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

点赞:5365 浏览:193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怎么发表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 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主权、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考验.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各种报道题材的新闻价值,回避报道难度较大的题材.指导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的采访能力及条件,因地制宜、脚踏实地的选择好报道题材.同时确立新闻视角,发掘新闻主题,提升题材的新闻价值.(2)要对新闻作品采写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指导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的采写过程,及时发现采写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教师从采访方案的确立、采访提纲的准备,到采访的实施和稿件的构思、撰写,都要全程参与,在采写过程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只是被动的等待学生交来作品,则很难发现一个静态作品出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同时,实施动态管理也是监督、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3)要有编辑意识、总编眼光.指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要转变社会角色,要把自己当成是媒体的编辑和总编,从媒体的角度和立场审视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既要从各种技术层面检查修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还要考虑这样的作品媒体是否会刊播哪一类媒体(甚至是哪一类栏目等)会刊播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传播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等.只有当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一品)达到媒体刊播的要求和标准,指导教师才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放行.


当然,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并不是要完全废除毕业论文.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可以在两者间进行个人兴趣的选择,学校则可以实现对学生考察方式的多元化.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是对现有新闻教育缺陷的一种弥补.这就像一位学者说的那样:如果不能从宏观制度及资源配置上改天换地,那么从中微观上改进教学环节就是一种次优的选择.在新闻学专业教育改革中把毕业设计(新闻作品)作为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虽然它不能解决新闻教育的所有问题,但是它有助于推动新闻教育改革的艰难起步,有助于新闻教育改革真正的走向实践.只有这样新闻学教育才能顺应时怎么发表展,接受新的媒介技术革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