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社区新闻

点赞:4203 浏览:154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社区新闻在我国逐步兴起,有竞争潜能也有着发展的不足.本文在分析社区新闻在如今报业竞争中的突围潜能,并从国内社区新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如何做好社区新闻,真正发挥社区新闻在报纸竞争中的作用.

如何做好社区新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区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社区新闻现状突围

一、社区新闻的艰难起步

国外的社区媒体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而我国直到2001年,深圳《南山日报》创立,首次打出“社区报纸”的旗号,随后又出现过如《巷报》、《华夏时报》等社区报纸.这些报纸曾有过蓬勃的发展,但都因各种原因而夭折.概而言之,目前我国社区新闻的发展可分为两种路径:

其一,大众化媒体的社区化转型.这种发展路径即传统大众主流报纸增开社区版.以北京《法制晚报》为例,2005年2月22日《法制晚报》将北京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社区,并按照这样的社区划分来建构版面.隔天,该报发表了一篇普普通通的社区讣闻,受到热烈的回应,从此拉开了北京社区新闻竞争的大幕.同年,《新京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的社区新闻先后涌现.①随后,上海《新民晚报》,广州《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四川的《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各地都市报纷纷开设社区新闻版块.此类新闻版块聚焦于市民的街谈巷议、平凡人生、物业维权、家居敲门、邻里故事等题材,将新闻植根于老百姓的三百六十五天柴米油盐身边事情,大受社区居民关注.

其二,社区报纸在大城市的试水.继深圳《南山日报》由于政策原因被关闭后,长春《巷报》和长沙的《东方新报》也在“社区报”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但都以失败告终.业内人士分析其失败原因为“纯粹只是一种‘概念先行’,以这个特别的理念来吸引读者和业界的注意,而实际操作与真正的社区报还存在着距离.”②除此之外,借鉴国外社区报的办报经验,社区报在长春、长沙两地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两个城市并不具备办社区报所需要的城市化程度和社区化发展程度.

从各地报纸常驻社区版的受欢迎程度及各类社区报纸勃兴的发展态势来看,社区新闻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具备了生存潜能,并有可能是传统报业发展的新方向之一.

二、社区新闻有助于报纸突围

如今报业面临着原有受众市场不断被新兴媒体分流,同时难以找到创新点来俘获新的受众群体的困境.社区新闻的应运而生,在这一激烈竞争中显示出不容忽视的竞争力.


社区新闻是指对在一定区域内,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文化观念、行为规范、风情民俗等变化的事实的报道,它已成为“地域性的群众精神快餐”的代名词.③社区新闻的竞争力可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打破报纸同质化僵局.社区新闻的新闻资源根植于草根、覆盖面广大,有助于打破传统报纸同质化僵局.社区新闻的操作方式为:将报纸的覆盖范围和目标市场按一定的地理区位划分,并派记者常驻相应社区,以社区划分来安排次日版面.如此一来,报纸不仅加强了底端新闻的采集,使其报的新闻线索、新闻来源发生很大的改变,还弥补了“跑口制”对下层新闻覆盖不足的缺陷,丰富了版面使报纸摆脱同质化僵局.

第二,针对性锁定受众,占领受众市场.社区新闻顺应了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化、社区化趋势.我国的社区形式随着国家进步悄然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前的“单位大院、机关大院、部队大院”等转化为更具有社会性的多元化社区,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感情认同和心理归属感.④而处于社会性多元化社区的居民,对其所在社区有着感情认同和心理归属感,对相同环境下的学习、工作、医疗、教育、娱乐、安全等相关方面的信息有着共同的需求.因此,社区居民这一群体是社区新闻最直接与潜在的目标受众.社区新闻在城市化、社区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有针对性地锁定受众,有目的地采集社区新闻网罗受众群体,这在报纸的受众市场竞争中有着重要作用.

第三,贴近受众,增加受众认同感.社区新闻特定的地区划分,拉近了报纸自身与特定区域的联系,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归属感.对社区受众来说,社区新闻的平民视角和内容取材有很大的贴近性,鲜活的社区新闻也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社区新闻对社区受众有着很大的新闻价值,能吸引并影响受众.《广州日报》曾描述一市民看到社区报纸的情景――广州市雅乐居花园业主杨小姐刚拿到报纸,立刻惊喜地叫出声来“妈妈,这是我妈妈”.由此可见,社区新闻聚焦社区里老百姓的身边事,包括社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区人物、社区纠纷、社区事故、社区活动、社区通告、社区趣闻,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新闻的视点最直接地对准普通百姓,真正地报老百姓所想.

三、现阶段社区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

打破新闻同质化、针对性锁定读者、最大程度贴近受众是社区新闻具竞争力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做好社区新闻,在报业的残酷、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出来,必须认清社区新闻现阶段发展中的问题,有的放矢,才能发挥社区新闻的优势,做好社区新闻.

1、现阶段社区新闻存在的问题

首先,社区新闻有概念而无实质,弱化了报纸与社区受众的情感关联.报纸打出“社区”概念,却未能做出真正的社区新闻,表现为:一方面机械地将非社区新闻放置于社区新闻版面,如《法制晚报》在2010年3月26日B06社区西部版,报道的《150件圆明园文物将进行修复保护同时向全世界招募志愿者》,这其实是一则时政类消息,却冒“社区”之名进入社区版,此类消息并不能建立报纸与社区受众的情感沟通,有名无实.另一方面,将社区新闻混杂在民生、社会新闻版面,未能凸显社区新闻的优势,反而“弱化新闻发生地作为‘社区’的概念”⑤.民生、社会、社区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平民视角,民生内容、平民话语,但民生新闻≠社区新闻,二者之间有着许多不同点.社区新闻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打出“社区新闻”的概念的确可以吸引眼球,但如果行“社区”之名,却名不副实,最终必将难以维持.

其次,深陷家长里短的琐事报道,未能建立社区新闻的品味.目前社区新闻大多被误读,即社区新闻是新闻价值低的新闻,是社区里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如《南方都市报》《广州读本》社区的《丽江最老“鹅街坊”病了!业主和物管齐为这只大白鹅寻访“鹅医”,兽医今日将上门诊治》,简单的事件消息,就事论事,更遑论影响力.社区新闻平民化视角、市民化语言,简单通俗化不能因此而流于通俗、缺乏新闻品味.

再者,社区记者职业化队伍尚未真正形成.社区是最贴近读者的,是新闻事件的高发区域,是新闻媒体源源不断的新闻宝库.但目前由于社区记者的业务素质不高,并未真正形成职业化社区记者队伍,社区新闻并未呈现出它应有的新闻价值与新闻品味.很多社区记者认为社区新闻就是社区里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并无多大的新闻价值而言,采写时并不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寻,因此新闻只能是泛泛而谈;同时缺乏敏锐的新闻触觉与“以小见大”的新闻敏锐度.社区是一个新闻线索的宝库,记者“既可以从区域内部各部门拿到跑口记者遗漏的硬新闻,也可以在自己的社区内找到重大新闻的市民落点”.⑥社区内的事情虽小,但如何从小的事件中引出大的新闻,这最考验社区记者的业务能力,就目前而言,社区记者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2.加强社区新闻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厘清社区新闻概念,树立社区新闻品牌.做好社区新闻必先厘清社区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只有这样才能采编出不同于民生、社会新闻,不混杂时政、综合题材的社区新闻,还社区新闻以真貌.

第二,社区记者要真正深入社区,适当进行新闻策划,提高社区新闻品味与竞争力.社区新闻要突出其针对性、怎么写作性,真正为受众所需.社区记者要为社区受众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要从他们身边小事、市井人物出发,写出对社区老百姓有着一定影响,真正为他们所需要的有品位的新闻稿件.适当地进行新闻策划,针对社区中的典型、有较大关注度、较大影响力的事件运用新闻手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连续、系列性报道,提高社区新闻的竞争力.

第三,社区新闻要尊重并报道社区文化,牢固与社区受众的情感纽带.共同的文化有助于构建社区受众对社区的心理认可与归属,因此社区新闻在争取受众方面应该积极进行社区文化的构建,利用自身媒体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报道、组织构建社区文化,塑造社区文化氛围,加强与社区受众的情感交流.此外,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特色的文化,记者要尊重和着力表现居民对所属社区的认同、热爱、依恋的思想及其心理感觉和社区意识.最大程度地贴近受众生活与需求是社区新闻的最大特色之一,因此维系于社区受众的情感纽带是做好这类新闻的关键.

最后,要逐步有意识地培养社区读者的公民意识.社区新闻不应只满足锁定稳定的读者群体,更应该发挥社区新闻的优势,培育一批热衷社区事务,能够积极关注、参与、讨论甚至影响社区事务的公民.唯有如此,社区新闻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