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导向看“三本”院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

点赞:22969 浏览:991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立足“三本”院校外语教学,从分析翻译事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翻译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认为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而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的趋同化已不再适合.关 键 词:“三本”院校;翻译人才的培养;社会需求导向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一、我国翻译市场现状及社会需求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种国际会议日益增多,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涌人,迫切需要将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去了解、吸收和掌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信息涌入中国,翻译人员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地将之消化,将导致大量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信息的流失.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间题是,目前翻译总体水平不高,从事翻译的人员虽多,但高水平人才比较匿乏.二、我国三本院校翻译课程设置现状简析我国高校的翻译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翻译院系和翻译研究机构在一些高校相继建立.翻译学科体系得到健全与发展.然而多数“三本”院校英语专业中翻译课程设置却盲目追求公办院校模式.语种结构、人才培养及语言能力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趋同化是造成“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较快较好地适应翻译工作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传统外语教育,注重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关怀的办学特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要注重科技外语和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三、“三本”院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一)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于翻译人才的培养人们往往认为凡是学外语的人都会搞翻译,忽视了翻译人才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外语专业的学生,的确有一部分人通过自身的进修和努力能够胜任翻译工作,但并非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当翻译.因为二者在诸多方面有着根本的差异.从教学目标来说,传统外语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中,“译”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外语词汇和语法,或检查学生的外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翻译课程教学则从职业需求出发,把翻译操作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突出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上的口、笔译技能训练,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内容来说,传统外语专业主要学习语音、语法、修辞等语言基础知识.用这些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能够用流利的外语来表达思想,但却不一定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翻译教学则主要学习如何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翻译技能来对原语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并用译人语将所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翻译课程培养的是全才、通才,特别是笔译,提倡一专多能,因此教学内容不仅涉及文学翻译,也要兼顾社会、文化、科技、法律、经贸、金融等方面的翻译.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内容中应当更多的把普通翻译教材与经贸翻译教材进行嫁接,以增进教学内容实用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商务或经贸翻译打下基础.另外,双语转换机制还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认知学、信息论、跨文化等多种学科,教学中应适当补充相关的内容.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说,翻译课程教学所需要的是双语交际环境,训练学生用一种语言来理解信息,而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相同的信息.翻译教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翻译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互动性,为学生适应社会、提升自身素质提供广阔的空间.口译课程可采用课程研讨、口译现场模拟或实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如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二)根据市场定位,改革办学体制,推进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当前“三本”院校外语教育在包括教育观念、办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因为过于追求与公办院校的趋同化直接导致了外语教学的低效化,必须进行改革.要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把握外语教育的市场定位.从语种的专业结构规划看,必须肯定地认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把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育的范本;同时更多发展小语种教育,实现外语语种的多样化.“三本”院校作为教学型大学应坚持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并以培养语言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翻译课程设置上立足社会和个人需求,围绕培养目标,综合地域、学校特色和师资、办学条件等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使所设置课程体现翻译的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在翻译教学方面,坚持突出学科特点、以学习者为本、互动合作、问题探究、开放发展等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形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创设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鼓励翻译理论反思和实践技能训练.在教学评估方面,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手段,使社会评估与课堂教学评估,测试性评估和非测试性评估,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教学与测试相结合,提升评估的客观公正性.在翻译师资建设方面,坚持终身教育理念,除了传统的学历学位教育、学术会议等方式外,倡导校本培训模式,促进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建构教研梯队、提高教师的整体教研能力.在翻译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明确翻译的学科独立地位,遵循广泛性、实证性原则,确保其系统科学性.将翻译与教育相结合,将互动主义、合作主义、人本主义等理念引入翻译教学,突破翻译教学的语言学限制.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为互动关系,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翻译课程设置比例应当及时调整.文学翻译课程设置比例可适当有所下调.文学翻译之所以遭遇窘境,是因为优秀文学译著要求译者深刻把握两种语言的精髓,特别是要有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然而要达到这种要求需要的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较高,同时与”三本“院校毕业生去向并不一致.某高校在其2009-2011连续三年对该地区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中得知,超过半数以上从事翻译的毕业生所进行的都是商业或科技类翻译,文学翻译少之又少.科技翻译课程设置比例应适当增加.多年来外语院校十分重视外语复合人才的培养,但存在着重文轻理的倾向.当前,外语复合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外语专业知识与经济、贸易、金融、新闻与法律知识的复合,而外语专业知识与理工科知识的复合结构则长期受到忽视,以至于当前懂经贸、商法的文科复合型人才很多,但熟练掌握外语的工程技术人员稀缺.机械、化工、软件、信息技术和电子专业都紧缺外语人才.口译课程设置比例应适当增加.随着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发展,中国口译人才严重短缺.目前国内能够熟练地在商务活动、国际会议中担任翻译的人才实在太少.同声传译作为语言金字塔的“塔尖”,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因而培养也十分困难.有资料显示,中国口译人才缺口百万,口译人才短缺令人担忧.四、结语社会急需口、笔译实践人才,因此“三本”院校更应视此为与公办院校的竞争契机,制定适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形成鲜明的翻译专业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实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应用型翻译人才.参考文献:[1]江峰,丁丽军.实用英语翻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本文审稿李道顺)

社会需求导向看“三本”院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