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

点赞:23229 浏览:1060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图径.本文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概述,探讨当今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关 键 词:农业信息化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衔接农户与市场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信息化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1.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农业信息化,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等手段,把最适用的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生产者手中,打破了传统的高耗、低效型的生产结构.实现了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过去农民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种植、养殖,缺乏市场信息观念,使得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少农民学会利用网络学习最适用的生产技术、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并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2.农业信息化是衔接农户与市场的重要手段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市场连成一个整体,农商品的竞争由国内市场转变为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农业市场必须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的有效衔接,处理好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从而使农业顺利进入市场,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而农业生产具有时空差异和变异性大、气象和病虫灾害频繁、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程度差等特点.当前,农民还是依靠经验进行生产,以户为单位进行经营,存在生产经营分散,品种、品质差异大,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农业信息将成为农业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发挥引导农产品市场运行和农业生产安排的作用,使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降低市场风险,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3.农业信息化可以推动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民急需的专业生产技术和最新的应用经验快速地传播到各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农民不仅学会自己生产需要的技术,还学会把自己的产品信息上传到网上运行发布,有的甚至学会制作网页等上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当代农民的素质,农民还可以不出家门便在网上便随时获得专家技术指导.其次,农民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的风地人情,扩大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将促使农村居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革,互联网还丰富了教育资源,为农村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有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

目前中国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尚属初级阶段,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网络设施成本高,网络建设不发达,网络利用率低,网站建设总体系规模较小,地域分布不平衡,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大量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和设备得不到应用和普及.投入经费少,加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目前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使得农业信息专业库的建设、更新速度缓慢.

2.农业信息标准化水平低,缺乏统一规划

网络信息资源低水平信息重复多,信息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信息标准化化程度不高,数据库的利用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统一农业信息标准,各地自行开发的农业数据库大都自定标准,互通互联性差.对于广大农村,尤其边远山区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科学指导的程度,农业专家指导系统没有引起农民的响应.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还没有达到实用水平,因地制宜性差.

3.地方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

多数地方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意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对具体实施方法和程序还不够了解,对信息化的操作还停留在文字信息和简单的网页浏览上面,对深入性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了解还是空白.还有的地市领导认为,现在实施农业信息化还太早,其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还没有明显的体现,这些原因导致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缓慢及地方差距进一步增大.

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快改革,增加信息基础建设投入

首先确保所需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尤其确保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用资金.搞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要走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之路,广纳资金,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体,自筹资金为补充,内资外资一起上,财政投入与企业投资相结合,千万百计地吸纳资本,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大,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2.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要集中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外语人才和法律人才等各方面的人才,不断充实网络的内容,建立系统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信息,完善网络的交互利用功能,使农业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在农业信息网络上随时查找到所需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向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咨询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从而把我国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成真正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怎么写作的技术平台.

3.大力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

强化政府在农业与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和信息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如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的具体战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整体性的安排.必须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牢固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只有掌握信息,实现农业信息化,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各级领导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当作新时期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踏踏实实地做好农业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作者简介:

赵丹,(1980-)女,汉族,吉林敦化人,敦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助理讲师,本科学历,农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