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课教学中的应用

点赞:9425 浏览:356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态度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心理机制存在相似性.文章从态度的三个构成成分来分析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特点;从态度形成理论来分析在授课的内容、授课的方式方法和教师的权威形象几方面存在的影响和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消极态度形成的原因;最后运用态度改变理论中的沟通方法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 键 词 ]态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消极态度;原因;方法

[作者简介]胡吉红,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广西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1-0215-04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加之广大理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结出了丰硕成果.然而从目前诸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所作的调查分析来看,缺乏感染性和实效性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数研究者主要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授课内容和方法着眼,没有深入到教授此类课程的心理机制层面.本文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理论人手,探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状况,消极态度形成的原因,通过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树立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态度,激发其学习动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性和时效性.

一、态度理论及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对社会态度问题的研究是在20世纪初,托马斯(R.U.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迅速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但对于什么是态度则莫衷一是.本文采用的态度概念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是人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是由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即对态度对象(特定的人、事、物)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行为倾向成分,是个体作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从态度的分类上说,又可以把态度分为正确态度和错误态度,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某种态度的产生是为特定心理需要怎么写作的,态度还具有一定的功能,具体如下:(1)态度的动力功能.是指它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外在的行为表现、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都具有一定的动力性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调整和协调的作用.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在特定态度的指引和监督下完成的.(2)态度的顺应功能.是指态度能促进个体把活动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上去,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3)态度的调节功能.是指态度能够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并作为个体的一部分而存在,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同样也调节着人际关系,调节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4)态度的防御功能.态度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动机,能促进个体心理冲突的解决,增加对挫折的忍耐力,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态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态度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态度的形成是指一种新的态度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一种态度的形成要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态度的改变指的是一种态度由旧向新的发展过程,即旧态度改变为新态度的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说,态度理论,尤其是态度形成和改变理论是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心理机制相统一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师要运用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态度,改变消极落后的态度,提升学生学习此类课程的动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感染性和时效性.由此可见,态度理论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分析

(一)态度特点

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来分析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


(1)认知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意义有着十分清晰和正确的认识,不重视、没兴趣、不满意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如:有的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的专业课同等对待,认为这类课程就是学校开设的必修课,在是否学习的问题上是没有选择的,去听课完全出于害怕老师点名,影响期末成绩的目的;有的学生认为这类课程在内容上都是些大道理,与现实差距较大,空洞乏味,而且这类课程不能像某些专业课程那样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收获,在短时间内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成效,所以缺乏学习的兴趣;还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通过期末短时间内的背诵,考试过关了,这门课的学习也就完事大吉了.在对这类课的整体评价上,学生打分普遍偏低,满意度不高.

(2)情感上.情感因素是态度的关键,它不仅会影响行为的倾向,而且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观念.很多研究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得到学生70%的满意率已属不易.很多学生不太喜欢上这类课程,逃课、上课开小差、睡觉等现象司空见惯.

(3)行为倾向性上.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更多的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期望顺利过关.

(二)形成原因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学习态度,除了社会环境影响因素而外,其原因还有:

(1)重复性和抽象性的内容是大学生消极态度的来源之一.“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已证明,对于任何刺激,包括给有机体带来巨大满足的刺激,机体的接受性都是有限度的,当刺激量超过一个最适当的水平后,刺激对机体的意义就会从带来满足转向带来伤害.”“米勒曾提出,信息的重复出现超过限度,会使人感到是对他们的智力或决断的侮辱或威胁,因此也会引起防御性的反抗.”大学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很多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学生们在中学阶段都已接触到,甚至是对一些内容还非常熟悉.这种长时间内重复知识的接触必然会造成大学生心理上对此类知识和课程的反感和厌恶,甚至是“防御性的反抗”.比如在课堂上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门课我们都学过了,还叫我们学啊”

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具有抽象性.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那些具体的和现实联系比较紧的内容要比那些抽象的逻辑的思维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兴趣.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极具抽象性,和我们生活的现实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差 距.如果教师又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学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形成也是必然的.

(2)外在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消极学习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单强调外部刺激会损伤内部道德动机”,“中国现存的道德教育模式尚属于外塑型或灌输型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在教学目的上,片面强调其社会价值,过分要求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规范的遵从,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在心理的关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的偏见心理,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加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在上课程序、考核方式、通过方式等方面和其他课程一样,尤其是在课程结束时是以一定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这种外在的硬性的约束式的方式,导致有些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仅限于获得学分,轻松毕业.“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着强烈的外在性,并不能让受教育者真正将学习目光转向内心,不能自觉地将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式上还存在灌输式.教师虽主动讲,但学生被动学,整个课堂仍旧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话语权几乎被老师“剥夺”,教师占据着支配地位,关于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都是老师说了算,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权威者或命令者的角色.这种不顾教学对象反映的教学最终会导致教师教学效果的一厢情愿.

(3)单调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消极态度形成的另一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在方法的使用上比较单调,同时缺少师生间的互动.还有些老师只是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授课,完全是照本宣科,而对于当前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相冲突的文化现象则很少涉及或闭口不谈,这些现象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在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他们需要在和老师、同学的互动、探讨中来加深对这些现象的了解和认识.而教师所持的灌输式的、命令式的教学,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却激发了学生的防御心理;单向性的教学使信息的流通出现了问题,不利于学生对正确信息的选择,影响其认知和评价,进而极大地影响其正确态度的确立.

(4)教师双重道德人格也是影响学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原因.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对于接受其他信息而改变态度的人而言,信息传播者自身的特点如:权威者的地位、权威者的吸引力、权威者的声望等都成为改变态度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经受着从未有过的冲击,人们在多元价值的选择中饱受煎熬.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不可能置身于这一过程之外,于是产生了教师本然形象和应然形象间的巨大差距,出现了教师道德人格的双重性.作为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是道德上的权威者,掌控着道德上的话语权.然而现实中教师负面形象的报道不绝于耳,道德堕落者有之,金钱至上者有之,违法乱纪者亦有之.课堂上说的是一套,而课下做的却是另外一套.这种反差强烈的道德人格对比必然会影响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的信度,也会降低教师个人人格的魅力.

三、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消极态度的方法

一个人态度的形成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态度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通常是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有很多,强化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等.其中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态度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经过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尤其是要结合社会心理学中关于态度改变的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使沟通信息易于被学生接受

按照态度理论,信息沟通是态度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方面,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信息的过程,沟通信息就是沟通的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沟通的信息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可以是枯燥、单调的;可以不带个人的主观积极的情绪色彩,只是客观地提出一系列的事实与概念.当然,这将在学生那里产生不满足的情绪感受.相反,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若是高质量的,那么它们就能引起学生满足的感受,教学活动使他们激动、感兴趣、思想集中、开心、兴奋.”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要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科学性和新颖性,应以引起学生适度的焦虑情绪为原则.理论性是指其超越性,具有一定的高度;实践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不仅包含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实际,还要包含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实际;科学性是指授课内容的正确性,错误的东西不会引起人们的认同.新颖性是指教学内容要经过精心的选择,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是这类课程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同时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也会增加学生的适当焦虑.有研究表明,适当焦虑会使人更容易改变态度.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绝不是空洞的抽象,乏味的道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国家、社会的现实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应该称为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坚持的原则.

(二)选择内向的引导型的教学模式,确定信息沟通的正确方向

按照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理论,人们的态度是在不断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如果某一个事物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并能消除由行为的内驱力而引起的紧张状态,人们的情感就比较容易接受,便对此形成了积极的态度.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将关注的重点由传统的重教学的进展、学生考试的状况、这类课程的社会价值转向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只有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大效果,也就是将沟通的信息送达正确的位置,才能收到恰当的反馈.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另外,在教学中应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顾学生的反应,盲目地对知识进行输送,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教师应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其对社会问题和学生的自身有一个正确而理性的认识.

(三)采用双方面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沟通渠道多样化

按照态度改变的理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的呈现和组织方式也是影响劝说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劝说他人的过程中,劝说者如果只叙述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或者是赞同自己的主张的各种看法和论据,对于与自己不同甚至是反对自己的其他各种观点和主张则闭口不谈,不予提及,或者是一味强调与自己对立一方的种种缺陷、漏洞和不足之处,这就是单方面的传播.与此相反,在阐述了自己观 点主张是合理的、有根据的、值得相信的同时,也对与自己对立的一方的观点主张加以介绍,这就是双方面的传播.相对而言,双方面的信息的传播要比单方面的传播在改变人的态度方面作用要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挑战是巨大的,尤其是要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冲击.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宣传我国主流的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这类课程的重要性,无视其他理论和观念的存在.会给学生造成错觉,越发引起学生的模糊认识,也不能引起学生态度的观变.所以教师不仅要讲清主流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还要对非主流的东西作一分为二的分析,不仅要对它们的不足之处、偏狭之处有所分析,同时也要对它们存在的合理性作充分的解释,让学生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自己选择.

另外,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总是需要运用一些手段和方法.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对态度改变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通过形象资料的教学:多媒体教学、电影录像教学、图片教学等方式;方法上有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实践式教学、谈话式教学、讲授式教学等等.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互动中学生才能不断补充修正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态度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课教学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态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完善教师的人格,树立信息沟通源的权威性

在某种程度上说,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即与学生的沟通中实际是充当了信息源的角色,即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传播者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特点常常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

1、高尚的道德人格.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这就必然要求教师道德高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以高尚的道德人格吸引学生.

2、专家身份.研究表明,专家的身份足以使传播者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所传播的信息比没有专家身份的人更易被人接受,更令人信服.对于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而言,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专家,但要对这一领域的内容和方法要熟悉掌握,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学以致用,更要能够以权威的知识指导学生.

3、可信任性.是指劝说者对被劝说者而言的可信赖程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不仅要有健全的道德人格,还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传授的内容要真心接受.如果教师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存在怀疑,对学生的说服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责任编辑:钟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