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山西书院的地域分布与演变

点赞:13882 浏览:590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论述古代山西书院是在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各地官吏乡绅士子积极参与等多种因子合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在时间尺度上,古代山西书院历经由萌芽到兴起、发展和兴盛4个发展阶段的演变.表现在空间尺度上,山西各地书院的分布经历由点到片到面,由南部到中部、北部及全省的扩散过程.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具有:北疏南密;呈现为“人字形”格局;海拔分布上呈倒“V”字形.

[关 键 词]元明清 山西书院 地域分布

[分类号]K249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文化教育氛围浓厚的地区之一.书院作为文化的表征,也成为山西文化发展与兴盛的标志.由于山西独特的“表里山河”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山西书院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对山西书院在时间与空间分布上的统计与分析,探求古代山西书院文化的分布状况、发展轨迹与影响因子.


1 书院、地域等资料的来源与划分

由于战乱、自然灾害与损毁等各种历史原因的影响,古代山西各地书院往往屡建屡废,书院数量难以精确统计.本文依据光绪本《山西通志》以及各府、州、县志有关书院资料的记载,截止光绪年间,山西境内有书院142所.其中宋辽金修建书院9所(由于时间久远,无从考证其具体地址和年代,故在图表与文中没有予以统计和分析),元代修建书院14所,明代修建书院64所,清代修建书院142所,共计233所(由于所录山西书院资料较多,限于篇幅,本文不详列).书院名称和地理位置等文献资料较为翔实.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古代山西行政区划不同于现今的山西省行政区划,为便于统计和分析,把古代山西各地书院所处的行政区划位置转化为现今(2008年)所处的行政区划位置,即划分为11个地域: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太原市、阳泉市、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运城市、长治市和晋城市.

元明清山西书院的地域分布与演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书院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 元明清山西书院的时空分布

山西书院经历了宋辽金的发轫期、元代的兴建热潮、明代的成熟期和清代的黄金发展期4个发展阶段.宋辽金时期,山西书院处于萌芽期,由于历史久远,无从考证其具体地址和年代,故而本文在此不作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就元明清三个时期山西各地的书院分布情况做一统计分析,探究山西各地书院的发展状况和移动规律.

2.1山西书院的时间分布

书院数量与面积的关系,可以从一个侧面提供当时书院分布的大致情况,一定面积里所修建的书院数量,即书院密度,是衡量各区书院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如表1所示:

为便于分析,把表1转换为元明清时期的山西书院数量曲线走势图,又可得出另一组数据.如图l所示:

把表1与图1合一做分析得出:

元代除大同市、忻州市等山西北部无书院分布外,其他7个地级市都有书院分布.根据书院密度分布依次为运城市、阳泉市、长治市、晋中市、晋城市、临汾市和吕梁市.运城市书院密度最大为4.27座/万km2,晋城市书院密度最小为0.47座/万km2,书院分布密度差异相对较大.

明代,晋北的朔州市仍无书院建立,其他10个地级市均有书院分布.其中大同市、吕梁市、临汾市、运城市书院增长速度比较快,数量较多.根据书院密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运城市、阳泉市、临汾市、太原市、大同市、长治市、吕梁市、晋城市、晋中市.运城市书院密度仍为最大12.09座/万km2,忻州市书院密度最小1.59座/万km2,书院数量差距变大.由于运城盆地邻中原,地处黄河、汾河沿岸,地形低平,交通便利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因而书院发展速度较快.此外,在海拔较低的盆地地区书院也会选择建在地势相对高,离城市相对远的地区.

清代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山西省11个地级市均有书院分布,其中大同市、晋中市、长治市和临汾市在这一时期书院发展速度快,数量增加明显.从表1中看出,书院根据密度分布从大到小依次为长治市、临汾市、阳泉市、太原市、晋中市、晋城市、大同市、运城市、吕梁市、朔州市和忻州市.其中书院密度最大为15.05座/万km2,书院密度最小为2.38座/万km2.此时期运城市的书院密度为6.4座/万km2,大同市的书院密度为9.24座/万km2.与元代、明代相比,清代运城市的书院发展速度有所减慢,是因为该地区受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书院的文化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大同市书院发展加快是由于这些地区文化传播单一,为书院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土壤与环境.

元明清时期书院在山西各地市的分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全省各区每万km2区域内书院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大体看,长治市和临汾市书院分布较为稠密,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和吕梁市书院分布较为稀疏.萌芽期山西书院多分布气候温暖、地势比较低平的运城市、临汾市等盆地和汾河沿岸一带.随着山西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书院的分布发展表现在由南部地区逐步扩散到晋中、晋北、吕梁等偏远山区、丘陵.书院分布在空间尺度上表现为由元代西北部的点状分布,南部的片状分布到明代的西北部的点状分布,中南部片状分布再到清代的南部的面状分布与北部的片状分布,这些移动分布路径反映了山西文化由南向北发展的历史现象.

2.2 山西书院的空间分布

2.2.1书院的海拔分布山西境内高原、山地与丘陵占全省面积的80%,海拔变化大,平均海拔1000―1200米.东部为山地,山势雄伟陡峭,海拔1500米以上;中部为一连串狭长的盆地,海拔200―1000米,地势平缓;西部为高原山区,沟壑峁墚纵横,海拔1000―2000米.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山西书院海拔分布上独特的人文景观.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元代,高海拔地区的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等晋北地区无书院建立,书院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的晋中和晋南地区.海拔最高的1所书院分布在1000―1200米,地处晋城市;海拔最低的1所书院分布在200―400米,地处晋南地区;在海拔600―800米,书院分布最多高达9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50%.书院的海拔高度分布差异不很明显.

明代,在海拔1200―1400米仅有2所书院分布;在海拔200-400米分布有书院3所;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书院高达26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37.5%.与元代相比,书院分布向海拔400―1000米扩散.书院逐渐向海拔高的地区扩展,书院的海拔分布差异增大.

清代,山西书院发展很快.在海拔600―800米和800―1000米,书院数均高达47所,各占全省书院总数的26%.在海拔400―600米和1000―1200米,书院均为33所,分别占全省书院总数的18.2%.与元代、明代相比,书院在低海拔的晋南地区数量增长快;而在高海拔的晋北等地区数量增长也较大.

综合而言,从元到明到清,书院分布也逐渐由低海拔的盆地、平川逐渐向高海拔的山地、高原地区扩散.书院多修建在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高海拔地区书院数量在逐渐增加.三个时期书院数量在海拔分布上呈倒“V”字形.即低于海拔1000米,随海拔的增高书院数量增多,高于海拔l000米,随海拔的增高书院数量有所减少.

2.2.2 书院的地域分布 元代在晋北地区和晋中的太原市均无书院分布,晋中地区有3所书院.吕梁市、临汾市、晋城市各有1所书院分布,运城市有6所书院,由此可知书院在南部地区修建较早.晋西北等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受书院文化影响小,书院的修建也少.

与元代相比,明代山西书院发展较快,书院的修建向北推移,大同市增加6所,晋中地区平均增加3所,吕梁地区、忻州地区和晋南地区平均增加4所书院.晋南地区书院增加快,其中临汾市的永和县、安泽县等15个县均有书院分布,运城市的河津、万荣等15个县也均有书院分布.

清代,随着山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书院的修建也达到鼎盛时期.山西的11个地级市均有书院分布,晋中市、长治市和临汾市的书院发展很快,增加数量明显增多,如临汾市增加书院30所.受到晋商和票号的影响,晋中地区文化传播也很快,书院增加21所.晋北地区、吕梁地区、忻州地区和晋南地区书院数量平均增加7所之多.

总体看,元明清三代山西书院的修建逐步由南向北扩展,即由晋南地区、晋东南地区扩散到晋中、晋北吕梁地区,契合了山西文化由南向北移动的历史.

2.2.3山西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分布不平衡.山西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山西书院分布上的不平衡,空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南密北疏;山区高原书院数量比平原盆地少.从图1古代山西书院数量走势曲线看,也印证了山西各地书院数量的分布差异较大.

由点到片到面的分布.元代的书院多点状分布于临汾市、运城市、长治市和晋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书院慢慢向晋北地区扩展.明代,山西10个地级市均有书院分布,多成片状分布;到清代山西各县市都有书院修建.经历了由南部到中部、北部及全省的扩散发展过程.如临汾市永和、汾西、大宁、蒲县等15个县均有书院分布,运城市的河津、万荣、平陆、永济等15个县也均有书院分布.

“人字形”分布格局.从清代山西省各地区书院的分布密度来看,书院构成了“人字形”分布格局.即书院沿着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流域、沁河流域,分布于一连串狭长盆地丘陵地带,书院集中、密度大,从而构成“人字形”结构.其中“人字形”左半部,即东北―西南走向的分布.它由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流域里的大同市―忻州市―太原市―尧都区―盐湖区连接而成,由北向南书院数量递增,集中了书院67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47.2%.“人字形”右半部,即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分布带,书院分布于漳河、滹沱河、沁河流域,昔阳―沁县―长治市―晋城市组成连接线,该连接线上有书院19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13.4%.由此可知,“人字形”分布带上的书院共有86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50.6%.“人字形”分布带向外扩散,则书院稀少,有书院56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49.4%.

3 古代山西书院形成与发展之因

3.1 书院之地脉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四周山水环绕,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境内地形、气候与河流的复杂和多样是形成山西古代书院分布独特景观的重要原因.寒冷、干旱、风沙大的高原山地的自然环境限制了书院的修建与发展,而气候适宜的盆地、平川地区的则有利于书院的修建.如晋南地区紧邻中原,元代运城地区建书院6所,而到清代书院则增至32所,增加5倍之多.晋北、吕梁等高原地区,书院分布较少.另外,山西河流纵贯南北,是古代山西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也是山西文化传播交流与传播的有效通道,对山西书院文化的发展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如书院多沿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沁河、浊漳河等流域分布.

3.2 书院之文脉

历史文化背景、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等因素也是影响古代山西书院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中晋南(河东)地处临汾、运城盆地,紧靠中原文化,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晋北地处中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相互交融的地域.而晋中与晋东南地区也是历史文化厚重的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山西书院文化的交流发挥巨大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如在清代的运城永济县一地就建有6所书院.人口的迁移也是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媒介,自古山西就是移民大省,尤其是明代洪武年间的洪洞移民.另外,晋商500多年的贸易活动也间接地推动了文化的流动,为书院文化的形成、交流和传播奠定了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劣也是影响书院文化发展的因素,元明清时期,随着山西各地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书院首先在经济富庶与中原交通便利的晋南地区修建,随后向晋中、晋北地区扩展.如在偏僻的吕梁山、太行山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农业、交通比较落后,文化传播慢,书院不仅建立迟、发展慢,而且数量少.自古有“天府之地”的晋中太原市,地处汾河中游,同时也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因而书院文化发展较快.

4 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山西书院的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不仅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与经济等多种因子合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文化符号,表征出本地区的文化价值取向;而且书院是官吏乡绅士子积极参与的文化教育活动,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化教育现象和教育组织机构.就山西书院而言,虽然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富庶程度、文化历史背景等因素影响着古代山西各地书院的修建与发展,但不管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有着良好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修建书院成为山西各地官吏、士子热衷的大事,书院的建设为古代山西文化教育事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