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南京》和看不见的南京

点赞:5065 浏览:158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南京》也许不是我们所习惯的鸿篇巨制,但它成为一种警世,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载、复述、研究和反思,也绝不是仅凭一部纪录片就能一劳永逸的.

这是1937年的南京,狼烟四起、哀鸿遍野,千疮百孔的古都和流离失所的市民.70年的沉重岁月让南京成了中国最悲情的城市,太多的记忆让南京和南京人几乎不堪重负.70年后,南京城里很多东西都在改变.

《南京》由美国在线制作,根据张纯如作品《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改编,重点情节来源于作品中的第五章《南京安全区》.这部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影片今年1月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获得最佳纪录片剪辑奖,4月又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人道主义影片奖,7月7日起在国内上映,之后引起巨大轰动.

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南京》的制作算是相当用心.美国在线公司的副总裁特德莱昂西斯出资200万美元,摄制组用了两年时间,许多珍贵史料是辗转6个国家寻找而来.在影片中,还有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40分钟录影带,该录影带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更是被评为“《南京》中最让人背脊发凉的片断之一.”

看得见的《南京》:纪录的真实

作为一部外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南京》既非宣化仇恨,也不渲染反日,导演更多的用意是“人道”与“反战”.当观众看到胶片真实记录下杀人如麻的日本士兵、横尸遍野的南京城、烧焦的尸体、一排排被割掉的头颅时,观影现场安静得几乎有点压抑――除了胶片转动的声音,就是观众的抽泣声.

在著名的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总结的14条纪录片准则中,有三条准则是《南京》从头至尾都恪守秉持的.

第一,不要背离三个基本元素的原则: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的.

第二,故事不要模糊.一个真实的题材必须以清楚及简单的方式说出来,但是清楚与简单并不一定要把故事戏剧化.

第三,不要放弃实验的机会,纪录片名声全然从实验中取得.没有实验,纪录片便失掉它的价值,没有实验,纪录片便不存在.

这正是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区别所在,而《南京》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南京》站在普通个体的立场上,以第三方的西方人作为主要叙述者,讲述他们建立难民区的过程和亲眼所见的日军暴行,客观、中立,甚至近乎“冷酷”.

看得见的《南京》和看不见的南京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纪录片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同时,它也采用了一些非传统的纪录片手法.既有当年的目击者一一登场,包括西方人、幸存者和愿意说真话的日军;同时,为了把目击者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沃琴等人既真实又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记等珍贵文献表现出来,导演又请到如乔根普罗斯诺、伍迪哈里森、玛利尔海明威等多名好莱坞明星来扮演,在片中朗读这些文字,让人恍惚以为他们就是当年的目击者.

美国纪录片史学家巴尔诺在他那本著名的《纪录片非虚构电影史》中写道“真实感和权威性,是纪录片的特性.正是这吸引了需要它们的人,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这个动机正是启蒙或欺骗的力量来源.”作为一个70年前的题材,导演们请好莱坞知名演员来扮演当事人口述,他们的演说声情并茂,其真实性达到了令人吃惊的高度.这种用电影手法去带入“记忆”的拍摄方式,让观众经历了一种苦痛的生活――这是身处1937年年底的南京城里每个人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的真实.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把真实场面与历史资料剪辑在一起,拍摄者从俯视对象逐渐走向平视的角度,纪录片本体中最为根源的人文精神一平视、平民、平等也得到最大的体现.正因为“真实观”是纪录片领域唯一合法的美学手段,所以从技法上看,《南京》的两位导演让事实材料(客体)说话,而作者(主体)则尽量躲避在材料后面,每一个镜头的关照都渗透着一种朴素的关怀.

《南京》是成功的,但算不上杰作.事实上,这样的还原本身就困难重重,作者的努力我们都能看到.《南京》的真实更为偏向一种情感的真实,它更像是一位静静的旁观者,无声地见证着这座城市在苦痛的岁月中,对生命的眷顾和守候.

看不见的南京:伤城的苦痛

在西方,纳粹德国制造的奥斯维辛大屠杀被一次次地融入各种文学作品.在东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历史真实一直被人类文明的偏见所遮蔽.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南京》这部纪录片首次以西方人的视角将1937年南京的人间悲剧搬上大银幕,既是对30万遇难同胞亡魂的安慰,也是对错误史观的颠覆.更重要的是,西方主流社会开始正眼关注南京大屠杀.正如导演比尔古滕塔格所说,《南京》是西方人拍出来的,因此西方的思维和观念体现得非常明显,也正因为它是西方人的作品,它在西方的上映才会更加顺利,覆盖面也会更大.70年后的今天,无论美国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再重新审视黑白影像记录的图景,应该有一种共通的悲悯情怀,这或许是影片给予现代人最大的救赎意义所在.

其实在《南京》之前,还有一部《南京梦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一在YouTube上,这部纪录片已被下载了100余万次.美国人朗恩乔瑟夫筹备《南京梦魇》花了10年时间,所花费的近十万美元全部是乔瑟夫自己的积蓄.这部电影也是通过一个美国人的视角来叙述史实,其资料从美国档案馆、图书馆、日本人拍摄的影像及张纯如的《南京浩劫》中得来.

另外,克劳德朗兹曼的《浩劫》也曾在南京做过小规模的放映.这是一部长达9个半小时、以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为背景的纪录片,导演花费11年拍摄而成.本片是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作品,导演采用了许多静态的长镜头和空镜头来描述和表现当时集中营的情形,没有任何画外音或其他煽情手法,真实得让人如同身陷集中营屠场实地.朗兹曼这样告诉他们:“必须这样做,这是历史的需要.”作为一个犹太人,朗兹曼坚忍地以对毁灭的记录来证明着存在,冷静地以历史的真实来表达着坚信.波伏瓦这样评价道“让地点说话,通过声音复活地点,以面孔表达话语无法表达的东西.”

反观今天,从一个犹太人11年的坚守到一个美国人10年的坚持再到这部大制作的《南京》,事实的罗列,是要让历史在烟尘中更加明晰和沉重,对生命的尊重才是历史的落脚点.《南京》也许不是我们所习惯的鸿篇巨制,但它的确成为一种警世.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载、复述、研究和反思,也绝不是仅凭一部纪录片就能一劳永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