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的

点赞:2959 浏览:835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如果承认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话,那么,21世纪的人才至少应具有和信息社会接口的能力.如果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你不会用计算机,不会用网络,那么你就无法和这个社会相融.

[关 键 词]小学;信息技术;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022-01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依据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设置的计算机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教会学生如何收集、利用、交换、共享、制作、保护信息,使学生能适应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

2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

作为传统教育的辅助工具:它强调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融合,找到它在课程的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教师和学生做到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情.课堂教学是由一个多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新形势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课堂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要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样也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教学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规律,实现信息技术系统与教学系统各要素融合的信息化教学思想,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克服过去难以解决的矛盾,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使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得到突破性进展.其宗旨是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因此,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它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育观念与教学机制的整体变革.整合的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有效的整合并运用,更有利于开创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天地,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新的革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教授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教学实例八:"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二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构建了新型的学习模式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内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启发思维,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中教与学的方式,仍然教师讲授多,机械性、技能性训练较多,书面作业多;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偏少,特别是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的少,观察实践少,调查、探索、研究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之途径.比如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学习情境,促进主动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建构新的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课堂语言情境,如此立体的、丰富的、有趣的呈现方式,能从不同角度去刺激和感染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厘米、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巩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创设了多种物体,让重要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并满足了学生喜欢参加实践活动的愿望.在此真实的情景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效果显著.再者,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性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是学习的主宰者,而是学习的指导者.教师要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在自主学习中积极发展学生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演示和浏览的工具,更主要的是为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教学的内容,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来弥补教材和课堂学习的不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