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版《外国新闻传播史》存在的问题

点赞:23992 浏览:1076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新闻传播事业作为传播技术产业和媒体产业的有机连接的桥梁,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申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闻史是一门新闻学科,是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本文试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为例证,谈一谈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 键 词]《外国新闻传播史》;内容;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038―1.5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新闻传播业作为有机地连接传播技术产业和媒体产业的桥梁,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新闻学研究空前繁荣,出现了一批研究新闻学的学者,同时出版了大量书籍.但这些书籍以教材居多,虽门类、品种齐全,但是体例均已老旧,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本文试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为例证,谈一谈书中存在一些问题.

新闻史是一门新闻学科,是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史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闻史离不开各时期的政治斗争史和政党史,因为各时期的新闻事业都和当时的阶级、政党、政权机关及其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新闻史也离不开各时期的生产斗争史和经济发展史.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地影响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史和文化史其他部门的联系也异常密切.新闻史既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史的全面记载,文化史上许多大事都和当时的新闻事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报刊上还有一般书籍上难以查到的,而新闻史又为文化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外国新闻传播史》一书共计八篇,二十四章.第一篇为总论,综述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进程;第二篇至第七篇,分别叙述了各洲各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重点介绍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美国、日本、印度、巴西及埃及等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而对于每个国家的介绍均包括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的创始、发展、现状及趋势;第八篇介绍丁关于世界新闻传播的新旧秩序的论氧

下面我将就这本书的编排体系与特点阐述一下我对书中疏漏之处的看法.

第一,《外国新闻传播史》一书是由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三人合著而成,思想难免会有不统一之处.而且此书仍属于对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经典论著的综述,没有自己的观点体现在里面,这也是此书的局限.

第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和研究新闻事业发展史有利于从业人员积累经验教训,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少走弯路.新闻史的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讲,需要研究的是整个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则要研究每一个新闻现象、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等的历史.《外国新闻传播史》一书按照国别进行叙述,突出强调了在宏观历史背景下准确把握各国政治沿革及经济变化,这样才能够准确反映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它却轻视了微观角度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介绍.书中对主要新闻人物和事件的介绍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注重从其活动对新闻事业的影响角度,谈报刊与杂志的发展.这样的做法,有失于对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体把握.

人大版《外国新闻传播史》存在的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传播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第三,本书基本上还是属于以史讲史,没有以史为鉴,联系实际.没有对比过程,也就自然没有体现出与中国现实的关联.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历史断层.新闻史的研究意义在于借鉴和参考历史经验,批判地继承前人经验教训,丰富本专业历史知识.而学习、研究外国新闻史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各国新闻史的总体了解,把握一般规律.例如:从早期报刊的发展历史看,报刊的发展经历了官办报刊-民办报刊-政党报刊-廉价报刊-商业报刊-垄断格局的过程(其间有并存,有反复,有差异),以此来推断中国是否也是按照这样的一般规律发展的,如果不是,那又是如何发展的然后通过对比,认识中国当前一些新闻现象,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帮助我们增进对一些新闻理论、新闻原则的理解.但由于此书没有联系中国实际,所以我们难以同时判断中国的发展历程,也就难以通过比较来帮助认识当前实际了.

第四,既然是写历史,而且报刊经历了那么复杂的变化,就应该把各个时期的发展都予以介绍,但是《外国新闻传播史》一书只是对政党报刊进行了详尽的叙述,而其他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如商业报刊、民办报刊等只是稍加带过.这样不利于学习研究的人全面把握,而会形成一种用政治眼光看报的习惯.其实各个时期的各类报纸都是顺应时怎么发表展和要求而产生的,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觉得不应该有所偏废.当然,也不是说写史要面面俱到,但对于当时发生的一切都应该放到一个背景下加以考虑.


第五,本书还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概念讲述得不清晰,甚至有的只是引入使用却未给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如:写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报刊时,讲它的政府压制和政党报刊,其中只提到哪些报刊杂志属于辉格党,哪些属于托利党,但是对这两党却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介绍.也就是说对历史名词解释不够.这会让许多不了解英国历史的人很难理解英国的新闻传播史和这两个党派到底有什么关系,以及它们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第六,本书按照国别分别叙述了各洲各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均包括每个国家的报纸、杂志、通讯社以及广播电视的创始、发展、现状及趋势.但是我们看到它在第五章提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到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大众传播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开始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国际互联网正迅速发展.这是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可是在后面的分章叙述了,却只有报纸、广播、电视的创办、现状与发展,并没有提到这个里程碑式的、革命性的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这无疑是此书编写的又一个不足之处.

第七,此书仍然存在“重报刊,轻广电”的研究现象.我们应该看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历史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掌握时代的脉搏.当今社会,各种媒介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搞研究、讲历史,要从大处着眼,客观论证,不能因个人喜好而有所偏重.

近些年对新闻传播史方面的具体研究涉及面很广,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研究方向:首先,对党报、党刊的新闻事业史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既有近现代时期的研究成果,也有对当代史的关注和研究.其次,对于知名的办报理念、办报实践和报纸经营运作等方面的研究也很丰富.再次,对当代事实方面的“应时”研究特别多,视角也十分丰富,相对于理论研究,我国对于外国新闻史的实践研究却很薄弱.

以上是我在阅读、学习本书时的一点感受,也会存在言之不确之处.就像这本书存在的不足可能是因为成书年代的社会状况影响或者是因为个人对历史的看法、理解方式的不同,所以落实到文字上就会有所侧重一样.金无足赤,我们看待人和事物也不能要求他十全十美.所以对于《外国新闻传播史》我们应该肯定它的优点,同时注意它的不足,并在实践当中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