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性人才的培养

点赞:8929 浏览:343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界定了创新性人才的概念,然后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探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模式.


一、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性人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性人才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中国教育的悲哀就在于教育中缺乏创新的意识和思想,以致造成我国创新性人才的巨大缺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则认为:“创新型人才就是人体才质体现为发展的完整性、健全性与非压抑性的优秀人才.”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性人才(或创造性人才),就是指“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极强的问题意识、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同时,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型人才还要有很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人才才能称之为创新型人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性人才中的重大作用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根本基础和切实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思想上的引领和德性上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必须首先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只有思想上有一定的根基,具有创新的意思和精神,并且有在这种意识和精神的支配下进行创造性行为表示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高校所要培养的创新性人才.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还包括日常的思想引导工作、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高尚品行的培育等,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所学会的不仅仅是理论的知识,还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学生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学会的不仅仅是专业性的思想、正确的政治立场,还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会激发学生求知的和兴趣,成为学生成人成才的主要推动力.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和测量标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起到保障作用,动力作用外,还能够检测一名大学生是不是具有健康的思想,是不是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身心健康条件,特别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他们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和教育培养,能够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做出最科学最合理最贴切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定意见,这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创新性人才的一个具体表现.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模式

1.选聘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实现创新性的教学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创新型人才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思想政治素质是创新品质发展的方向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三支队伍,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从事理论性的教学工作,行政人员和党团干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支撑平台和后勤保障,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理论课教师、行政人员、党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自身足够优秀,具有开拓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实现创新性的教学和管理,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2.锐意改革思想政治类课程,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必须完善自身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将深奥的知识文化进行通俗易懂的处理,并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讲究学习思路和方法的引领,巧妙设置疑点,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乐于思索,具有质疑精神和批判创新精神的创造性学生.

3.组织各种赛事活动,加大榜样示范教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研发.大学要组织多种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或者创新性发明的赛事活动,如设立院级、校级的科研立项,推荐优秀的学生申报国家级的创新性实验计划,并参与“全国课外科学技术作品大赛”及其他开拓学生创新能力的赛事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思和创新能力.学校还要注重榜样示范,将学生中科研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成绩效果显著的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传,并给予这些学生一定的荣誉和经济上的奖励,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校风、学风.

4.挖掘学生智力潜力,注重学生情商培养,造就国家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人们在活动中除受到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即“情商”,它指人们的兴趣、动机、信念、情感、理想、意志、性格等要素.“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对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后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是高智商.但这些人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以及高度的自信心,其创造的内在动机、勤奋刻苦的意志品质等人格特征都很突出.现代创造学的理论和大量的事实表明,非智力因素、精神的因素,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锻炼以及成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松,沈紫金.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董俊虹,王润孝,程智勇.从中外研究生教育模式看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作者简介:许亨洪(1986-),男 ,贵州兴义人,硕士,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