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会商与会商北大

点赞:3733 浏览:124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4月2日,李敖之子李戡在微博上无奈澄清,媒体曲解了他爸爸的玩笑话,他没有被北大“会商”.北大的“会商”制度也再一次成为热议焦点.

“会商”源于体赛的术语,在北大校内,则指学校将对“重点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帮扶.这些“重点学生”大多有以下特征: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脆弱,甚至包括思想偏激和上网成瘾.

今年3月,媒体了北大这一新政后,外界的评论如潮涌来.有人称“会商荒谬”,有人称“北大已死”,更多人则评价,该被会商的其实是北大本身.

在质疑声中,北大一直保持沉默.那么,这场被聚焦、放大、甚至曲解的“会商”,真相到底是怎样?

会商初现

2010年11月18日,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以下简称北大学工部)的主页上出现了一则通知,名为《关于在医学部、元培学院试点学生学业会商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称,将在这两个院系率先开展学生学业会商试点工作,并表示“条件成熟后,将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在定义中,会商是指在学生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困难,甚至连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也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由学院组织相关部门老师,甚至邀请校外专家,“对这些同学的学业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判断,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帮扶支持计划”.

这就是“北大会商”的最初身影.因传播所限,这则通知当时并未在北大校内激起波澜.

4个月后,《北京晚报》的一篇报道,将“北大会商”公之于众.感到惊讶的不光有社会民众,还有北大学生本身.

人们的惊讶主要源于“问题学生”的评判标准.通知中称,会商的对象主要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络成瘾、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等十类学生.

学业困难和经济贫困尚可理解,那么思想偏激如何界定?北大学工部副部长查晶最初如此解释,“比如动不动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她称,这些思想偏激的学生经常会夸大学校工作的一些细微漏洞.

按照通知中所列的具体准则,试点院系先对这十类学生进行排查,发现后及时上报,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联系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中心等部门进行帮扶.

作为北大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元培学院再一次成为“会商”制度的试验对象.按计划,今年4月将是会商试点工作的总结阶段.一个月后,完善后的“会商”制度将向北大全校推广.

如潮批评

3月26日,北大校友孙宇晨在人人网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名为《就会商制度致北大师生校友的一封信》.

他在信中称,“这项制度一旦建立,诸位扪心自问,人人皆有被会商的可能,人人皆有被偏见与歧视掩埋的可能,北大四年的草样年华随时可能化作一场无法摆脱的梦魇.”

在北大的四年真的会成为梦魇么?

看过媒体报道后,“会商”一词一度成为北大学生“调侃”时的常用语.他们在人人网等交流平台上模拟了如下场景:你失恋躲起来偷偷地哭了两场、抱怨了两句不断上涨的食堂菜价、挂了两门自己没好好复习的课之后,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一堆相关部门找上门,跟你谈谈,对你的问题进行一下会商等这还是北大么?


更多人在拿李培根举例.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曾在毕业典礼上说,“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学生们掌声雷动.

骂了北大就要被会商,有北大学生留言称,看到会商报道后,顿时“后背一凉”.

对北大会商持有异议的还有教育界的同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导师张鸣曾对媒体称,“一所大学把学生思想偏激或独立思考看做是坏事,还要加以处罚,这所大学太堕落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偏激是年轻人的权利,“大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地方,所以北京大学干涉学生表达不同观点的自由是完全不对的.”

在微博上,一向对北大充满好感和敬意的网络名人们,同样感觉失望.于建嵘质疑称,“我不知道北大将如何界定思想偏激,请求北大党委公布其标准”.而李承鹏则直接喊道“救救北大!”

谁被会商

到底谁在被北大“会商”?4月1日,台湾作家李敖在暨南大学演讲.回答提问时,他戏称,他儿子李戡已经进入会商“排名榜”,理由是上网成性.他评论称,北大此举“有点过分”,有违自由学风.

第二天,“李戡被会商”,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热点新闻.李敖的太太跨海打来怒斥李敖“胡言乱语”.李戡也随即发表微博澄清,父亲说的是玩笑话,他没有“被会商”.

这是外界对北大会商群体过分关注的一个折射.因为从媒体热议以来,究竟谁接受了会商一直是个谜.

据了解,作为北大本部唯一一个试点单位,整个元培学院有近10名学生进入会商范围.他们多数人是因为学业困难.对于是否有因为思想偏激被会商的学生,北大学工部没有予以证实.

元培学院是北大高材生的聚集地.2004年,共有10名各省文理状元考入元培计划实验班.元培学院也成为当年北大录取状元最多的院系.

选择这样的学院作为会商试点,北大显然有自己的考量.该学院学生介绍称,学院内很多同学高考时都是各地区的前三名,大多个性十足.

北大学工部副部长查晶透露,在会商制度试行的4个月中,已经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她举例,一位网络成瘾学生和一位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经过“学业会商”之后,都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状态,学生和家长都对学校的帮助措施感到高兴.

查晶称:“经过几个案例的成功探索,我们觉得会商工作机制的建立是有必要的.”

然而这种成效仅限于当事人和学工部知晓.在学院内部,谁被会商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北BS上,关于会商的讨论帖大部分已被删除.曾有北大学生发帖为会商辩护,不过他也坦言,北大学生从未从正规渠道得知“会商”的具体安排和操作办法.

会商北大

对学生进行会商的北大,在争议漩涡中,也成为了被会商的对象.

北大会商与会商北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曾有网民对此困惑,为何一所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会引发如此关注?闾丘露薇在其专栏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这里是北大.

她写道,“北大承担着很多人对于中国大学的期望.北大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令学人向往,不仅培养出一大批有用之材,更是新思想迸发的地方.也因为这样,思想偏激四个字格外令人侧目.”

在会商北大的人群中,不断有评论家撰文批评北大的“专制”和“强权”.有评论认为,既然不能思想偏激,学校是否应该对学生进行说话指南之类的培训,比如是否应该教育学生什么部门是可以批评的,什么部门是不能批评的.更有人调侃称,编一本《北大学生说话指南》,也许会成为中国的热销书.

不过,也有人认为,“北大会商”之所以成为话题,是人们对于北大的“过分解读”.

北大的一名学生工作者也在人人网上发表文章为会商制度正名.他说,这次事件是“急躁的人们”对一个“尚未清楚的事实”进行莫名其妙的舆论耗力.包括之前的“拆除三角地”“北大封校”“3600人的国庆游行”等事件都是由于新闻当事人话语权的缺失,在网络的放大作用下,轻易地形成了一个舆论漩涡.

部分北大学生则表示支持会商“思想偏激”的学生,认为“有些学生太嚣张,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诋毁北大,缺少对一件事情理性的判断”.

“我相信北大学业会商中的范畴更多层面是心理层面的‘帮扶’,这是大学生们需要的.”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研一学生刘昌宇表示.

他对媒体表示,他刚进北大时,学校就聘请了志愿者,对新生进行心理辅导,效果很好,这样使新生对很多事情能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比如职业规划等,“有了很准确的目标,就会少很多迷茫.”

新华社评论员梁红涛则在文章中提出,北大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提出的一系列应对之策,是防范未然的务实举措,更是回应公共诉求的积极姿态.

在争吵声中,一向寡于争论的北大校方也忍不住表态.

3月31日,查晶接受《光明日报》专访时称,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是学业会商制度的初衷.

她解释称,在十类会商对象中,以学习困难、多次挂科的学生为主要帮助对象.存在其他类型困难或问题的同学,如不致影响学业,一般不会获得会商机会.

对于外界关注的“思想偏激”.查晶认为更多是心理问题,比如不能与宿舍同学和谐相处、不能冷静处理恋爱挫折、毕业后难以适应职业生活等.“近几年,在一些高校中发生了个别学生的极端事件,例如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例惨痛的教训等对于那样的学生,如果能及早加以思想引导、情感关怀和解决实际问题,也许能够避免一些极端情况的发生.”

查晶特别强调,会商不是管制学生,会商也不处罚学生,而是以努力帮助同学顺利完成学业为目的.

学校内和社会上的争议,显然也左右着“北大会商”的走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主动地听取广大老师、同学,也包括社会上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查晶描述道,这是一项比简单处理、处分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工作.

对于北大会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室副主任王烽称,北大初衷很好,但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要让这些大学生感到被孤立或者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这也是很多人的疑惑,被会商的对象会不会遭到歧视与孤立?思想偏激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会商制度会不会演变成处理学生的强权手段?又会不会引发秘密监视和行为?

更有人担心,当被会商的学生越来越多,会不会有更大的争议声席卷北大?

这一切,或许等到5月份会商制度全面施行后,才会有更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