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留学生的圣火保卫战

点赞:20704 浏览:9407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本应是一曲友谊与快乐的奏鸣,是一路和谐、和平的旅程,但因为某些别有用心的跳梁小丑张牙舞爪、混淆是非,让这场盛会掺杂了些许不谐之音.

在这个时刻,我们海外火炬助威队伍里的无数华人,尤其是新一代的海外留学生们,用自己凛然的气质、坚毅的行动、铿锵的誓言,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感动而美丽的瞬间.

周岫:我的泪水是对祖国的追随

2008年4月7日,奥运率先刊发了一则《感动伦敦的中国女孩:那一刻她为圣火激动落泪》的文章,记者在文中这样写道:“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她一直在举着北京奥运的旗帜追着火炬跑,当看到我的相机镜头对准她时,她先是激动地欢呼起来,然后禁不住流下了眼泪,然后又强忍住,努力微笑着让我拍摄她.当时这一幕很令我感动,在那个瞬间,我只盼望更多的五星红旗会飘扬.”

周岫,当时只是记者在众多的为奥运火炬助威的中国留学生和海外华人中偶尔抓拍到的一个镜头,无法得知她的姓名和情况,因此在网上发起了寻找这位女孩的活动.很快,周岫的名字就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

据山东大学数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晓霞介绍,周岫是2004年由济南外国语学校保送至山东大学数学院基地班,后进入统计学专业学习的.周岫成绩优秀,曾获奖学金.在校期间,她经常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在山东大学新生歌舞乐大赛、英文歌手比赛、英语风采大赛、一二九合唱比赛中均有出色表现.此外,周岫还被评为学校军训优秀学员、优秀团员、校园文体活动先进个人,并获得山东大学首届英语习作大赛一等奖、数学院运动会跳高比赛第一名.

“我是山东大学数学院经济班的在读学生,04级的.去年11月11日到英国,参加中英实习的一个项目,很荣幸地被选上(笔者注:山东省唯一一个名额),现在在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实习.”周岫介绍完自己的学业情况后,就开始聊自己的生活趣事.

“我出国以后比较喜欢旅行,现在自己能挣一些钱以后,在欧洲旅游就更加方便了,可以到处逛一逛.我还喜欢跟人交流,比较想听到各方面的声音,如果心中有疑问的话,就会一直查下去,就像现在一直关注火炬一样.”

而周岫的父亲知道女儿的事迹后,高兴得都哭了.“女儿给我打,说当时她的对面站的就是一些‘’分子,所以她拼命地挥舞旗帜,为火炬手加油,为祖国加油!我女儿很独立,很有思想,我为她如此爱我们的国家而高兴等”


对于自己一下子成为网络名人,周岫有自己的看法.她说:“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在国外护送圣火时,我是海外游子中的一分子;在国内,我是大学生中的一分子;同时,我也是‘80后’的一分子.很多人做的其实比我还好.我会以平常心看待这一切,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

(摘自4月15日“新华网-华人频道”)

李洹:一语惊法国

“来中国吧!来看看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中国,一个很多西方媒体不会展现给你们的中国.来西藏吧!用你们的眼睛来见证那个所谓的‘文化灭绝’,是否这种‘灭绝’真的存在,是否藏语正在‘消失’.”

4月19日,法国巴黎的共和国广场上,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国人在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其流利的法文,圆润的嗓音,缜密的思维,加上富于感染力的表达,为现场很多人所折服.这篇题为《不能让祖国受委屈》的演讲稿和现场视频,随后迅速在网络上流传.“这个胖子的法语真不赖,我喜欢他!”“当他在某句结尾提高音调,握紧拳头时,虽然我一句都听不懂,但有一种热血上涌的感觉.”

“胖子”名叫李洹,今年26岁,一个来自西安的中国人.

用法国人的方式演讲

我从没想过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做这件事时也没想把自己的道德弄多高、目的弄多远,只是发自内心的想法.之后《人民日报》的顾老师一定要我的演讲稿,但文章太长了,我们一直翻译到凌晨3点半.后来我在Google上搜索“人民网,李洹”,结果突然一下子出来几页,我的天,我从来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和李洹聊天,基本上不用说太多,一个问题提出,他往往会发散到很广的领域,想寻求的答案和未曾料到的问题都会汩汩而出.这个“80后”男生,在反击西方歪曲和保卫圣火传递过程中,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闪亮登场,成为维护中国形象的中坚力量.

4月19日,法国华人支持北京奥运集会现场,李洹被安排第四个出场.他站在高高的麦克风后面,时而抑扬顿挫,时而真情流露.原计划15分钟的演讲,最后持续了近20分钟,其间在场留学生几次为之热情欢呼,一些法国人也颇为震惊.在演讲中,李洹用法国人的语言和法国人能够接受的逻辑充满感情地表达看法,公开表示自己的情感受到了伤害.

“他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身上放射出的是青年一代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空前的爱国热情!”网友“清蒸联军”这样赞叹道.

电视上驳倒法国记者

这次演讲让李洹成了中国留法学生眼中的英雄.但在此之前,李洹更多的是在做一个孤独的斗士.

从3月14日起,他就开始寻找西方媒体所谓“镇压”的证据,结果一无所获.“我觉得你(西方媒体)不能这样报道,没有任何证据就报道,我心里特别不舒服.”让他不舒服的还包括周围人的看法,当时不少法国人看到中国人时都眼神怪怪的,“觉得是耻辱”.

带着不舒服的感觉,李洹开始行动了.他广泛搜集西藏历史知识,研究中国政府的表态,西方历史学家的观点,包括“西藏流亡政府”宣传的信息.巧的是,李洹所在的里尔第二大学开过一门叫做《商业情报》的课程,法国情报专家在课本上解释了为什么有人释放谣言和检测情报,应该怎样识别分辨并进行反驳.这让李洹面对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时,感觉“像是在做练习”.

他写了长长的一封信给法国各大媒体和多名议员,指出他们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这样将对中法友谊造成伤害.但得到的回应寥寥无几.

好消息是,法国电视二台发来了邀请.3月29日,李洹与该台驻北京记者进行电视辩论.“我没说西藏问题,而是问他看到了什么.无辜的人被打和杀,你为什么不说是而说是和平,你给我看一下照片或视频,看看所谓的镇压是什么样?”那个记者当时坐立不安,只强调说有可靠信息.“我说你的可靠信息是谁提供的?你不能找个敌人来证明,这根本不是中立客观的说法.”辩论中对方始终回避问题.“跟斗鸡一样,鸡都跑一边去了,谁输谁赢很明显.”

“不这么做我会后悔”

那次电视辩论,让更多的在法华人认识了李洹.

4月10日,华人和留学生开始组织集会.13日,决定由李洹代表巴黎之外的华人发言.16日,他用一天的时间准备演讲稿,素材基本源于最近一个多月与法国人辩论的内容.

李洹并不讳言自己演讲之前的犹豫.“如果说我是以大无畏的精神去演讲,那是说瞎话,要公开说伤害一些人利益的话,心情挺复杂的.”父母也不赞成他过多抛头露面,因为他比较胖,容易被认出来.

还在高中时期,李洹就赶上了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当时我撕了一张挂历纸,写上‘打倒美帝国主义’就上街了,因为我觉得他们这是欺负人.”高中毕业来到法国已经6年,李洹坦言现在更理智了,因为“很多事情不是光靠情绪就能解决的”.

巴黎集会前,组织者收到威胁和恐吓,对方扬言要击或搞爆炸.但李洹最后还是登上了演讲台,“不这么做我会后悔”.

演讲结束后,李洹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泣不成声.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中国人从来没有的团结,也知道了我们‘80后’有多爱国.我也想对国内的前辈们说,请相信我们吧,如果把保卫祖国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会胜任的.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我们这代人一直生活在很好的环境下,对国家的感情更深,所以也更爱她.为什么我的眼里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诗句和现实交汇,或许已经不需要再多的言语.”(晓德)

(摘自4月25日《国际先驱导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方明峰:喷水池勇士

在4月6日英国伦敦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一位留学生呐喊着踏进温度只有0℃左右的喷水池中,举着中国国旗,遮挡国外记者镜头前的两个女子展示的“”旗.照片经新华论坛披露后,引起了强烈的关注,这位留学生被网民称作“喷水池勇士”.

5月4日,“喷水池勇士”在国内某知名论坛发帖,讲述了他当时与“”分子对峙的情景.得知他是地道的南昌人,记者对其父母进行了专访.

从他父母口中,记者得知“喷水池勇士”真名叫方明锋,1978年出生,喜欢声乐,爱好文学.

在方明锋的照片流传甚广之后,低调的方爸爸方妈妈却从未向别人提起儿子的壮举,连亲戚朋友都毫不知情.方妈妈告诉记者,独子方锋(家人对方明锋的昵称)从小是个乖孩子,比较活泼,非常懂礼貌,讲话风趣幽默.方爸爸经常教导儿子,做人一定要爱国.在方明锋去迎接圣火前,方爸爸还教导儿子,一定要文明,不要发生冲突.

方明锋小时候特别喜欢唱歌,当时是育新学校合唱团里出色的男高音.聪明的他还自己动手做过一个非常棒的航模,上学后特别喜欢看书,尤其是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书籍.

虽然是个留学生,但方明锋家里并非人们所想像的那种大富大贵家庭.方爸爸是已经退休的公务员,方妈妈是企业退休员工,家庭月收入也就在3000元左右,家里还有80岁的爷爷奶奶需要供养.方妈妈告诉记者,2001年儿子毕业后,本来想去德国留学,但费用太高,后来改去英国,家里为此还借了5万多元钱.所幸方明锋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开始半工半读.

新一代海外留学生的圣火保卫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留学生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据方妈妈透露,方明锋的妻子是他高中和大学同学,也是南昌人,比他早两个月去英国.4月6日,她和方明锋一起去了特拉法加广场,因为人多拥挤,她一转眼就发现方明锋不见了,随后就看到他举着一面国旗跨进喷水池中.(陈明华)

(摘自5月9日《江南都市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