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校传媒类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调查

点赞:16770 浏览:716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况下,传媒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何?造成毕业生就业创业压力的原因是什么,笔者在西安市的部分高校展开了调查,探讨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及解决路径.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创业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更是成为备受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家庭忧虑和学生渴盼解决的民生问题.笔者对西安市部分院校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过程中,参加了西安市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实地考察了该市部分人才市场,与参加招聘会的传媒类大学生就自己就业经历进行了座谈,并就目前大学生创业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笔者现结合调研情况分析传媒类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安市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2009年,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措施,无论是否是传媒类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灵活就业和临时就业比例达89%.在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单位、自主创业者加起来仅占11%.绝大多数传媒类毕业生抱有只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对非本专业的职位并不给予考虑,不愿去基层就业的心态,加重了该市的就业压力.为了更深入了解2010年西安市传媒类毕业生基本状况,笔者随机对部分已经毕业的传媒类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就业单位预期、求职中困扰毕业生的因素以及大学生对哪种就业指导方式感兴趣.问卷发放500份,回收492份,问卷有效率98%.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到以下数据.(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通过有关部门的广泛宣传,大部分传媒类毕业生对自己就业充满信心,而岗位知识、求职技巧这些工作实践经验是最为欠缺的,也是大学生求职中最为困惑的.

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增加了就业压力

自1999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提高,毕业生数量剧增.现在国家虽然已经限制了扩招,但是这些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每年毕业生数以万计.与此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增速低于大学生数量增速,这种供大于求的矛盾会长期存在,高增长形成高存量,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职业生涯起步难,社会实践经验缺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用人单位对新进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新员工一上岗就能干活,为企业创造效益.目前,“有一年以上的相关岗位实践经验”成了许多单位招聘的首要条件,成了大学生就业必须迈过的门槛.而大学生毕业就业时学校见习周期较短,无法保证见习质量,造成社会实践经验缺乏,无法及时融入社会;同时,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启动资金、缺乏经验导致大部分创业项目未经尝试,便告夭折.部分项目虽已起步,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创业者们心理承受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不紧密等弱点也造成项目最后无疾而终.

3.观念落后,对社会认知不够

大学生在目标和角色意识上定位模糊,既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没有明确的求职或创业目标,而这种对社会认知的缺失,是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迈入职业生涯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市场和社会变化的关心度较低,多数传媒学子不能也不愿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妥善结合,缺乏毕业以后对人生安排的思想准备,对自身期望值过高,许多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政策的保障性和延续性持保留和观望态度,宁愿留在城市“蜗居”,成为“蚁族”,也不去农村基层.据陕西省内各大人才市场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只在30%左右,其中传媒类毕业生对接成功率少之又少.多数传媒类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抱有一种“赶集”的心理,无目标、无准备、碰运气、要求高等心态,结果造成许多毕业生一方面有意向而没有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的现象;另一方面眼高手低,对自己的实力不能正确认知,过于轻浮.

4.市场还需完善

用人单位和相似度检测机构侵害学生利益.2009年底和2010年初,该市媒体多次曝出黑相似度检测及一些企业先以优厚的条件去吸引学生,签约时和上岗后又以各种借口降低待遇,甚至以收取服装费、保证金等形式诈骗后,将毕业生无故辞退等现象,这种无信誉、乱秩序的行为严重打击了大学毕业生对求职的积极性,更使得一些工作岗位人才的流失.

5.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主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政府部门,主要是公共怎么写作机构.因为这些部门成立时,并无此客观现状,造成现今这些部门人手短缺、资金匮乏、执行力不足,毕业生对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文件知之甚少并心存疑虑.国家的就业政策管不了用人单位的土政策;二是就业指导与怎么写作标准低,信息公开不到位,大学生的政策知晓率低.政策文件解读宣讲没有进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

6.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轨

我国过去基本是应试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等方面仍沿袭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脱离市场经济的现象十分严重,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盲目扩大教学规模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毕业生“出口”不畅,专业素质不强,综合能力欠缺,加大了就业压力与难度.

三、传媒类学生就业创业路径

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最根本的矛盾就在于,经济增长所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不断新增的毕业生就业需求.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发展生产力.西安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拥有较为雄厚的科技、旅游资源,当前只有大力提升社会经济水平,才能进一步解决传媒类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

西安高校传媒类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调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努力实现“三开拓一惠及”,帮助毕业生职业生涯顺利起步

一是开拓多层次的就业渠道,完善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抓好已出台的政策的落实、延续和内容充实,规范政策操作方法,畅通政策落实渠道;做好动态监督工作,加强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能力,定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同时,结合实际,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公开招考大学生充实到市、区机关事业单位中,拿出部分公益性岗位面向大学生,有效提升基层怎么写作水平,引导传媒类毕业生去基层就业,改变单一死板的就业心态;二是开拓规范化的见习基地,统筹做好大学生培训和见习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传媒类大学生的自身素质;进一步扩大就业见习基地范围,在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新建立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制定完善的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和就业见习工作实施办法,落实见习生活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经费,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三是开拓全方位的创业援助,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信心;扩大创业孵化基地规模,引入创业团队,树立创业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大学生创业潜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3、走进高校进行“三观”教育,帮助大学生转变观念,加强就业指导

所谓“三观”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转变“十年攻读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的传统观念,教育学生理性面对现实和自我,转变就业观念,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要主动走进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那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只要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大天地里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同时,加强培训,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等个性化辅导,并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信息公开、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社会需求信息搜集发布、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等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体系.

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每名毕业生权益,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加大人才市场监管力度,搞好公共就业怎么写作,联合工商、税务、执法等相关部门,坚决取缔胆敢侵犯大学生利益的黑相似度检测,对于诈骗大学生钱财的黑公司,一经发现,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追究其刑事责任.

大学生就业难是全国性的问题.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组织领导,理顺政府职能部门,借鉴其他地区好的成功经验,与本地的实际相结合起来,充实到已有的促进就业政策中去,同时,搞好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研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革,适应市场,提供第一手资料.


(作者:庾成镐,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本科生;朱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