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卸责任:大国政治那点事儿

点赞:15538 浏览:687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日前美国高调声称重返亚洲,同时在利比亚战争中美国也前所未有地处在幕后位置,多年来首次没有全程参与北约的军事行动.同时普京将肯定重掌俄罗斯大权,美国一方面在批评这一行为,一方面却远离欧洲而去.在冷战结束20年之际,美国终于可以把制衡俄罗斯的任务交给欧洲,深陷经济危机的美国终于开始不再像冷战时一样凡事都亲力亲为.有论者认为这是美国走下神坛,步入衰落的证明,但事实未必如此.1894年法俄就形成了针对德国的同盟,但英国并未加入,尽管德国对英国威胁已经很大.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英国的实力在衰落,实际上英国是想让法俄德三雄争霸,相互消耗,自己独大.因此美国目前也很有可能是做上述考虑,尤其这一手段在大国政治中屡见不鲜.

无处不在的推卸责任

这种手段的学名叫推卸责任,它是国家对外战略中的主要选择之一,尤其是受威胁大国建立均势时的主要手段.推卸责任者试图让另一国承担“应对挑战者”或“抗击侵略者”的重任,自己则置身事外.说白了,它既想遏制正在崛起的力量,阻止当下权力格局的变化,又不想自己出力,因此它希望寻找到合适的“沙包”接受这个“重拳”,同时消耗沙包与崛起力量双方的实力,而自己则坐享其成,甚至渔翁得利.

纳粹上台后,德国于1935年废弃了《凡尔赛和约》的裁军条款,它声称,其他国家并没有裁军,而且法国和俄国的军备还在增加.德国的这种借口,按照平等原则来说是不无道理的.三个月后《英德海军协定》缔结,英国向德国作出让步,允许德国拥有一支海军,但其力量不得超过英国的35%.次年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地区,随后又宣布一战后实行的对其水路的国际控制无效.英国对此未有异议.1938年德国借口民族自决原则吞并奥地利,因为德奥同为日耳曼民族.英国再次满足德国.直到希特勒提出德国最后的领土需求是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时,英国还是认为满足德国是最好的战略.因为德国的强大对于欧洲进一步维持均势有利,同时英国在签订《慕尼黑协定》时表示,社会主义的苏联不仅是德国确认的意识形态上的敌人,也是它最大的实质威胁.

但是苏联并没有闲着,他们同样不希望由自己承担制衡德国的义务,反之,最好的局势就是德国与英法开战,自己坐观厮杀.这就是1939年8月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实质.而在二战初期,所谓“奇怪战争”的实质是英法在等待德国进攻苏联,这可谓推卸责任最极限的表达方式了.

大国通过推卸责任,使得本来的威胁成为了消耗其他大国实力的机会,英国和苏联都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尽管绥靖政策失败了,但这不意味着推卸责任本身一定是失败的.丘吉尔曾经为英国的政策进行辩护:“绥靖本身的好坏取决于环境,基于软弱和恐惧的绥靖是无益而致命的,而基于实力的绥靖则是宽宏和高尚的,并且也是走向世界和平的最切实的、也许也是惟一的道路.”当然英国的目的从来不是世界和平,从英国在19世纪初成为世界最强大国家开始,其目的就是维持欧洲均势,自己从其他大国的纷争中得利.并且,英国会经常采用推卸责任的办法来针对欧洲的崛起力量.一旦这个力量有可能打破平衡,并威胁到英国的霸权地位时,制衡就出现了.但与其他霸权国不同的是,英国采用最多的手段不是直接与崛起国争霸,而是推卸责任,使得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参与制衡,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拿破仑战争与七次反法联盟.


从1793年到1815年,欧洲大国英、俄、普、奥四国一共形成了七次反法联盟,这其中只有英国完全参与了所有的制衡战争.但是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英国除了在海上与拿破仑的入侵部队有所激战外,它派到欧洲本土的部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换句话说,英国在欧洲大陆,除了在精神上支持几个大国之外,它毫无作为.这种事情对于普鲁士来说自然是习以为常了.早在18世纪中叶的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的特蕾西亚女王为了西里西亚打得你死我活时,英国作为普鲁士的盟友依然作壁上观,而且事实证明英国的做法效果很好,不仅遏制了法国,也使得普鲁士变得强大,从而能够更好地抗衡法国.

19世纪开始后,拿破仑寻求征服整个欧洲.英国起初仍以不变应万变,寄希望于俄普奥三国来与法国血拼.事实上这一情景反复出现,当然俄国也经常推卸责任,把最重大的责任推托到两个因地缘因素无法退却的国家身上.那就是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国在应对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几十年中出力最大,甚至拼到家底全无,几乎被拿破仑逐出了欧洲大国行列.这才有了拿破仑远征俄国的举动.此时四个大国意识到如果想击败法国,大家都无法也不能再推卸责任,而且当下的战机实属难得.于是第六次反法联盟成立,四国联军才勉强击败拿破仑.

推卸责任是一门艺术

显然推卸责任也会出现误算,国际政治是无法进行实验的,因为国家每次执行对外战略,都是在用国家利益做生死赌注.但是对外战略优秀的国家总是比拙劣的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利益.比如19世纪后期德国的形成,就很好地诠释了上述逻辑.

俾斯麦通过三场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在三场战争中,英国始终推卸责任,而法国也依样画葫芦.但事实证明,法国在普奥战争时就犯下了重大错误.尤其是普奥战争,不但把普鲁士塑造成了法国当时的敌人,也塑造成了一个数十年内给予法国最大屈辱的敌人.当普法战争爆发的噩耗成为铮铮事实,作家都德只好用血泪来写那篇《最后一课》了.而英国则为欧洲大陆版图上增加了一个参与平衡者而洋洋自得,尤其这个平衡者可以对法俄两国产生威胁.至于日后德国两次成为英国的致命威胁(两次世界大战),那就超出英国当年的预料了.

推卸责任的例子在东西方历史上比比皆是.在春秋战国时,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打算,而正是这些大诸侯国互相推诿,不仅没有形成一个持续而且有效的力量去制衡秦国,反而追随强秦、推卸责任甚至自相残杀,所以秦王嬴政才能扫除六合,虎踞天下.在罗马扩张之际,地处欧洲的马其顿、地处西亚的塞琉古帝国和地处北非的托勒密帝国,“宁愿相互争战也不远结为同盟来对抗崛起的强权”.正如马基雅维利的观察,“那些与受害国不直接相邻的或不相干的强国会认为事不关己.它们会一直犯这种错误,直到自己成为下一个牺牲品.到那时它们除本国部队外再无人可以依靠.但到那时,他们自己的部队将实力不足,因为争霸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推卸责任具有相当的风险,即毁坏潜在联盟的危险.如果英国或者俄国最终没有加入反拿破仑联盟,那么法国的那位“天之骄子”或许真就得了欧洲.同样,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英国派往西线的军事力量尽量少,意图让法俄承担消磨德国军队的重任,然后英国再投入新锐部队,以赢得属于自己的“和平”.但是盟友们很快强迫英国增加军事力量的投入而且战场上的形势也让英国别无选择.

推卸责任:大国政治那点事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政治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身就是推卸责任战略失败的结果.即承担责任者无法遏止侵略者,使得推卸责任一方处于危险的战略地位.法国未能单独对付德国,英国才不得不与法军联合对付德国.苏联本以为把责任完美地推卸给了英法,自己可以安逸地期待德国与两个责任承担者展开而持久的战争.然而西线的速胜使得希特勒很快就实施了巴巴罗萨计划,闪击苏联,最终苏联也不得不展开了与德国的艰苦战争.但此时的美国就如同历史上的英国,推卸责任后加入实力较弱的一方,赢得了他们的“胜利”.事实上,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复制了这个过程,因此才有了如今的世界地位.这实在有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一个猎人又在盯着那只黄雀的味道了.

大国政治就仿佛是世界历史链条的主要材质,而大国在其中的崛起与衰落就是链条中的连接部分.纵观大国政治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推卸责任的历史,在富于戏剧性甚至闹剧性的历史事件中,有些推卸责任成功了,比如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的均势政策,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取代英国;有些失败了,导致诸如秦始皇统一中国、罗马囊括地中海沿岸、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样的结果.国家对外战略的选择是一项艺术.与一般的艺术不同之处在于,梵高可以因为艺术不被承认而流离,国家对外战略的艺术成败则关乎自己的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