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述评

点赞:10952 浏览:448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研究目的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和实施下,科技对国家和公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科技传播(特别是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相应地在其中也发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等,将成为21世纪社会经济活动运行的主要内容.科技宣传将成为支撑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1]据调查,公众科学素养的主要知识来源是大众传媒.(2002)[2]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研究状况的关注和研究也就十分必要.

自1995年首届科学传播研讨会集中探讨如何发展“科技传播学”后,近十年来,科技新闻传播研究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并发表出版了一批研究论文和著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尚未有研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欲通过对《中国期刊网》1995-2004年来有关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析,考察近十年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状况,揭示其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以求对当下的科技新闻传播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从《中国期刊网》检索到的有关科技新闻传播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检索分析资料的时间为1995至2004年.检索时间起于1995年有三个主要理由:一是1995年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进入到一个新起点;二是1995年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在社会的影响更为扩大;三是《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文献起于1994年.

本研究先以篇名高级检索的方法从《中国期刊网》的《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辑目录》下的《新闻与传媒》类检索窗口中得到有关科技新闻传播的全部文献目录,然后根据内容和体裁两个方面确定属于科技新闻传播的文献.从内容来看,严格限定为与科技新闻传播有关,并侧重于媒介对科技的传播与影响.从体裁来看,剔除“通知”、“会议信息”等非研究性文章.

本研究的分析单元为“篇”.参照传播学典型的“5W”模式,本研究采取了“什么人,在什么媒体上,以什么方式,关于什么,说了些什么”的考察模式.具体的测量变量是:①发表年份;②作者类别;③发表刊物;④论及媒介;⑤特指行业;⑥议题内容.

作者类别分为:①业界(新闻传播业务界);②学界(新闻传播或相关的教育或研究界);③科技界;④其他和⑤不详,等5类.

发表刊物分为:①业务期刊;②学术期刊;③科技期刊;④行业期刊;⑤其它,等5类.

论及的媒体有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科技期刊、图书等6种.

特指的行业有:三农,生命医学,军事国防、企业产业等.

文章议题和内容,目前似乎还没有比较规范的指标与分类范式可直接运用.本研究基于科技新闻传播专著的有关观点,根据社会研究方法中关于内容分析的基本理论和规范,参阅所见到的为数甚少的关于科技新闻传播内容分析的文献,[3]以及有关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文献,[4]确定议题内容的主要测量指标是:①报道内容;②属性;③功能;④可受;⑤效果;⑥受众;⑦媒介素养,等7项.

本研究运用计算机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

三、研究发现

1.论文数量及其年度分布

十年间,共发表相关论文366篇,各年的分布情况见表一.

表一:论文数量年度分布表(1995-2004年)

总体上看来,论文数量在持续增长,1999年、2003年是两个高峰,2004年继续保持强势.论文数量的年度走势,见图一.

就报道内容而言,以“科学知识”最多,其次是推广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新闻传播内容的“科学性”方面,发表论文的数量依次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与报道内容的科学性有关的一个案例是,关于伪科学报道和揭批“功”的议题内容,在十年中占仅次于“科学知识”的数量,反映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对坚持科学性,反对伪科学和反科学的关注与重视.

涉及科技新闻传播作品的特征属性的论文中,“科学性”和“通俗性”高居前列,值得注意的是“通俗性”的数量还超过“科学性”的数量,反映出研究者对科技新闻传播通俗性的较为共同特别的重视.

7.若干议题内容年度分布

从表六可见,涉及传播内容、媒介素养等话题的大多数项目,总体上呈现1999年、2003年两个峰值的态势.而关于“媒介”、特别是“效果”,则2003-04年改变以前关注甚少的状态,出现显著增多的态势,见图四.

表六:若干议题项目年度分布表

五、结论与讨论

(一)基本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近十年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两个活跃期,一个动向,三个特点.

两个活跃期:

第一个活跃期出现在1999-2000年,第二个活跃期出现在2003年以来.

第一个活跃期出现于1999年,延伸到2000年.主题集中在由对伪科学报道反思、揭批“功”邪教而引发的关于科技新闻传播的反思和面向21世纪的历史性思考.反思的侧重点是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政治和社会责任高度,强调科技新闻传播内容要坚持和倡导科学性.[5]《中国记者》1999年第4期推出“科技报道剖析与对策”专题,发表7篇文章,涉及传媒社会责任、科学性与新闻性的统一、冲出伪科学“重围”、报道意识等多个重要主题,可称为世纪之交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盛举.[6]

第二个活跃期出现于2003年,延伸到2004年.主题集中在由SARS报道等突发性敏感事件引发的关于科技新闻传播的传媒影响与传播实施研究.研究的重点以媒介与传播为主,包括传媒作用、传媒影响、传媒素养、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多个方位.[7]

一个动向:

对大众传媒及其传播实施多方位的关注,是第二个活跃期中出现的一个动向.

如果说,第一个活跃期对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视角着眼于科技新闻传播的思想层面的指导原则,那么,第二个活跃期对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视角则着眼于科技新闻传播的媒介及其传播的实施层面.内容包括传媒的传播立场、传媒作用、传播环境、传媒影响、传播障碍、传播效果、传媒素养和传媒运作等多方位.除了有较多的理论研究外,[8]还出现了十年中少见的对媒介科技新闻传播的实证研究成果.[9]

近十年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述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传播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这种“动向”,可与“走向”说、“转向”说相印证或比较.吴国盛(2004)[10]认为媒体是科学传播的“中心和枢纽”,要“走向传播”,而过去的科学普及“没有考虑到传媒的作用.”刘兵等[11](候强、刘兵,2003;刘兵、候强,2004)认为科学传播“媒介转向”,是“从科学传播的机制研究到内容研究的转向.”本研究发现对科技传播的实施环境与机制的研究恰恰是近年来的一个动向,如何传播与传播什么的问题,都依旧没有完全搞清楚.

三个特点:

特点之一:科技新闻传播研究以赋予社会政治关注而构建成为科技新闻传播的媒体事件为研究热点.

国内媒体关于英国首次克隆成功“多利”羊的报道中出现的某些倾向,引出关于涉及社会生命科学重大研究成果报道时的“导向性,科学性”问题的思考.[12]现场报道我国在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顺利降生的经历,深感科技新闻要“客观冷静的用事实说话”,引出和加深对科技新闻传播的特点与规律的认识与把握.[13]

关于伪科学,1997年就有何祚庥院士、余永祥等人对伪科学报道的批评.[14]

但到1999年正式处理“功”问题,开展揭批“功”的斗争时,科技新闻传播研究才出现一个关于反思伪科学报道、揭批“功”而引出的关于科技新闻的社会责任、舆论导向,和坚持科学性的研究热点.[15]


SARS报道突现出科学的严谨性与新闻的显著性的张力,引出了公众的知情权与日俱增媒体的传播权的张力,以及科技新闻传播的“轰动性”与科学性、导向性等科技新闻传播“规范”的思考.[16]

“神舟”飞船发射报道,引出了对国家重大科技事件的新闻传播理念和方式上的新探索.内容包括媒介责任、科技新闻的功能、价值取向和报道模式,报道特色、资源整合和人文精神等.[17]

特点之二:关于科学传播与科普的讨论,推动对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

关于这个特点,从许多文献可以反映.[18]现在人们对科技传播、科技新闻传播的认识比起十年前,在不少方面要全面、深刻得多.关于科学传播的“社会语境”的认识(黄新华、俞国女,2004),[19]就反映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者的学科背景和视角,比起十年前清华学者孙宝寅、刘建明等诸君奠基科技新闻传播研究新起点时,要丰富和开阔许多了.至于对传媒及传播本身的关注和研究,则更是具有“转向”或“动向”性的显著进展.

特点之三:多学科背景的研究目的和话语并存

从研究者的理论学科背景来看,主要集中在新闻学、传播学、科学哲学等三大学科领域,另有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学等理论与知识背景.所要构建的理论体系也包括“科学传播”、“科技传播”、“科技新闻传播”等不尽相同的目标,存在着不同的话语体系和关注热点.

(二)值得注意的几个现象

现象之一:专题研究不够.

对传者、受众、媒介、传播效果等专题研究太少.从研究内容来看,没有发现关于对受众需求、受众反馈等来自受众的调查研究.对传者,即科技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关于科技新闻传播的具体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有1995年《新闻记者》发表的一次.

大多研究没有特定的媒介对象.对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四类媒介的研究不足四分之一.对电视、特别是网络等公众接触日益增多的媒介的研究更显不够.关于传播效果的具体、深入的专题研究更是甚为少见.

现象之二:实证性研究偏少.

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366个样本中只发现2份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研究成果论文.一份是关于《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与《纽约时报》科学专刊的比较分析(俞圆,2001),一份是关于《广州日报》十年科技报道的内容分析(王竹、王大明,2004).

现象之三:科技界研究者身影稀缺.

涉足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科技界人士甚少.在本研究366个样本明确作者身份类别的283个样本中,只有3位科学界人士.

反映科技界对科技新闻传播的关注与要求也不够.尽管1999年反思科技报道时有关于加强新闻界与科技界的沟通、合作的呼吁,[20]但十年来没有发现这方面的具体进展.

现象之四:研究地域视野局限.

没有发现关于港澳台科技新闻传播及其研究的论文.

关于国外科技新闻传播的介绍也甚少.本研究366篇论文中只有7篇属于或涉及,平均每年不到1篇,而且主要是关于美国的.

本研究属于基于实证考察的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统计数据及其在指定范围内的比值,来构建某个现象,并试图从这些现象及其相关性中发现某些特征或规律性的结论.因此,首先的局限性是数据统计无法展现文献的质量.同时,关于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特别是关于研究议题内容的类目构建,目前还缺乏现成的方法和范式,可能带来相应的测量的误差.这些局限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书目:

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2.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刘建明、胡珏:《科技新闻传播理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

4.胡珏:《科技新闻传播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5.[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华夏出版社,2002年.

注释:

[1]朱丽兰:《倡导科学精神是科技报道的灵魂》,《中国记者》,2000年第3期,第19页.

[2]《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版.

[3]俞圆:《知识经济时代媒体对科学技术的传播》,《新闻记者》,2001年第6期,第48-51页.

王竹、王大明:《试论报纸在大众科学传播中的作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年第2期,

第36-41页.

[4]韩纲:《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十二年》,《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期,第64-70页.

张自力:《媒体艾滋病报道内容分析:一个健康传播学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期,第56-63页.

[5]陈新华:《科技报道亟待加强――“功”邪教活动给我们的警示》,《当代传播》,1999年第6期,第14-16页.

胡珏:《“水变石油”“邱氏鼠药“报道及其它――论科技新闻的真实性与科学性》,《新闻知识》,1999年第7期,第22-23页.

文有仁:《科技报道与传媒的社会责任》,《中国记者》,1999年第4期,第12-13页.

南振中:《倡导科学精神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中国记者》,1999年第7期,第4-5页.

王灿发:《科技新闻真实性的把握----兼谈20世纪末新闻媒体与伪科学的斗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129-131页.

[6]《中国记者》1999年第4期发表的“科技报道剖析与对策”专题文章,是:

张飚:《与时代同步---科技报道近十年来的发展脉络》

文有仁:《科技报道与传媒的社会责任》

孟东明:《从杨振宁的坦言说起》

熊蕾:《报道科学的科学态度――与美国<科学>周刊合作的一点体会=周燕群、翟跃文:《寻求科学性与新闻性的统一――访何祚庥院士》

武晋先:《贴近就是突破》

姜岩:《新时期科技报道的八种意识》

[7]姜苏:《传播科学素养――从SARS疫情凸现时新闻媒体科学素养缺失谈起》,《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78-82页.

沈正赋:《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机制的科学调控――从广东“非典型脑炎”事件的传播谈起》,《声屏世界》,2003年第4期,第9-11页.

陈力丹:《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新闻界》,2003年第4期,第9-18页.

周菁:《论影响科技传播效果的障碍因素》,《新闻前哨》,2003年第2期,第7-8页.

候雪轶:《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试论电视科教节目发展趋势》,《声屏世界》,2004年第5期,第9-10页.

范力:《科技宣传重在把好“三关”――浅谈科技新闻的真实性与公信力》,《甘肃科技》,2004年12期,第168-169页.

李赛:《科技新闻深度报道刍议》,《报林》,2004年第1期,第33-34页.

陈光:《科技,还是新闻――浅谈科技新闻的传播立场》,《新闻前哨》,2003年第9期,第32页.

黄华新、俞国女:《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345-349页.

[8]候强、刘兵:《科学传播的媒介转向》,《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第4期,第45-49页.

王大明:《美国的大众传媒与科技传播》,《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第4期,第41-44页.

张艳艳:《商业运作――Discovery频道实施科技传播的成功之道》,《电视研究》,2003年第9期,第63―65页.

李琦:《试论电视科技传播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沟通》,《电视研究》,2003年第5期,第34-35页.

任建红:《试论媒介对科技传播的影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26-28页.

曹红艳:《媒介力量改变着科学传播的进程》,《中国青年科技》,2004年第12期,第53-54页.

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科学中国人》,2004年第1期,第10-11页.

翟杰全、杨志坚:《加速科技传播职业化进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54-57页.

黄华新:《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345-349页.

[9]见注释5.

[10]见注释10.

[11]见注释10、注释4.

[12]汪令来:《“冷”看克隆热》,《新闻界》,1997年,第4期,第62页.

[13]刘金城:《科技新闻要客观冷静的用事实说话》,《新闻知识》,2001年第10期,第19-20页.

[14]何祚庥:《新闻界要提倡科学反对伪科学》,《新闻记者》,1997年第3期,第1页.

[15]见注释7.

[16]见注释9.

熊忠辉、孔祥军:《论科技报道的规范》,《新闻爱好者》,2003年第12期,第21-22页.

[17]翟杰全、孟青:《科技新闻的社会责任及其价值取向――评‘神舟四号’报道》,《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40-43页.

李选清:《饱蘸心血写“神舟”――“神舟”飞船发射报道背后的新闻》,《新闻战线》,2003年第3期,第12-14页.

王逸涛:《从“神舟五号”报道看科技新闻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新闻界》,2003年第6期,第22-23页.

张金辉:《由“神五”发射看科技新闻报道的人文视角转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2期,第31-39页.

[18]翟杰全、杨志坚:《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86-89页.

刘华杰:《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0期,第15-20页.

[19]黄华新、俞国女:《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345-349页.

[20]陈祖甲:《试论科技与新闻的挚友、桥梁关系》,《新闻战线》,1999年第7期,第32-33页.

(本文作者:李尧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