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点赞:7123 浏览:230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文章在分析当前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影响实效性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这对进一步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借鉴意义.

关键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面对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战略目标.但是,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何进一步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薄弱,仍然需要加强和提高.

一、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影响实效性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是主要的受教育群体,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这也就决定了教育的实效性也很重要,但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实效性的主要问题.


(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以来,针对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途径、机制和措施等有不少研究成果,对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重视不够,出现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与理论宣传和研究不一致的情况.这种不重视以及理论研究成果与现实推进脱节的情况,使推进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影响了高校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轨,而实际推进工作又得不到理论的指导与支持,使理论研究失去实际价值和意义,实际推进工作也难以取得实效.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理论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难以发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今,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在高校已经实施几年了,但在实际却没有落实到位.有的高校并不怎么重视,他们有的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公共课,不是专业课,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定的学历就可以,使一些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人承担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导致教学效果差,没有说服力,学生不愿听,甚至反感,更谈不上进学生头脑;有的虽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效果差,没有吸引力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影响了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三)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现当代的高校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运用程度偏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认同度不高,一旦学生认为这个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大,学生就难以认同和接受这种理论,更不会去信仰它,这将导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而理想信仰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信仰是人活动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它决定着人们前进的方向,给人们以前进的动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联系实际是关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基本要求,自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善于将理论与现实实际相联系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马克思理论应用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他们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作用是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枯燥的教育方式,使其真正发挥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在教学语言上,要采取大众化的语言,教师善于学习和运用与学生紧密联系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真理的轨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原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增加讨论式、价值辨析式、实践活动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最后,在教学手段上,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科直观形象展示一些当前的社会事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理解,使他们从中获得感悟,这样教师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是根本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学科理性思维方式的影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和情感需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忽视学生作为客体的主体性,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彰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价值.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主体”,重视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积极发挥主体性作用,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彰显主体性价值,使受教育者更加了解马克思主义,更加信服马克思主义,进而更有效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