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

点赞:19703 浏览:922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他杀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缺乏对生命最起码的敬畏,这种行为的扭曲和精神的分裂,无疑是大学生生命道德观念的淡薄和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从大学生生命缺失的表现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关 键 词:大学生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关于生命教育,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在于促进大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增加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责任意识,使他们了解生命规律、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1]也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为人提供终极性的生命关怀,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成为学生内心自觉的行为规范.”[2]还有人认为,“生命教育在于协助自然人成为一个有‘知性’与‘人性’的社会人,‘知性’是指有知识,‘人性’是指珍惜自我、体恤他人、关心社会.而其核心,就是要帮助人珍惜、欣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并活出生命的光辉与价值”.[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绝不是仅仅对大学生进行生命知识的传授,而是上升到人文关怀层面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其了解、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理解生存和生活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使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培养人文精神,养成关爱情怀,进而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

二、大学生生命缺失的表现

1.轻视自身生命.越来越多的90后学生迈进大学时代,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网络占据了他们课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抑郁、恐惧、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当然,产生这些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如学业困惑、就业压力、疾病、情感受挫等.心理危机发生后,他们常常会感受到自我的渺小、社会的无奈、内心的失望,导致部分学生的情绪化倾向极为严重,如果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及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甚至认为是释放解脱压力的唯一方式.这极大的反应了当今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缺乏和对自身生命的轻视.

2.漠视他人生命.当今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极为严重,认为自身利益高于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由于利益驱动,不正当的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重利轻义的享乐主义现象在大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学之间不良的攀比也会使部分学生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学业上一旦落后,情感上一旦受挫,物质上一旦贫乏,他们会不择手段甚至采用伤害他人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利益.因此,“宿舍投毒”、“砍杀室友”、“刀杀女友”等案件也在大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3.藐视异类生命.近年来,大学校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浪猫、流浪狗,虽然部分同学通过主动喂养表达了他们的爱心,但也有部分同学存在着动物的行为,大学生、踩狗、甚至用硫酸泼熊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令人触目惊心.同时,还有部分同学故意破坏校园花草树木,污染公共环境,他们意识不到动植物也有生命,人类应该给予尊重和保护.一切生命都具有生命意志,他们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并要求保存和发展自身的生命,然而,大自然的万生万物并不懂得“敬畏生命”,他们以最有意义的方式产生着无数的生命,而人类却又以毫无意义的方式毁灭着他们.[4]这些学生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不懂得敬畏生命,不懂得敬畏异类生命,这些行为极大的折射出他们生命观念淡薄,自身情感的冷漠,同情心和关怀感的匮乏.

三、大学生生命缺失的原因分析

1.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多数学校对学生的就业率、升学率极为重视,甚至当做一种考核的指标,部分高职院校也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致使我国当代高校教育普遍存在“重现实而忽视理想追求,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的现象,[5]生命的神圣意义被逐渐淡化,部分大学生可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心里素质却很脆弱,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会迷茫,不知所措.这体现了学校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的缺失.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当今人们的物质享乐极度的膨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金钱至上”的观念使生命的尊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践踏.今天的部分人却感觉到很难对利和害、善与恶等加以区分,甚至对生命到了漠视、无视的地步,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同时,社会上一些低俗文化与暴力元素也影响着大学生健康生命观的形成,一些残杀生命的网络游戏与暴力影片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冲动做出轻视生命、伤害生命的行为.

3.家庭教育的偏颇.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品行、生活态度等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但一些家长急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许多方面还不是很成熟,需要父母的关心、引导,而相当多的家长将更多精力转移到提供物质支持上,对子女的生命成长问题关注不够.他们心理承受很大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终日处在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体验中,感觉不到生命情感关怀,有的大学生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便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家长,社会表示不满.

四、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完善高校的生命教育课程.了解掌握生命知识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知识的传授往往需要课程做依托,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并作为大学生德育水平考核的一项标准.这些课程要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妥善安排学分或课外学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思想实际,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德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的作用,组建专门的教育团队,并结合自己的相关专业将生命贯穿渗透与教授知识的全过程.同时,结合儒家、道家、佛家对生命价值的诠释与理解,扩大人文学科的覆盖面,提高人文学科的地位与作用,普及人文社科的知识,完成学科渗透.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如开展健全人格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力,开展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平等、尊重、不伤害、宽容与倾诉等自身与其他生命体相处的法则,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大学生对自身、他人和其他生命的尊重、热爱、敬畏的情感.2.打造丰富的生命教育活动.高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生命教育专项活动,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学生乐于接受,参与面广,教育意义深刻.通过开展以生命为主题的班会、学习座谈会,观看生命价值意义方面的影片,拍摄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微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意义.联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多形式、深层次、大规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测试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建立相关档案,及时了解跟进,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讲座,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告知学生有效保障生命安全的方法举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加强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提高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组建生命方面的学生社团,社团成员一般由对生命感兴趣的学生组成,一方面可以加深社团成员对生命的认知度,也能在学生中产生良好的教育宣传效果,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传授者,学校也可以分情况为其提供教师和活动场地,并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也可以委托社团开展一些生命宣传教育活动.

3.组织广泛的生命教育实践.社会是个大课堂,生命教育更是如此.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从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增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丰富生命体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教育与启迪,提升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如在进行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中,可以通过一些环保行动、环保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深刻的体会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在进行人与他人的教育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医院及社区做义工,使学生在关爱他人的行动中体会到生命价值的实现.在人与自我的关系教育时,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大赛、创业计划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实现自我、挑战自我、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生命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命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网络.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增强学生上网的责任意识,提高对信息来源的利用与判断,加大对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的认知.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如何处理应对各种“垃圾信息”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该教育大学生遵守网络,不发布、虚检测、暴力等不良信息,引导大学生鉴别信息真检测善恶的判断力和应对能力,让大学生有节制并合理地使用网络.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建立校园网络责任机制和网络管理机制,加强校园网的监督管理力度,有效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让学生接触积极、健康的信息.除此之外,高校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利用校园网创造良好的育人途径,如开通网上心理咨询,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开通专门的校园论坛模块,通过聊天的方式,引导大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同时,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如微信、微博、等,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5.丰富家庭、社会的生命教育环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与社会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是每个孩子生命教育的基础,是生命意识的摇篮,家长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孩子的行为,马卡连柯曾指出:“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5]因此,每位家长应当以身作则,躬行身教,率先垂范的教育孩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而且要善待自身以外的生命.同时,大学生是社会的接班人,社会应当肩负起对大学生生命负责的责任,社会各个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重视大学生群体的发展,为他们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场所,如创建生命教育基地.宣传部门可以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爱护生命”的主题思想,法制部门可以通过法制教育、相关案例等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理想信念,交通部门可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对生命的热爱.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生命的全过程,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形成合力,为大学生生命健康造就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成长环境.在生命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学会与他人、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既珍视自己的生命,又珍视他人及异类生命,关心弱势群体,关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引导大学生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