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抑郁的心理护理疗效观察

点赞:23634 浏览:1071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心理护理.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HAMD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7.8%,对照组治愈率为57.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有益.

【关 键 词】脑梗死后抑郁心理护理

脑梗死后抑郁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脑梗死后1年内抑郁的累计发病率在40%左右〔1〕,它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其出现种种不良的心境体验和躯体功能障碍,同时还影响患者神经及肢体活动功能的康复.临床研究显示,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高达10%~15%.脑梗死患者因部分肢体感觉、运动功能等丧失,常产生失望、害怕、焦虑、烦躁甚至绝望等情绪,抑郁则是其中最为多见的不良心理状态,本研究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进行研究.

资料与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经颅脑CT或MRI确诊,②符合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公布的CCMD-3抑郁诊断标准〔3〕③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17分以上,④病程>14天,⑤无意识障碍、失语、严重的智能障碍及精神病史.入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针刺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2.67±10.09岁,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平均21.4±5.2分.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3.77±11.51岁,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平均20.5±4.9分.两组在性别、年龄、脑梗死分型、抑郁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接触患者,尽可能让患者倾诉其内心的痛苦与烦恼,减少其心理压力.②改善睡眠:晚上入睡前让患者听轻柔的催眠乐曲,给予适温的饮料如牛奶(避免饮咖啡、浓茶),洗温水澡、热水泡脚等.对早醒患者予安抚,指导缓慢地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使其延长睡眠时间.对睡前过度焦虑,遵医嘱给予安眠药.③保证营养的供给:选择患者喜爱的富含粗纤维食物,少食多餐,陪伴患者进食等.必要时可采取喂食、鼻饲、静脉输液等,保证营养摄入.④预防患者采取伤害自己的行为:夜班护士在清晨3:00~7:00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不让患者单独活动,使其不具有的工具,发药时检查口腔,严防藏药或蓄积后一次吞服等,试体温时,做到手不离表,严防咬吞体温表,同时向家属交代病情,加强病房设施的安全检查.⑤寻求家庭及社会系统的支持:积极向患者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及时为患者家属宣教相关的知识及各种注意事项.⑥积极进行康复指导:鼓励、帮助、指导患者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时不可操之过急,注意保持患者瘫痪肢体的良肢位,协助患者翻身和各关节被动活动,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幅度以患者能承受为限,避免活动幅度过大,造成关节的再次损伤,给患者增加痛苦,对康复失去信心.根据患者的肌力水平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项目.疗效评定标准: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HAMD评分.疗效评定:痊愈:HAMD评分减少≥75%,显效:HAMD评分减少≥50%,有效:HAMD评分减少≥25%,无效:HAMD评分减少<25%.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x-±s)

脑梗死后抑郁的心理护理疗效观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心理护理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分组入组时治疗8w后

观察组24.07±2.987.24±2.76对照组23.99±3.0218.46±2.57

(P<,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57.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脑梗死后抑郁是脑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与脑梗死前的个性、社会环境及脑梗死后导致的躯体和认知障碍、不良的家庭、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有关.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急,心理上难以承受,重者还有紧张、早醒、思维缓慢、幻觉和幻想、绝望及等.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评估其心理状态,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发挥正常心理防御机制,改善和清除抑郁症状,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长青,方向华.脑梗死后抑郁流行病学研究现况.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63-65.2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中华医学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