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生个性化教育

点赞:33608 浏览:1562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通过对9所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院校网站的访问,分析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个性化教育的表现,总结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个性化教育的两大特色一是明确职业目标,量身写作培养方案;二是通过网络信息教育系统(WISE)实现在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的其他研究生院校之间跨校选修课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个性化教育的启示.

[关 键 词] 图书情报学 硕士研究生 个性化教育 网络信息教育系统(WISE)

[分类号] G250

在当今日益彰显个性的社会,个性化已成为教育的新命题,图书情报学教育也不例外.有关图书情报学教育的研究已非常成熟,但有关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个洼化教育的文章并不多见.为此,本文拟介绍美国在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个性化教育方面的经验,以利于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个性化教育的开展.

1.个性化教育概述

个性化教育是针对“教学内容一致,培养能力一致”的共性教育或划一性教育而言.它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掘人的个性潜能优势,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让学生在各自最佳的发展点上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以利于各种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

个性化教育的特点是:①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包括尊重个体的个性和尊重个体的需要;②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个性发展的过程成为一个自主、自由的过程;③创设展示生命潜能的条件,使生命潜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个性化教育的实现,第一要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供学生自主选择,这种选择不仅包括不同的学科内容,而且还包括对未来职位的设想;第二要求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重点是整合师资,形成教育团队来完成个性化教育.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其他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是个性化教育的关键,其中不仅包括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还包括教师协作方式的转换.

总之,个性化教育思想是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开发个性化思维模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随着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个性化教育也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在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还应用不多.笔者通过对美国排列居前9位的图书情报院校网站进行访问,发现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土研究生教育已经采纳了个性化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以下就从硕士学位设置、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4个方面来做一介绍,以供参考.

2.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个性化教育

2.1 硕士学位设置多样

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院校较多,其中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的院校就有56个.笔者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出版公司(U.S.NewsandWoddRepoa)2006年公布的美国图书情报学院排名,选取了前9名院校的图书情报学硕士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根据对这9所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统计,其硕士学位的类型既包括正规的图书情报学硕士学位20多个,又有专业硕士学位和各种认证教育培训等资格培训.正规的图书情报学硕上学位可分为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情报学硕士学位和跨学科的专门领域的硕士学位两类:传统意义上的硕士学位有图书情报学理学硕士、信息管理学理学硕士、信息学理学硕士;跨学科的专门领域的硕士学位有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交流与信息研究理学硕士、电子通讯与网络管理理学硕士、软件工程理学硕士等硕士学位.除正规的硕士学位以外,锡拉丘兹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等还为学生提供学校媒体专业(schoolmesaspecialization)、数字图书馆、档案与文件管理等专业硕士学位.部分院校还提供种类繁多的各种认证教育(学习结束颁发证书,而非学位证),如:面向致力于数字信息收集与组织管理的人员提供的“数字图书馆高级研究资格认证”;致力于培养图书馆信息学专业研究生,以教育和指导中小学生提高信息素养与信息技能的“学校媒体专业的高级课程认证培训”,等等.

可见,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位设置类型多样,从一般到特殊专业领域的硕士学位均有所涉及,并且提供各种资格认证培训,覆盖面较广,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个性化的自由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硕士学位进行攻读.

2.2 培养模式灵活多样

9所大学的硕士学位培养方式分为全日制在校生、在职生、远程教育生三种,其中全日制在校生的培养年限为1-2年,在职或远程教育的学生为2-6年(大多数为3-4年).例如,匹兹堡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1-4年.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的远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6年,尽管学生可以在第2-3年完成学位课程,但学生要获得硕士学位必须到相应的图书馆、信息机构进行工作与实践,在得到实践部门的指导老师首肯之后才能拿到学位.由此可见,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比较灵活,学生有相对自由的选择空间,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工作安排选择适当的培养模式,突出展现了美国图书情报学院“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理念.

2.3 职业目标明确

从访问的情况来看,9所大学所设立的图书情报学硕士学位对培养目标或职业都有明确的定位.培养目标概括起来是要求培养能在图书馆、信息部门等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评价并具备较强信息交流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职业定位方面,以密歇根大学最具有代表性.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根据历届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单位及职位情况,为学生写作了共计24种职业目标.按照工作单位性质的不同,其就业单位可分为非营利性/文化/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三种类型,针对各个类型分别提供了10―17个职位供学生选择.如果学生对于列举的职位不感兴趣,还可以与老师沟通,由老师为学生专门写作职业目标及相应的培养方案.现将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提供的职位列举如下:

非营利性/文化/教育机构的职位.包括:学校图书馆员、大学档案管理员、数据库/系统分析师、数字化主管(digicurator)、数字图书馆员、经济发展咨询师、企业家/创业者、医学图书馆员、信息与文件管理员、信息建筑师、信息专家、知识管理专家、政策分析师、学校媒体专家(schoolmediaspecialist)、检索/语言工程师、用户界面设计师/网络开发人员、青少年图书馆员,共17个.

政府部门的职位.包括:数据库,系统分析师、数字化主管、经济发展咨询师、政府档案管理员(governmentarchivist)、医学图书馆员、信息与文件管理员、信息建筑师、信息专家、政府分析师、用户界面设计师/网络开发人员,共10个.

企业的职位.包括:企业档案管理员、商业/IT分析师、数据库/系统分析师、数字化主管、企业家/创业者、人为因素分析师、信息与文件管理员、信息建筑师、信息专家、IT/管理咨询师、知识管理专家、产品策划/营销经理、检索/语言工程师、可用性专家/工程师、用户界面设计师,网络开发人员,共15个.

由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所提供的职位可见,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个性化教育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遵循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体现了尊重学生独特性与差异性的特点.一方面,它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社会需求的品种丰富多样的职位选择,避免了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的多样化与特色化,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职位介绍,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为其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明确了培养目标,使职业定位清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可以根据所选择的职位自主学习相关课程,锻炼并培养该职位所需的必备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量身写作培养方案

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分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模块.这种模块设置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必修的核心课程一般由本院系开设,而选修课程多为跨院系或跨校选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梦想,由学生和导师联合商议,量身写作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是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特色.密歇根大学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该校为学生写作了24种职位,针对每种职位分别提供了个性化的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并列出了可供开展的研究及怎么写作方向、近年来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实习与就业的单位,以供学生参考.

以数字图书馆员和信息建筑师两个职位为例:

数字图书馆员职位的课程配置为:综合网站设计、网络计算理解、数字化图书馆馆员、因特网的发展及其未来、数字图书馆、专业信息怎么写作管理、信息资源与怎么写作、信息构建等.可从外系选修的课程有:工程学院的数字通信理论和实时计算原理、企业研究学院的新风险增长点、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的GIS原理.可供开展的研究及怎么写作方向有:社会文化遗产超常规怎么写作、制度知识库、因特网公共图书馆、网络构架科学与工程改革.实习单位有:密歇根州大学制度知识库、乔治亚州数字图书馆、密歇根州数字化工程等单位.就业单位有:密歇根州大学图书馆和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图书馆等.

信息建筑师职位的课程配置为:信息查找行为、系统评价与怎么写作、信息构建、自然语言处理、信息资源组织、组织机构信息、界面交互设计.可从外系选修的课程有:商学院的IT技术的人性化、工程学院的通讯网络、高级人工智能和适应系统导论.可供开展的研究及怎么写作方向有:原始信息的获取及其可用性、专家网络扩大,因特网公共图书馆及网络模型.实习单位方面主要列出了Hewlett-Packard公司、纽约施乐复印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就业单位有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怎么写作机构和Hewlett-packard公司等.

从以上两个职业定位的课程设置来看,既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又有外专业的相关课程及个人兴趣课程;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单位和就业单位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动力和导向,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两个职位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各不相同,完全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量身写作课程培养方案,达到了个性化教育中差别教育的要求,为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2.5 跨校选修课程

从访问情况来看,9所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中,超过一半的院系提供了远程跨校选修课程,即通过网络信息科学教育(Web-basedInformationScienceEducation,以下简称为WISE),系统选修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的其他图书情报学硕士点院校所开设的网络课程.

WISE最初是由锡拉丘兹大学信息研究学院与伊利诺斯大学的图书馆与信息学研究生院于2005年联合发起的,由美国联邦博物馆与图书馆怎么写作学会(InstituteofMuseumandLi-braryServices)提供资金支持而创办.WISE联盟现有成员学校14所,目前只面向硕士研究生进行联合在线教育,采用双方互动视频会议(two-wayvideoconferencing)等先进技术和手段,同步发送与接收几个现场的信息,并以在线格式传递课程内容.每个WISE联盟的学校都要提供由本校教师授课的网络课程,以供本校和其他联盟学校的学生选修.例如,WISE2006年夏季提供的课程有:印第安纳大学的“儿童与未成年人电子资源”、马里兰大学的“学术信息事业管理”、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的“儿童信息书籍与资源”等;2007年提供的课程有:伊利诺斯大学的“法律政策”、维多利亚大学的“竞争情报”、锡拉丘兹大学的“数字图书馆”等.这些课程都是由WISE成员学校提供,并且在整个图书情报领域具权威性,教学质量较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从WISE主持学校的课程管理系统中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不需要转学,只需随时关注WISE联盟学校的校历及课程的变动情况.

WISE突破了地理和校际限制,整合了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在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的图书情报学硕士学位院校之间实现了师资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将学生的学习形式从教室学习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网络在线学习,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发展空间,为提高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奠定了基础,为学生全面充分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美国的跨校在线选修课程教育模式,整合了全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资源,形成强大的教育团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这对世界其他国家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带来了重大冲击,并将促进整个图书情报学教育质的飞跃.

3.启示

综上所述,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教育主要呈现出硕士学位设置多样、培养模式灵活、职位多样与职业目标明确、量身写作课程培养方案、跨校选修课程等特色.反观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在硕士学位设置和培养模式方面,各高校均设置了正规的硕士学位及其他各种在职硕士学位,培养模式也有2―3年的全日制、在职、远程教育等多种.因此,值得我们借鉴的主要是其个性化教育理念及职位设想多样化、职业目标明确、量身写作培养方案、跨校选修课程等.

3.1 启示一

借鉴美国经验,明确培养目标,写作品种丰富的职位目标,量身写作课程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化教育.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以便提高自身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砝码.但大多数学生的目标仅仅是获取一纸文凭,缺乏明确的职业追求,造成了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不能满足需求的困境.因此,在探讨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建议由图书情报学教育委员会牵头,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要求,构建适合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目标,写作品种多样的职位供学生选择.如目前较贴近社会需求的数据库/系统分析师、数字化主管、信息与文件管理员、信息建筑师、信息专家、用户界面设计师/网络开发人员等职位.各个院校可根据各自的教育资源情况量身写作培养方案,设置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目前研究动态及研究活动、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等内容的个性化培养套餐.至于具体的学生培养问题,可以由导师和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制定明确的、详细的、个性化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个性化要求,凭借学生的优势发掘其潜能,实现人的充分个性化发展.这将改善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前景和专业声望,为社会培养大量所需人才.

3.2 启示二

整合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资源,打破校际限制,实施跨校选修课程,形成强大的教育团队.就跨校选修课程而言,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中,仅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大学开展了共同培养研究生项目,要实现全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网络信息教育系统(WISE)的运行机制,规划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共享系统,整合我国图书情报学的教育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提供师资保障,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可以预见,我国的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将会取得质的飞跃.随着当今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遭遇到各种专利侵权纠纷问题.企业实施产品生产制造环节中,依据我国《专利法》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生产、加工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或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他人专利方法的行为(直接侵权);或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零部件,或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器、设备等行为(间接侵权)都将被视为侵犯专利权行为.为避免产品加工、生产与经营中的侵权纠纷,企业应主动采取规避侵权风险的措施,及时对其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专利信息进行全面检索,以知己知彼,防止侵权纠纷事务的发生,这种侵权检索较适用“防止侵权检索报告”;当企业被告知侵权时,为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依照专利法规定,企业就对方诉告侵权的专利提出无效诉讼,更应进行专利信息检索,这种被动侵权检索目的是查找提出专利无效的依据,力争挽回侵权损失.这时较适用的检索报告为“被动侵权检索报告”.

5产品销售阶段

产品销售涉及出口销售和国内上市两种方式,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专利信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弄清在销售地区相关技术的专利保护情况,防止侵犯他人合法专利权.首先采用“防止侵权检索报告”调查相关专利情况,如果该产品落入专利保护范围,判断专利权的期限,专利权是否终止,专利权是否在有效的保护地域范围,可采用“专利法律状态检索报告”检索对方专利的法律状态,核实其是否在有效期内.再者,对于法律状态有效的专利,应当判断是否存在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理由.对于通过“专利检索报告”确认具有专利三性的技术发明,应当及时在我国和出口地申请专利保护.

5.1指定国(地区)出口

对产品出口地明确之情况,主要检索该产品是否落入他人在指定出口地有效专利的保护范围.若落入,则在未得到专利权人许可情况下不宜直接出口,否则极易造成侵权纠纷;如不落入,则应考虑把相关技术及时在我国和出口地申请专利,以求尽早得到法律保护,达到占领该技术阵地的目的.申请专利可采用“专利检索报告”,主要考察技术成果是否满足专利三性要求.


5.2非指定国(地区)销售

对产品销售地区尚未确定或计划做国内外全面推广之情况,需要检索该产品在国内外各主要地区的专利族及其法律状态,可避开有效专利所在地区,最终选定合适的销售地.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涉及的是“质量”不过关的中国专利,可以考虑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将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程序作为与专利权人进行抗衡的“武器”,因为一旦专利权被宣告无效,依据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相关技术进入公知公用阶段,也就无所谓侵权了.这里关键是要收集专利权无效的证据,适用“被动侵权检索报告”,常用的方式是查找到相关中国专利独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已被之前的文献公开,相关中国专利因丧失新颖性和创造性而失效.

6结束语

总之,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专利文献检索与利用.专利文献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于一体,是企业技术创新中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它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好参谋,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而有益的作用.而专利检索又是企业技术创新,获得专利保护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需求,在企业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市场竞争等不同阶段环节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专利文献,进行规范专利检索对企业技术创新意义重大、作用显然.作为国家科技部认定推荐的一级查新权威机构有义务、有必要为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提供专利检索情报怎么写作,通过专利检索与情报分析,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出具不同环节所需的专利检索报告,这对避免企业低水平重复开发,规避潜在侵权风险,提升研发起点与创新能力,助推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91;5]张建英.专利文献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图书馆学研究,2003(9):91-94.

[6]雷蜀英.企业技术创新的利器――专利信息.现代情报,2003(10):184-185.

[7]秦晓珠.企业经营中专利文献利用策略.情报杂志,2002,21(8):64-65.

[8]周静,金涛,王锡麟,等.谈专利工作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高教探索,2001(3):41-43.

[9]Tansey,Mick,Stembridge,etal.Thechallengeofsustainingtheresearchandinnovationprocess.WorldPatentInformation,2005(27):212-226.

[10]XUGG.Informationforcorporateintellectualpropertymanagement.WorldPatentInformation,2004(26):14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