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妨碍因素解决路径

点赞:16919 浏览:715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前言: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此,笔者运用国外的接受理论分析了阻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指出,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就必须将工作的中心从教育者转向受教育者(接受主体),从接受主体出发,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引导学生的个体需要、重视学生感悟和体验、尊重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促进接受主体的自我教育和建构.

接受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新兴的读者系统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学流派.这一理论认为,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来阅读的,因此,作品美学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读者的参与和创造,离开了读者的审美接受,作品就没有意义可言.接受理论的许多观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笔者认为,借鉴国外的接受理论,秉承“接受主体本位”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才是克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陷和不足,解决实效性低下问题的根本之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妨碍因素分析

我国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将受教育者视为塑造对象和产品,并采取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藐视”学生在品德建构和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它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让接受主体处于思想控制和道德说教、道德训诫的环境之中,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难以得到接受主体的接受和认可,甚至使他们产生逆反和阻抗心理,从而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1.忽视了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

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亦是如此.一般来说,主体的需要越强烈,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就越大、自觉性就越高;反之,主体的需要比较弱,则其进行接受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就比较差,甚至出现抵触、排斥心理.过去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往往只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而忽视接受主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至于不少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讲大道理,与己无关,是为国家、社会而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接受主体的个体需要结合起来,不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不关心学生的正当利益,缺乏人文关怀意识.因此,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结合起来,就完全可以激发他们接受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接受的效果.

2.对接受主体的情感参与关注不足

情感是知向行转化的必经环节,具有强化认知、生成品德、促进践行的重要作用,情感缺失的教育是难以取得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把外部思想转化为人的内在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学活动,它包括了解和认知、理解和认同、整合和内化、外化与践行等环节,在这种链式的连续反应过程中,情感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提高接受的效果;相反,消极的情感,则会弱化接受动机,抑制接受.过去我们往往注重运用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力量去说服、打动教育对象,强调“以理服人”,忽视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以致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说教和布道,缺乏情感上的支持和共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和抵触心理,从而阻碍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3.未重视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

接受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并不是一块白板或空的容器,而是具备一定的独具个性特色的认知系统和价值观,它构成了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相符时,学生就相对容易接受;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相悖时,就可能产生排斥心理,从而造成接受的障碍和困难.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授” 等同于“受”,无视接受主体“接受预设”的客观存在及其作用,并试图在实践中改变和消除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这种罔顾接受主体“接受预设”的“我讲你听”、“我说你服”、“我令你止”单向式教育必然使接受主体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4.否定了接受主体的自我建构与生成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并非一个被动的、无所作为的受体,他需要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创造,并经过不断的整合和内化、理解与重构,才能实现真正的接受.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自育”、“自理”和“自治”,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自我建构和生成,最终实现教育的目的.而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 模式是以教育者作为主体,而将受教育者视为客体,否定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将教育者和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视为一种单向的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造成受教育者参与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

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低下问题的基本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受教育者是以接受主体的身份出现的,基于自己的自由自主意志,择取信息,内化观念,促进践行.可以说,没有接受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接受,而接受主体接受什么,接受多少,则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就必须坚持以接受主体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塑造学生主体人格.

1.尊重和引导学生的个体需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主体总是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接受并内化那些自认为有用的教育内容.如果教育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就无法激发他们的接受动机,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被看成外在的、无关紧要的事情,导致出现消极接受的现象.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就必须做到:第一,要充分尊重学生正当的个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其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工具性价值,更应关注其为学生成长怎么写作的目的性价值.要树立“教育即怎么写作”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怎么写作于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品格.第二,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接受的需要和.接受主体的需要是极其复杂的,有合理与不合理、正当与非正当、低层次和高层次等等之分.因此,教育者应当在分析接受主体需要、动机的基础上,及时纠正接受主体一些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需要和动机,引导和激发学生高层次的需要和动机,使之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 2.重视学生感悟和体验,化知性为德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情感是促进知性转化为德性的相似度检测环节,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不仅应诉诸理性,也应付出情感,没有情感投入的教育是不可能赢得人心的.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贯彻寓情于教、以情育人的原则,具体应做到:第一,要关注接受主体的情感.摒弃接受主体理所当然会接受教育内容等错误观念,注重师生情感沟通与交流,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情感场”,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积极性.第二,要增强情感体验,激发主体感悟.一是要善于利用和创设各种情境,对接受主体进行感化和熏陶;二是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化”,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处处留心时时感受,通过体验、感悟和反思强化认同,最终达到化知性为德性、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第三,坚持寓情于理,情理相融.要把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结合起来,重情而不滥情,反对不顾教育目的和原则,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而以情写作技巧.


3. 尊重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

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接受主体头脑中不可能是零存在,而是已经存在一定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即“接受预设”),它成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前提.教育者所提供的思想政治信息,都要经过“接受预设”的审查、过滤和检验.当教育内容过分高于或低于接受主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时,就很难得到接受主体的认可和接受;只有当教育内容契合并适当高于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时,才能激发起接受主体探求新知、提升境界的,充分调动接受主体接受的积极性.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就必须在充分认识和尊重接受主体“接受预设”作用的基础上,促进教育内容与接受主体“接受预设”的有机融合.具体而言,应做到:第一,重视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是一种客观存在,既不能回避,也无法彻底消除,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契合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因此,教育者应当关注和研究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接受主体“接受预设”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第二,要善于利用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 要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把握接受主体的“接受预设”,因势利导地利用其中积极、正确的因素,激发接受主体的教育需求.第三,要积极促进接受主体“接受预设”的发展. “接受预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并不意味教育者就不能对其施加任何影响.教育者可以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塑造和培养,拓展和改变原有的“接受预设”,提升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和水平,让其在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框架内发挥作用.

4.促进接受主体的自我教育和建构

自我教育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在根据,外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自我反思和教育,才能入脑入心,转化为其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去自我反思和自主建构,才能化“知性”为“德性”,提升接受主体思想品德素养.具体而言,应做到:第一,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动机.通过唤醒接受主体的道德自觉和主体意识,关注接受主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精神发展的个体需要,达到激发学生接受主体自我教育动机,实现思想品德自我创设和生成的目的.第二,积极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独立去处理和解决一些事情和问题,从而在实践和体验中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第三,积极开展学生的团体性自我教育.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等)是学生进行团体性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它能通过平等交流、相互启迪、相互帮助达到洗涤心灵、生发思想、提升境界的目的,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形式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组织的培育、扶持和指导,引导其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使其成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