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影响探析

点赞:26985 浏览:1212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网络以其独有的特性,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网络的发展既为大学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带来了难得机遇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对于充分发挥网络的树人育人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影响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网络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 】网络;素质教育;影响;探析

作为互联网的最大受众群体之一,大学生投身虚拟网络世界的热情最高,受其影响也最大.深入研究和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当前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1.网络的基本特性

我们要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所造成的影响,首先就必须对网络的特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已从不同视角对网络传播的特性作了大量分析,尽管不同学者在理解上尚有差异,但就总体而言,几乎都承认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是网络最基本的三项特性.

1.1 开放性

网络的迅速普及,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连接在网络上的“终端”,成为人们互相访问和交流的工具.迄今为止,没有什么能像网络那样神通广大,兼容并包,搭建了一个人人可以“各尽所好”的自由平台.在网络网中,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学习、工作,其自由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网络信息资源浩如烟海,通过网络人们能轻易的搜寻到自己所需的各种知识,快速地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科技等各种信息.

1.2 交互性

信息网络传输速度的提高,使实时交流反馈成为可能;多媒体传播技术的完善,也使人们在网络上交流变得像面对面交流一样自然,这极大激发了人们交流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正因为网络的交互性,信息资源才在真正意义上被人们所共享.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然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也对每一个使用它的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进行恰当的处理,将是网络时代学习者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

1.3 虚拟性

网络以虚拟技术为基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符号化的形式得以展现.这为人们创造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交往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互相信任,在现实生活中却越来越封闭,不愿与人交往.这种异化现象,反映出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正在缺失,冷漠正在增长.更有甚者,一些人逃避现实,寄情于网络之中,沉迷于虚拟世界而难以自拔,以致于情感自私冷漠,社会责任感降低,各种病态现象滋长.

2.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素质教育带来难得机遇

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灵敏,容易接受新事物,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便捷,是网络世界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实践证明,互联网在给社会带来诸多便捷的同时,也为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创造了难得机遇.

2.1 有利于扩大大学生的知识空间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2004年,据美国新泽西州NEC研究所的劳伦斯和吉尔斯统计测算,因特网上可见所得网页就已达约8亿,共包含了约15万亿比特数据信息和1.8亿幅图象.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快捷的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从而摆脱过去对课堂教学这一单一渠道的依赖,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在学习的内容上,学生可以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随时浏览与下载自己想学的知识,突破传统教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限制; 在学习的进程上, 利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远程教育体系,学生可以自己挑选教师,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进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既是学习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在学习的时空上,网络的交互性与信息共享,使得课堂不再局限在一间教室内,甚至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内,真正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学习资源.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交流活动彻底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网络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知识空间.

2.2 有利于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高校素质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与大学生的互动为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主要方式的分享式、自主性学习模式已经成为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从网络上寻找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信息、知识并进行模拟实践, 可以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网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将不再是课堂上的灌输者、权威者和垄断者, 而深化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在新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平等自由,学生的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在网上进行交流并获得解答.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学习,这就更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其自身学习进步的创造者和评价者, 变“由别人教育”为“个人自我教育”.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将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自我潜能的发掘和自我约束力的增强, 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有助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3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20 世纪90 年始,互联网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使人类思维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纷纷提出“网络思维”的概念.作为现代思维方式的最新形式,网络思维方式除具备一般科学思维的优势之外,在横向、纵向、空间结构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发散性”[1].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好似一个巨大的、即时的、便捷的、提供新知的图书馆,但是对于个体而言,在特定情况下,其所需的信息往往都是具体而确定的,这就需要人们具有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识别和提炼的能力,以满足自身需求.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随时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同时阅读、写作、收看视频、聊天交友;同时被称为搜索引擎的网上检索工具允许操作者自由确定,从不同角度检索所需信息, 审视同一问题. 3 网络发展使大学素质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的带来诸多挑战.

3.1 思想意识遭遇冲击

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或者说是文化竞争,用西方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的话说就是“软权力”之争.网络作为一种技术,本身不具有任何阶级性、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但是,当它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时,网络使国家间的地域屏障被打破,政治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更为直接和广泛,传统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大为减弱.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互联网领域的领先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生活方式,妄图通过没有“国界”的网络,以西方的意识形态来取而代之.他们往往打着“自由”、“人权”、“”、“平等”的幌子,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和迷惑性.大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容易被其欺骗,而沦为他们的信徒.此外,网络上广泛存在着的极端文化、消极文化、堕落文化等腐朽思潮,也会像毒品一样无孔不入伤害意志薄弱的大学生,使他们丧失理想信念,身陷其中难以自拔.

3.2 道德面临挑战

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网络是一个纯粹的“虚拟空间”,也是一个真正“自由”的地方,网络的隐匿性,使网民的真实身份得以影藏,网络的开放性又使人能够摆脱现实的道德约束,行为的随意性增加,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被严重弱化[2].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自控能力弱,道德约束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网络上的诸多不道德行为极易诱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从而使自身处于矛盾冲突的道德选择中,引发道德困惑和混乱.加之外界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有效的控制,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在网上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觉,道德意识大为削弱,更为可怕的是这种错觉一旦被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另外,网上内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部分大学生因此流连忘返,毫无节制地浪费时间和精力,沉溺于虚拟网络中,对现实世界渐渐远离而变得陌生,对社会责任的感悟与理解也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严重影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

3.3 个性心理受到影响

网络是精彩的,但网络毕竟是虚拟的,大学生在其中很难获得真正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新鲜、刺激使得上网行为本身产生的快感,具备“上瘾”的可能.网络的自由性尤其是网络游戏角色的英雄化设置,容易让大学生产生为人处事的“成就感”,甚至是误认为自身价值的实现,会使其丧失时间感,失去自制力,最终逃避现实.迷恋网络还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人格障碍.由于网络的隐匿性,一些大学生在网上交际时常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以寻求刺激,获得满足.然而一旦回到现实之中,网上、网下的巨大落差,又使其经常处于多重角色差异和冲突之中,产生焦虑和失落感,诱发心理危机,导致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碍[3].长期沉溺于网络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因为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真实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缺乏道德的制约,缺乏情感的体验和责任的担当,不可能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特征.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关系到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和塑造.我们应当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网络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充分利用它的积极功能、规避它的消极功能,深入研究并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推向深入,使网络在育人树人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