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

点赞:2019 浏览:63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雁形目科:鸭科属:秋沙鸭属列入IUCN红皮书保护现状:濒危(EN)


中华秋沙鸭是名副其实的“冰山上的来客”,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繁衍了上千万年,是第三纪冰期残存下来的物种.同样是“活化石”,这些以十多米高的树洞为巢的“上树鸭子”,所见识过的风景要比大熊猫多得多.它们是候鸟,每年随季节纵贯亚欧大陆.但是这片土地上经济发展的奇迹,可能让中华秋沙鸭成为永远的过客.

生活环境

中华秋沙鸭的分布狭窄且呈零星状,它们仅在西伯利亚东南部、朝鲜北部以及我国东北地区有繁殖地,越冬时节,小部分的群体会留在西伯利亚东南部,大部分群体会不远万里往南迁徙,其中的大部分会迁徙到我国的中南部地区,远的可以到台湾地区,甚至缅甸、泰国和越南北部都曾有关于它们的目击报告,一部分群体则依然青睐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北国风光.

物种特征

中华秋沙鸭又叫鳞胁秋沙鸭,来源于其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其白色的下体两胁具有黑色同心斑纹,在身体的后部和两胁形成显著的鳞片状斑纹.和其他鸭不同,中华秋沙鸭暗红色的嘴并不是上下扁平而宽阔形的,而是左右侧扁,细瘦而长,类似于圆锥形或柱形,尖端有钩,边缘还有一排细细的角质锯齿.雄鸟雌鸟都头长羽冠,只是雄鸟的黑色羽冠较长,雌鸟的深棕褐色羽冠较短(图中为雄鸟).

致危原因

中华秋沙鸭的数量一直在下降,资料显示全球种群数量大约为2000~4000只,主流说法则是它们不足1000只.栖息地的破坏和消逝让它们变得稀少.尤其在上世纪的60~70年代,前苏联经济发展的腾飞使其境内的中华秋沙鸭栖息地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它们所生存的河谷针叶林地和大河原始森林区域急剧减少.而今天,非法捕猎、捕鱼网的架设、繁殖期间机动船的干扰、河水污染等问题依然是它们生存所面对的挑战.而在中国,中华秋沙鸭还得面对好吃之徒的垂涎以及渔民毒鱼、炸鱼的威胁.

最后的标本

中华秋沙鸭到底有多珍稀1864年,英国学者古尔德(JohnGould)在中国采到一只雄性幼鸭标本,将其命名为“有鳞的秋沙鸭”(Mergussquamatus),此标本现存于英国博物馆.全世界有7种秋沙鸭,我国分布4种:斑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红胸秋沙鸭和中华秋沙鸭,其中中华秋沙鸭数量非常少,连保存在我国的标本都屈指可数.

无声迁徙

通常,中华秋沙鸭都是以家族方式活动,只在迁徙前才集成大的群体.它们很少鸣叫,不像绿头鸭和斑嘴鸭那样喧闹.它们的身体具有更好的流线型结构,因此飞行速度要比其它鸭科动物迅速.长白山具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和水体资源,是中华秋沙鸭的主要繁殖地之一.据专家在长白山观察,中华秋沙鸭每年4月中旬沿山谷河流到达海拔10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带,10月底再分批南下越冬,来年3月初返飞北方.

中华秋沙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最大的鸭群

中华秋沙鸭是环境指示物种,对栖息环境,特别是水质要求十分苛刻.20世纪80年代初,始终未能发现超过10只以上的越冬种群.历史上记载有中华秋沙鸭活动的鄱阳湖,经过连续7年的环湖调查,依然未见其踪影.但是近年在我国境内过冬的群体数量有见增长,据2009年6月最新调查,江西记录到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共10群255只,是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数量最多的一次.

重回自然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在2008年以人工辅助繁育了两窝中华秋沙鸭幼鸟,共14只,这是人工繁殖中华秋沙鸭的首例.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驯养,这些人工繁殖的中华秋沙鸭于2008年9月在保护区成功放归自然.2009年9月,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护观测时,发现了两只带有标志的中华秋沙鸭,两只亲鸟还带有几只幼鸟,经鉴定,确认为该保护区放飞的其中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