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政治理课教学反思与路径选择

点赞:5829 浏览:183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得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和振兴的前途命运.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式,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因时而变,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做到:以情动人、以德育人、以爱感人、以事动人、以趣引人、以诚待人.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反思;路径选择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教改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TMTD12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中最为活跃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他们感知敏锐、积极进取,年轻热情、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历史经验证明,在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青年中的优秀知识分子总会成为扬弃或者创造新的经济文化、道德观念和精神文明的急先锋.因此,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得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和振兴的前途命运.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主流是好的,但不乏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经济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恋爱困惑、就业困惑、发展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种种原因,忽视了对自己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相反出现思想品德滑坡的现象,甚至走上了犯罪之路.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案、案、罗卡娜案、东莞理工大学男生未遂杀人案、复旦投毒案等等.此类大学生由于思想品德堕落所犯下的罪恶行径不得不引起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一、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从自身教学实践和高校德育现状情况调查来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式,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等等.

首先,教师是主导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提高的引路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所以,师德师风是否高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受到市场经济“利益至上”的熏染,上课不认真备课,马虎应对,不能很好完成这份神圣使命,达不到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得一些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甚至对人生意义和理想信念逐渐淡漠,以至最终堕落到犯罪地步.

其次,学生是主体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1]所以,思想品德素养提高的决定因素是学生自身这个主体.现在的大学生几乎全是“90后”了,“90后”学生跟“70后”学生相比,从思维方式到行事风格都截然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和“80后”学生相比,他们的特点更突出、更明显,个性也更张扬.从与“90后”学生交流来看,“90后”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和分享喜忧,多数学生在言行表达中流露出乐观、阳光的积极信号,因此,在陌生环境中适应能力明显强于以往学生.同时,“90后”学生思维独立、自主意识与自我观念较强,喜欢离经叛道,对传统权威、秩序、价值观念嗤之以鼻,对自己喜欢的事不遗余力,甚至不计后果.比如:近来网络上各种所谓“门事件”,“90后”主角占相当大比例.因为“90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更宽松,条件也更优越,对事业成功及其相关结果的理解比以往学生更简单直接.所以,他们善于沉迷做梦,不善于踏实做事,对取得成功道路的理解也渴望能走捷径.例如,很多学生希望在大学就能创业成功,发大财,成为暴发户;面对奖学金评定、评优、入党等问题,容易使公平竞争变成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追求物质享受,崇尚“娱乐精神”,标榜生活高质量,吃苦耐劳精神退化;集体意识不强而自我意识强烈,崇尚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目标利益化、功利化、短期化等等.[2]这无疑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

第三,教学内容和方式.从2006年秋季开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陆续在全国投入使用.[2]这套教材不仅集纳全国相关领域优秀专家学者的智慧,也广泛征求了高校师生的意见,与以往的教材体系一脉相承,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心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秀教材.从教材内容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创新,考核方式也必须改革,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发展趋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艾四林教授认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每个课堂色彩都不一样.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认为,为区别于以往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 “导入”、“视频资料”、“案例讨论”、“延伸资料”、“补充讲解资料”等形式,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当今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环境的好坏,城乡的差别,父母的职业,父母的价值观,父母关系的好坏,父母与子女的交流,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都对大学生的经济生活与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子女的人格形成起主要影响.从近几年出现的大学校园事件事看,肇事学生的家庭环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差别与独生子女问题.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略为脆弱,这源于社会沉积而成的城乡差别.独生子女在人格社会化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态心理倾向,有些甚至形成了不健康的人格类型.在经济转型的今天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子女的影响更为突出.一般而言,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作为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对子女智力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父母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仅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教育和投资还会对子女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己成为不争的事实.”[3]这些软或硬的文化要素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在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成熟本科层次的大学学习氛围相对浓厚,竞争意识强,学生身处其校,更利于其端正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层次较高的院校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大学生自身组织的一系列文体活动都会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形成与内在的素质.社会的不断开放、多元文化的激荡、传媒环境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更加成为社会信息的集散地.大学生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强烈.高校大学生往往处在社会坏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之中进行着比较与选择.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针对影响“90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如上因素,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因时而变,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情动人.受“爱的教育”启发,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转变自己的传统理念,不要以为大学生是大孩子,就可以对他们讲大道理,不必像教育小孩子那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反,因为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往往产生会一些“怪异另类”式的新思想,来与老师沟通交流,如果老师没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能力,没有能力对学生讲出个所以然,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不仅不会喜欢你上课,还会慢慢疏远你,不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所以,思政老师应更加以宽容的胸怀接纳学生的“奇思妙想”,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感情,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创新思维加以表扬,发现学生的缺点及时谈心交流,加以举例说服.比如学生有见解、有胆识、敢表达等优点值得表扬的地方就不要吝啬,应该多加以表扬鼓励;学生易冲动和早恋现象就要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服.思政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更加容易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与“90后”大学生平等真诚相待,情感共鸣,形成谈话式教育而不是说教式传授的教学方法.

(二)以德育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素养,教师首先就必须应有高尚的情感素养”.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提出了德育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品德,更要有教师的高尚品德.因此,“正人先正己”,思政课教师要言传身教,就必须自身先做到德才兼备,“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思政教师自身品德高尚,德高望重,才可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思政课的教育内容才能让学生佩服、喜欢,乐于接受教导,最终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思想政治教师的职业,长期受学生尊敬和学习,在教育和影响学生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大学思想政治理课教学反思与路径选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以爱感人.“教育的真谛是真诚而无私的爱.”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实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切身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爱的感情内涵具有广泛性,包括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其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只有通过平等地交流沟通才能知晓学生的内心活动,施以爱的情感教育.可是,现在“90后”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与教师缺少沟通和平等对话,缺乏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容忍.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不断努力进入学生的内心生活世界,让自己成为他们心中的一员,同其心,感其痛,对于他们的寂寞空虚、迷惑彷徨,要感同身受;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真正融于群体,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能更乐群,学会妥善将自己的个性与群体、团队和谐相容,增强社交能力.

(四)以事动人.在思政教学中,如果教师通过案例故事“来扣响学生的心弦,讲清道理、切中要害,既可避免教师在课堂上言之无物、空洞说教,又可以让学生在感悟中感动、思考并行动,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深入人心.”[5]一些简单的哲理故事往往启人心智,发人深省,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在课堂上,思政教师若能讲述一段精彩感人的小故事和亲身经历,就会远比书本里的大道理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当然,思政教师要选取最具时代感和离学生生活最贴近的故事,让他们知道教师所讲所教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而且是他们自己亲眼目睹、亲耳听闻,甚至是发生在自己班级、寝室的事例.这样,思政课就会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触及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达到共鸣与震撼的效果.[4]

(五)以趣引人.在思政教学中,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思政教师要想方设法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引领学生的思路,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但是,主导不是主宰,不一定非要老师主宰课堂.教师主宰课堂,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这往往是思政课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所以,真正好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教学相长、互相启发,和谐相处,学生具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过程;思政教师不是教给学生结果,而是要设计问题,不断提出问题,引领和启发学生思考,或者陪着学生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思政课堂教学才会更和谐、更快乐、更健康、更有效.


(六)以诚待人.“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下的生意讲究诚信,同样,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时代的教学也要讲究诚信.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有自我成长、自我发掘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及时加以鼓励和辅导.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绩时,要及时加以鼓励;当学生做得不足时,要辅导学生敞开心扉,表达歉意,促使自己进步.这不仅是学生自我成长的标志,也是我们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成果.因为诚信就像一股清泉,它可以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它可以让清澈小溪汇流成奔腾不息的大河.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政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教学,应当事先设计好种种教法作为备案走进课堂,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现在,思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思维活跃的“90后”大学生,不能无视大学生的积极发问、“奇思妙想”而不调整教法,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因素,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