的评价和观照标准.

曾:只有让学生走进生命,体验生命,生命教育才有良好效果.伽利略说过,“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去发现一些新东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教的主要是学习方法,让学生去发现生命,感受生命,欣赏生命,描述生命,表达生命.

李:生命教育是开放的、没有时空界限的.教师可以提炼儿童生活中一些典型的、反映儿童思想面貌的小故事.组织教材;用一双慧眼去捕捉儿童生活中细小的浪花,不断地满足儿童生命发展的需要.通过心灵对话平台,了解和解决孩子心中的烦恼,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郑:我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真正地让老师立体地来考虑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的成长.也包括生命的成长和人格的成长.而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就先要让老师没有后顾之优.收入的水准一定能够让老师有尊严地生活着,让老师有一种不太考虑生活的那种悠闲度.老师也要食人间烟火,对生计的追求往往是第一位的.农村小学教师更是如此,常常是刚放下粉笔又要拿起锄头.我国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直到现在也没有进入到对收入基本上不太考虑的状态.因为要关注收入,所以对教育本身的关注,对教育本身应该怎么样追求及现实中做得怎么样的问题,关注就少了.因此,在我看来,教师收入的较低是推广生命教育的“瓶颈”,必须下决心来解决好.

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龄前的生命教育犹如启蒙,影响深刻且长远.而现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我们的家长很少有生命教育的意识.或者是想当然地将其残缩为安全教育,或者是过多地去要求孩子这样或那样,与孩子的交流却很少,更不会说掏心窝的话.总是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培养孩子,说到底,就是不把孩子当个独立的人,而是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或给自己挣面子的工具.这是何等的悲哀!

郑:我国开展生命教育一定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做起,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在全世界可能是名列前茅.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强烈的干预.希望孩子要听自己的安排.孩子能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成了大多数父母的主导性的要求.许多做人的道理都在这个大目标上退居其次.这种功利化的需求必然导致生命的扭曲和简化.


徐:应充分重视农村小学生的情感问题.农村家长受教育层度低,对孩子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很少关注.因此,老师有义务去丰富和提高孩子们的情感能力,让他们感受生活的快乐.培育他们一颗美好的心,一颗丰富的心.而现在的农村中小学中,美育基本上是空白.城市里好一些,但是城市里的美育,也功利化了.美育的缺失.是当前生命教育最大的危机之一.这个问题导致学生进入中学、大学以后幸福感的失落和幸福能力的降低,因为他失去了审美的需要和审美的能力.我之所以把这个美育的问题提出来,是因为在宗教失落的时代最能奠定人的意义感和增加人的意义感的就是美育.如果美育建立不起来,在科学如此昌明的时代里,人的意义感就很难建立起来,所以中小学生命教育里,美育应该是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责任编辑:邓诗霞)

关于小学生命教育现状的对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