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向何方?

点赞:33760 浏览:1573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对第十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的文献分析,从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受众研究、社会责任、媒介呈现、大众文化、人际传播、健康传播等方面综述了年会的主要研究进展.文章认为,本次年会的从多个方面剖析了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为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话题,为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思路.

【关 键 词】全媒体;新媒体;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B

第十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2010年底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本届年会共收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的来稿118篇,最终入选宣讲论文30篇.

2010年无疑是各种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一年,借着2010上海世的契机,报网互动、博客、微博、SNS、手机媒体、车载移动电视、移动互联等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媒体行业激烈的变革与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本次年会以“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为主题,特设学界和业界专家组成的高峰论坛,旨在推动全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对于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相关研究的关注,为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启发和思路.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受众研究

在全媒体的新闻传播环境中,参会的嘉宾和入选的论文首先关注的都是理论部分的新闻生产与受众研究.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原台湾铭传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杨志弘博士认为,数字信息传播的融合趋势包括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在人人都是导演、记者、专家的时代,新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已经模糊,媒体已经走向公共理性,即由“中心控制”走向“协同怎么写作”,由“同质竞争”走向“异质竞争”,由“利润最大化”走向“价值最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王云娜把关注点着眼于符号学原理及叙事系统上,通过《新闻调查》中的“网瘾之戒”的例子,进行微观样本分析.


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傅盛裕则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历史分期为时间规制,将深度报道作为分析对象,透过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野对深度报道由“启蒙”到“监督”再到“记录”的功能转型进行了宏观研究.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郑恩重点关注借由新媒体造势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件,在研究中提出,新媒体作为与传统媒体互补的媒介渠道,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首先提升“公共性空间”,强化“言论平台”.

同济大学传播学硕士生陈慧琳认为公民媒介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传媒业本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公民科学正确地使用传媒,由此建立了一个科学的有关媒介素养测量指标的测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其正确性.

山东大学传播学硕士生张夕从媒介环境入手,分析阐述了全媒体时代的受众特点、受众研究的核心以及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进而得出了“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研究的最大成果,可能是颠覆‘受众’这个词本身”的结论.

二、全媒体时代:媒介报道与社会责任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使媒介报道与社会责任达到和谐统一,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全媒体时代中的媒介报道因其影响力增大,应当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的阐释.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阐释了公民新闻的几种形式:新闻评论、另类编辑、事实核查、草根报道,并总结了公民新闻在“政治责任”“信息政治”“抗争政治”和“象征政治”等方面的独特创造和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董晨宇、黄彪文将关注点集中在了大众媒体在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叙事逻辑,并且试图利用叙事学视角解剖这一逻辑特点.他们发现,在新闻故事的叙述中,新闻文本偏爱寻求事件背后的“母题”,将某一社会冲突事件与公众熟悉的民生、民权、民族等故事母题相结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刘烨鑫和吴薇通过研究对比上海世的报道,看到了党性统一原则下不同媒体,由于地域不同、特色各异以及媒体级别的高低,地方媒体在报道中也会灵活处理,各有侧重,关注程度和新闻着眼点都有不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周豪从分析历史语境的角度,在还原提出“政治家办报”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其思想脉络和主要所指,沿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轨迹,赋予其时代创新元素和不同政治承载.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博士生王建磊运用框架理论对收集的公民视频新闻样本展开了试验设计,通过各种检测设及实验,最终证明了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结构引起了受众信息接受量(认知层面)的变化;公民视频新闻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传播的价值观点能够引起受众态度和看法(心理层面)的改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生庄孜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交易成本、囚徒困境等理论框架,对新闻腐败现象原因及对策的问题展开研究,认为寻租方与新闻从业者间存在一种“合理”的交易成本,这种个人或集体的历史寻租的错误元行为,成为后期行为的依赖路径与行为惯性,并最终成为一种无效的锁定状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生卢江南把关注点放在了传媒与中国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上,认为根据社会的新变化,及时调整经营体制,熟悉市场运作法则,更新报道理念,方能重塑党报在传播市场中的主流地位.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生樊中华对知识分子在《南方周末》评论版上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考察了知识分子对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利用,发现了新媒体对知识分子独立性言论的扩散及影响力建设,以此呈现全媒体时代知识分子影响力的全生态景观.

三、全媒体时代:媒介发展与媒介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的发展是全媒体时代不变的规则,媒介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的媒介变革是全媒体时代的常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刘兆明认为传统报业在数字化方面的种种探索,基本上都是以“报”为核心、为基础形态来展开的.他通过研究传统报业应对新媒体冲击下的不同数字化转型模式选择及其得失,探寻到了建立适应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的报业运作模式: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为依托,反周期出版、受众中心与个性化写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马海燕认为中国社会应当构建弱势群体话语权有效表达的诉求和保障机制,对特权阶层的话语权要进行必要限制以及扩大知识阶层的表达权,这样才能使媒体话语权做到更好地再分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单颖文从全媒体化情境下手机媒体所展示的特性出发,分析了手机媒体在全媒体中所承担的功能,主要包括了与传统媒体更有效融合以及使传者与受者间迅速进行了角色转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常惠惠、刘烨鑫、吴微、方兆玉选择了“世纪佳缘”这一交友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卡兹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得出这类的交友网站主要是因其网络相亲特性、网站品牌怎么写作、方便有针对性等优势吸引着单身男女,越来越成为婚恋市场上的主流.但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隐私信息的泄露、信息审核不够严密等.

四、全媒体时代:媒介呈现与大众文化

在全媒体时代,不同的媒介形式呈现出不同的媒介图景,进而影响到不同的大众文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陆晔教授认为,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对应的社会空间分别的个人的、家庭的,而大屏幕将对公共空间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她以纽约时代广场、香港旺角商业区、上海五角场等拥有大屏幕的区域为例,归纳了大屏幕的私人表达、集体消费等功能,并尝试探索“新媒体技术对物理空间的重塑折射出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权力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这一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邱悦通过分析《斗牛士》和《色,戒》这两部电影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当代心理学对片中人物与情节设定进行初步的心理分析,力图探讨西方与东方视角下的这一共同主题的内涵及其异同点.对这两部成功先例的研究.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向何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传播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李想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比较《淹没》与《沿江而上》,从主题、视角、导演情感表达和镜头运用四个方面阐述两部影片的异同,考察中西方镜头里的中国样貌,并进一步探讨两位导演的拍摄动机、立场和身份意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生罗雪晴以《成都商报》、《湖南日报》、《羊城晚报》自199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的所有报纸为样本框研究,认为媒体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议题呈现中的偏向以及一系列的媒体排斥行为,最终造成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在媒体的视野内被代言、被边缘化的社会处境.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刘金丽以《人民日报》对于政府形象的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十六大大以来的政府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考察在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的转型期,我国主流媒体如何构建政府形象,并揭示在宏大叙事和简单概括的理论背后,政府形象再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阴良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背景,以“人人网”为例,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得出孤独感和SNS使用之间是有正向相关关系,社会认同的某些方面和SNS的使用也是有关系的,而和“娱乐”、“搜集信息”等相比,“孤独”、“社会认同”能否被确定为网络使用动机的一种,还有待验证.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硕士生陆国静对准了在网络发展下不断壮大的同人女群体与耽美文化,运用了内斯特•,鲍曼(ErnestBormann)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对网络场域中的耽美文化进行观察和诠释.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许静波通过三十年代中期香港的《工商日报》,文本中存在着大量对于上海都市文明的描绘和想象,呈现出两个不同的趋向,指出一方面来自于《工商日报》管理层和编辑层自身对于上海文化的观感,另一方面则更深反映了香港社会凝聚过程中的“无根”状态及对都市化及其所引发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附加影响的复杂心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硕士生毕琳选取《申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认为不仅要关注媒体塑造了怎样的女性形象,还要探究媒介塑造出此种女性形象的影响和深层原因,论证大众传媒在平衡发展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做到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创造积极的舆论导向的作用.

五、全媒体时代:人际传播与健康传播

除了大众传播以外,人际传播和健康传播也是当下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的热点,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论文的入围作者也把关注点投向了它们.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何睿、任德举认为寝室空间作为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等综合区间,对大学生人际传播以及心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董依明从人际传播学角度出发,以“人人网”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在Web2.0时代,中国SNS社交网络之所以能吸引用户眼球,不断提升用户对社交网络的粘着度与忠诚度,主要是因为它确保了虚拟交友网络的真实性,更新加强了人际互动,满足用户情感与心理需求以及其高效率的传播信息渠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李怡认为人际传播是在培养与维持目标受众关系时,一种可控性强且双向对称的、利于达到树立组织形象以及危机管理目的的公共关系手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陈思认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迫使传者机构进行自身的调整,引入全新的媒介组合方式和信息的发布渠道,需要一个能包含数字化特质的研究模式.她采用AISAS模型,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传播效果进行了一个评估,并对以高学历和较高社会地位人群为对象的战略传播策略提出了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黄彪文、董晨宇以甲型H1N1流感爆发一年来的相关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主要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媒体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报道图景,提出了媒体在疾病报道中应该做信心加法,媒体要表达公众在甲流防控中的真实心境和理性思考.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硕士生向伟华认为《新京报》在应对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报道方式,确保社会情绪的稳定,引导舆论趋向平静乐观.这种报道比较适合其固有的受众,而缺乏对一些少数群体的关注,尤其是没有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