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中国人教育大纲

点赞:25089 浏览:1177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人成长三个阶段;求学、成家、立业.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晚、毕业找不到工作.每一项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背后,都有中国家长的“教育成功学”在作祟.中国人的成长链亦面临教育和社会的双风险.

这一年里,中国年轻人脸上写着的茫然,比任何一个年份都多.

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超60.万,预计比去年增加70万,比前年增加130万.

中国人的成长链遭遇到最难堪的一环:毕业即失业.可他们曾经这样被加工: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高考、大学教育.19年的中国式教育目的只有一个:成人、成材、进入社会、有份好工作、有个好前途.

教育没有社会变化快,是社会问题,还是教育问题

幼教大热、大学生找工作大冷;输入端恐落人后,输出端无人问津;理想远大,现实无情;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中国社会和经济运行的结构调整,与教育严重错位.

学历、学位、双学位、海归学位、海外留学背景,所学越多,所用越无;私立学校、贵族学校、国际学校、双语学校,花费愈巨,产出愈低.“成长的烦恼”,及至最后一刻幡然醒悟,“读书无用”又有新的论调和说法.


中国学生、中国家长迎来了自己的成长焦虑症.

中国人成长的三段论

中国人成长三阶段:求学、成家、立业.

其中求学和成家在往两头发展:求学越来越早(幼教),成家越来越迟(晚婚),立业却力不从心――房奴、车奴、卡奴、穷忙,每一样,都埋伏着陷阱.社会复杂、商业险恶、成长唯艰,于是,家长加倍投入,希望赢在起跑线、赢在胎教、赢在择校、赢在专业、赢在才艺,可最后都不免要倒在失业的口下.

社会和教育之间供需的巨大剥离,使得付出必须越来越多,而收获可能越来越少.家长对教育几乎不叫投入成本,而是不惜血本,但在某一刻,血本无归,啃老族、宅居族的出现,使得家长明白教育投资有风险、“入校”需谨慎.

中国教育的产业化和体制改革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到自主择业经历了30年.如果把中国的教育比作一条产品线:高中和高等教育是精英化教学、大众化就业,收益最大、风险最小;九年义务教育减免了学费,越来越普及,惠及农村,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择校在城里变成一个红火的收费项目;少年宫、才艺班等课外教育则是家长的另一套因材施教的成长体系,其热度不减反升;早期教育业已市场化,各路品牌纷纷涉水抢滩.

有一次导演张元说,他最反对电视上针对孩童的广告,因为那完全是不对等的诱导.儿童缠着家长购写商品.事实上在教育领域中,有着针对孩子的“二次销售”;首先是把教育理念灌输给父母,父母再把孩子圈进来.

李阳15年的疯狂英语运动并没有使中国人的英语变得流利起来,反而是新东方等应试教育的项目变成了一个产业.在听闻中学生卖听课笔记居然也演化成创业项目后,一位大学老师在博客上表达了他的愤怒:“我们一直觉得应试教育有问题,也老是嚷嚷要改革,可是改来改去,竟然改出了这个结果: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利用应试教育来牟取利益并与这个反人性的教育体制沆瀣一气甚至为虎作伥的害人虫!”

那些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则另辟蹊径选择私立小学、私立中学、国外留学.他们不认同中国教育,也不想让孩子整天做不完作业,所以就用高花费铺就另外一条道路.

但是,他们骨子里仍是希望孩子出人头地、考名校、进入精英阶层,在英语中,专门有一个名词“中国妈妈”,用来指留学陪读的中国妈妈,她们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

台湾人亦如此,每个台湾孩子平均学习了三项才艺.这显然都不是“自我选择”,而是“包办教育”.在中国,有人说子女就像父母的财产,不仅父母对其有抚养权,还有支配权和控制权.从出生开始到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这其中没一件事是父母不操心的,父母几乎把一辈子都搭进了子女的世界中.

无法成人的几个变量:社会、教育、父母之责,父母首当其冲.

教育高消费的群体冲动

中国人热衷于为教育写单.

医疗花费是不得不,教育花费是心甘情愿.北京东北四环附近的一处楼盘项目,因打出“名校全程进驻”的广告,而掀起了抢购热湖.虽然此承诺未能写进购房合同,但家长仍火热咨询,其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一份名为《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日前发布,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支出,则高达48万元;而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子女的总成本,为49万元.

一个广州人给儿子从小到大做了笔“预算”,如果按照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名牌初中、名牌高中、名牌大学以及出国深造的成长路线,养育孩子需要100万元.其中的教育支出包括学前教育费用1.092万元、幼儿园学费10.2万元、小学教育费18.6万元(含3万元赞助费)、中学教育费用16.8万元(含3万元赞助费)、大学教育费用4万元和留学教育费用30万元,总计超过80万元.

追求“教育GDP”的盲目冲动,使得政府和教育机构形成一种合谋.教育学者杨东平说:“高教管理追求的就是那些数字和政绩.有人称之为‘教育GDP’,就是规模、速度、科研成果、博士点这些指标化的东西.”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1020万名,比去年减少近4个百分点.有人认为,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是因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不少学生因此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的说法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最直接的原因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下降.

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人数比去年增长4%,考生被高校录取的机会将更大,预计每100个考生中有62个会被录取.高校扩招的盘子和总量仍在增长之中.

这似乎让家长和学生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上大学不再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大学毕业将迎来一个险峻的时期.

“就业难和高校扩招没有因果关系,甚至就整个国民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而言,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一位持这种论调的专家说,“大学以面向未来为使命.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和市场脱节,而是要求大学尽最大努力去揭示那些左右市场的因素和力量,为人们的未来生活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或者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国家长的困境

公众对于教育高成本与就业难的双重无奈现象无能为力,这一恶性循环还将继续.

中国家长的教育大纲是:软教育、硬投入、争夺教育资源.现在正是9月份入学前的“活动期”,不少家长开始了他们最为忙碌的日子.一位家长因为孩子的入学年龄只差几天,而卡在那里入不了学,她不得不为孩子进入一家实验小学发愁:“中间人已经找好关系一学校也一直答应着,但就是没有下文.”

即便是在北京偏远的郊区,民营性质的幼儿园也四处开花,但仍赶不上入园的速度,稍微好点的幼儿园早就爆满.几千元的入园费对于家长来讲,是一笔不得不给的投入.

但中国家长的教育大纲实在规划得不怎么样,包办孩子的教育战略,到为孩子选择一个他并不喜欢的大学专业后,终于出现了分裂:许多人在毕业时放弃专业改行了.

《家长是最好的老师》、《哈佛女孩刘亦婷》、《100个中国孩子的成功报告》,乃至新概念作文、奥数竞赛、国际才艺表演,每一项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背后,都有中国家长的“教育成功学”在作祟.

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播下龙种,收获的却可能是跳蚤.

那些不堪忍受教育体制的人,成为教育体制的外逃者,其中不乏成绩优秀的学生.清华大学博士生王垠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赞赏发明家EDWINH.LAND的一篇演讲《伟大的年代》:“我认可他(年轻人)仅仅是个伟大的人,而非天才,他不可能跨越他专长的领域.他不会想到用几百年的时间缩短问题的解决办法.他不会突然说人民大众就是力量,那是天才做的事情.但是在他自己的领域内他会让事物发展并繁盛;他会因为在他自己的领域内帮助别人变得快乐.在这个领域内如果他没有取得成功,他会增加不应该被增加的东西.”

“自我实现”在中国的受教育者那里只是一个迷梦.他们只有在成人的那一刻起才拥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在此之前,他们被家长包办,然后又被学校包办.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得不走的一段弯路.

“无法成人”的“成人礼”,是一张大学书,此后,他们被抛弃到自我奋斗的历程之中.就业和谋生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页,当它翻过之后,人们才会明白,中国人的教育大纲需要重修了,而不仅仅是增加国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那么简单.

高钢: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的是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老师看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4年级的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6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

重修中国人教育大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微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我严声厉色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我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1d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等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些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30岁.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和尝试.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