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和”

点赞:3358 浏览:124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孔子是“中庸”哲学的倡导者,他将“天道中庸”的道德观念运用于艺术审美领域,以后历代的艺术创作中“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都得以体现.它对于促进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直面当今的众多艺术现象,对这个古老话题的重新思考,无论对艺术家还是艺术创作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中和之美”

艺术活动和谐“中”与“和”乃是宇宙最根本、最普通的原则,它让事物平衡、和谐地发展,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繁荣兴旺.自原始社会始,“中和观”从弓箭文化的“中”至殷商时代的“适当其中”经历复杂的变迁,到“执两用中”、“恒常不易”、“夫礼所以制中也”,中庸之道甚是重要.“中和之美”是孔子和其追随者共同追求的理想,其哲学基础是孔子提出的“中庸”原则.在他看来:“中庸”的实现,能将社会生活乃至自然界中的各类矛盾统一起来,使其共同和谐发展.先王之道之所以为美,是因为“礼”使社会达到和谐统一,尤其以孔子的“持中”之法来规定和谐之界限,以达其和谐之目的,凡事叩其两端而取中,便得以实现“和”的愿望.若“和”实现,“中庸”亦实现矣!

回望“中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作品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文化万古不息,至今依然鲜活地流淌于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正是因为孔子“中庸”之道的伟大功能,即使是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21世纪,人与人之间,人与天之间的和谐仍是每一个向往精神家园不衰之人永恒的追求与向往.“温柔敦厚”之审美特征在“中和之美”的沉浮中绵延两千余年,华夏儿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情感伴随精神世界“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的审美与创作追求传承了近20个世纪,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和谐、美善、含蓄为主的审美特性.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挺进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中国艺术对“意境”的追求始终作为作品表达的终极目的.而较之西方社会迥然不同的油画,从最初对真实性的表现到今天对东方审美“意境”追求的包容与借鉴,一方面是文化传播的必然,而更具魅力的是那人类发展中与自然相处原则的和谐统一.社会发展体现出的各种弊端,在工业化加剧的步履中暴露无遗,环境污染、资源污染、资源短缺、人口与生命等问题日趋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日益让人丧失了对事物美好的信念与追求.

曾经“静穆而典雅的古希腊艺术”寄予了多少人的美好理想,古罗马宏伟壮观的技艺给西方带来了多么深远的影响,千余年的基督教文化折射出了神学无尽的光辉,文艺复兴对宗教思想的修复却体现了人类灵魂的觉醒.工业文明孕育出的现代艺术走到尽头时,人本主义思想被理性的批判彰显了东方文化合理而顽强的生命力.极具可视性的西方先进文明在后现代主义的摇旗呐喊中默然失落,这正呼应了两千年来孔子“仁爱”、“中和”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医治了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症结与创伤.“中立而不倚”、“温厚而不愚”、“久执其中”便是孔子认为的道德真理,亦美学原则.与远古时期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提倡的和谐为美、真善美的统一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因古希腊哲学发端于自然,注重规律,强调逻辑.它与中国先秦发端的哲学对人民的重视,对政治之术的探求,对人事与文化的研究表现在“内在的‘善~’、“情理‘和’”、“人格‘美’”的追求是一致的,只不过西方侧重于外在的“真”、形式的“和”、色彩的“美”.只因西方社会未使其一脉相传,经历了工业文明疯狂的洗礼,最终回归“和谐”之路似乎有一种东方破镜重圆的审美感受.“中庸”之道十分强调“中和”的审美尺度,要求艺术家始终保持一种理性的人道控制意识.勿将艺术作为泄欲、表态的工具,力推审美的崇高性.并注重情理均衡,再现与表现,主题与客观的和谐.

自先秦思想家季札“中和之美”的文艺观始,经荀子、晏子等对“和”以“相成相济”的详细阐释,“中和之美”不过不及,贵与持中的审美思想成为后来众多艺术家恪守的创作之道.至刘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辩证思维,“中和之美”理论体系日趋完善.

然而,当今艺术“猎奇”、“玩华”风气日益高涨,审美情趣低俗之作充斥观众眼球,并将其标榜为时尚文化.部分艺术家似乎感觉传统的审美作品以无生存空间,不惜对自己痛下杀手,摧残本已不够健全的躯体以表达自以为高尚的灵魂与情操;为获得众多的回望的眼神,甚至找各种借口“创作”观众读者心惊肉跳的“艺术佳作”.冠之以各种思想,美其名曰“前卫”,并呵斥受众有眼无珠,不懂艺术精神.时代固然不同,艺术也需创新,然不仅仅停留在钻牛角尖式的层面上进行创新.分析美学有其生存的空间理由,而艺术创作如若停靠在文字游戏和和荒诞、怪异想法的港湾,艺术之舟就必迷失方向.

在人类生存的环境里,不论民族,不论人种,更不论理想,总是需要理智的亢奋、崇高的精神追求来诠释艺术创造者的意义与价值.如若人们只是犹如一具无灵魂的躯壳,对文化价值的追求只是停留在最低层,那就变得平庸.

从消极方面讲,“和”是对立事物及性质的相互消解,丧失原则立场的调和,甚至出卖自己人格,尊严的屈辱、迎合和阿谀奉承.而从积极方面讲,“和”是各异质东西的调和统一,是事物相互之间本质特点的认同,是各种对立因素的结构重组而生成的新的审美载体.其过程里融入了创作主体的审美尺度.传统艺术里“广其节奏,省其文采”的平淡美是儒家“中和之美”在其形式上的追求,是对古朴,简洁,静穆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向往.而这种消散淡远,舒缓减淡的美正是儒家对浮躁华丽,繁杂做作的反对.如苏轼所说“高风绝尘”的艺术造诣,其本质特点便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更如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再次面对当今艺术现象时,重提儒家“中和之美”或许显得不识时务.然平淡、古朴、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似乎即将成为遥远的记忆,相去甚远,或许对诸如玩弄文字游戏、思想模糊等所谓的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潮流不无裨益.


不管是东方的儒学,还是西方的理性主义,在谈及艺术时,就像海德格尔所说的,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起源,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起源,在这种互为起源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起源,那就是艺术.随着信息、科技、生产工艺的迅速发展,机器可以复制或制作艺术,艺术作品不再是艺术家的起源,艺术家也不再是艺术作品的起源,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共同起源也将不再是艺术.在此意义上,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崇拜或许走向了终结,一些前卫艺术家们努力追求此目标,艺术将在艺术活动和艺术家的人格中获得新生.也许艺术家比艺术作品更重要,其品味高低直接决定了作品的价值.而“中和之美”即使离开艺术而论,其思想里曾照耀过几千年人类前行的那盏光芒之灯依旧会指引人类向着和谐、向着统一继续流传.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