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设计

点赞:5090 浏览:196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结合自身的相关工作经验,针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同行借鉴指正.

关 键 词:绿色建筑;环境;材料;设计

1发展绿色建筑的紧迫性

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就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这些年,伴随着科学技术飞速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越来越多的生态与能源危机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在未来城市发展建设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建筑正是城市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载体,建筑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资源消耗45%以上.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渐成体系,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2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3能耗控制

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三种传统能源占能源消费约90%以上,伴随传统能源日渐趋于枯竭.节能技术的开发与新能源技术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和零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目前众多低能耗生态建筑都集成了以下多种绿色技术.常用的节能节水技术有:

超低能耗围护结构―――包括新型外墙保温材料,隔热屋顶技术,低传热玻璃外窗等,蓄热外墙技术,遮阳措施等.蓄能装置―――利用相变储能材以蓄热蓄冷,控制释放时间,减小能量的流失.循环水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收系统等.节水设备―――包括节水型水流开关,节水马桶,节水洗衣、洗碗机等.节能照明系统―――包括LED节能灯具,智能灯具控制技术,风光互补路灯等.常用的新能源利用技术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光伏太阳能板发电,应运用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风力发电系统―――成本较太阳能发电设备低,应用于风能丰富的地区.太阳能集热器热水系统―――利用集热板收集太阳热量,提供生活热水.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将空气能与热泵节能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吸收空气中的低温热能,提供生活热水.地(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将地下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作为热交换的冷热源,为空调系统提供能源.生物能热水锅炉―――利用废弃的秸秆或其他植物作原料制成的环保燃料.

绿色建筑理念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绿色建筑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4环境保护

场地规划应因地制宜,与周边自然环境建立有机共生关系,保持或提升场地及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标,避免开发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开发前应对可利用的地形、地貌和地表水体、水系以及雨水等自然资源进行勘察,对利用和改造方式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场地开发应保持和利用原有地形,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植被与水体,应保护并利用场地浅层土壤资源和植被资源.做好场地的雨洪水控制.保证雨水能自然渗透涵养地下水,利用地下水应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应保持原有地下水的形态和流向,不得过量使用地下水,避免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或场地沉降.


“生态补偿”对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对场地整体生态环境进行改造、恢复和建设,以弥补开发活动引起的不可避免的环境变化影响.室外环境的生态补偿重点是改造、恢复场地自然环境,通过采取植物补偿等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减少自然生态系统对人工干预的依赖,逐步恢复系统自身的调节功能并保持系统的健康稳定,保证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5适应气候

现代社会,人类盲目的利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将生产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生硬地分离开来.在大量能源消耗的同时,外部环境更加恶化.人类对气候的改造步入了恶性循环.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例如我国陕北的窑洞在严寒的冬季其室内仍保持着15℃上下的舒适室温,西双版纳干阑住宅在酷热的夏季仍可在室内创造出荫凉的空间.这正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另一个关键点―――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最大程度的适应当地的气候.其实,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日间照明可以由日光提供,制冷可以由流动的空气办到,采暖可以从日照以及办公设备中获得.从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气候所包含的某些因素是当作资源来考虑的,而不完全是对立面.考虑地方气候特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绿色技术.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都存在差异.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充分分析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自然环境,使建筑与当地地理气候建立良好的关系.

6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并不忽视建筑学的内涵,尤为强调从方案设计入手,将绿色设计策略与建筑的表现力相结合,重视建筑的精神功能和社会功能,重视与周边建筑和景观环境的协调以及对环境的贡献,避免沉闷单调或忽视地域性和艺术性的设计.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社会习俗等都存在差异.因此绿色建筑的设计应注重地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分析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考虑各类技术的适用性,特别是技术的本土适宜性.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控制各类不利因素,有效利用对建筑和人的有利因素,以实现极具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建筑,绿色设计应追求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技术经济的合理和效益的最大化.为此,需要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综合评估建筑场地、建筑规模、建筑形式、建筑技术与投资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考虑安全、耐久、经济、美观、健康等因素,比较、选择最适宜的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