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看海洋政治社会

点赞:5181 浏览:1864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南海问题反映出海洋政治社会对海权、海洋资源的关注,海防、海洋军力和海洋安全问题,海洋政治社会中的大国博弈等等.

关 键 词 南海问题;海权;海洋政治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有人说我国的国土象一只雄鸡,但如果把我国的海洋算进去,我国的领土更像一把火炬.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

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1]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南海问题看海洋政治社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法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南沙群岛地处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位于北纬4度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此外,南沙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估计,南沙西南直到沙捞越的广大地区,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

南沙西邻越南,东濒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向北续西沙、中沙群岛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在战略上,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扼守两洋海运的要冲,是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海峡的关键所在,是中国南方海防前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

中国在公元前二世纪,即汉武帝时代,就发现了南沙,中国人是在长期的航海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南沙群岛的.这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里均有记载.这些记载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居住和生产经营的土地的认识,在国际法上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法发展的过程来看,古代中国对南海群岛的发现足已证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南沙群岛不是“无主地”,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权以任何名义改变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这一法律地位.

中国人民在发现南沙群岛后,最迟自唐宋以来就一直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从事捕捞、种植等生产经营活动.晋裴渊《广州记》云:“珊瑚洲.在东莞县南五百里,昔人于海中捕鱼,得珊瑚.”此外,南海诸岛上陆续发现、出土的历代遗物、遗址更是有力的佐证.1868年《中国海指南》记载了我国渔民在南沙群岛活动情况.《更路簿》是中国人民明清以来开发南海诸岛的又一有力证明.民国以来我国渔民开发经营南沙群岛的史实,中外史料均有记载.[3]

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还表现在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行为.自唐贞元以来,中国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了中国的版图,至明、清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大量的中国文件、地方志和地图都记载了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沙群岛的管辖,并将其列入中国的领土范围.比如宋朝宣布对南海群岛行使管辖权.《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其中《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公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代版图,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0年《大清万年一统地量全图》和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均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直至本世纪初,中国政府一直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对南沙群岛行使着和平管辖.1932年和1935年,中国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20世纪30年代,法国曾侵占南沙群岛的九个小岛,中国政府及时进行了外交交涉,中国渔民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维护主权的措施,如给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作业的中国渔民和渔船发放中国国旗,组织对南沙群岛的历史和地理调查,由政府地图出版审查机构重新命名和审定南海诸岛包括南沙群岛的群体和个体名称等.


二战期间,日本侵占了中国的南沙群岛.中国为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南沙群岛进行了不懈努力.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宣布,此次战争的宗旨之一是“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要求日本归还的中国领土当然包括南沙群岛.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立场.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于1946年收复南沙群岛,同时以一系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包括举行接收仪式和派兵驻守,绘制南沙群岛地图,重新命名南沙群岛及其群体和个体的名称,编写和出版最早的南沙群岛地理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沙群岛先后被划归广东省和海南省管辖,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并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直到20世纪中叶,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主权提出任何质疑.而20世纪70年代后,风云骤起,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诸国对整个南沙或其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并出兵占领了部分岛礁.而且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对南海问题强烈关注将并采取手段无端介入南海事务,插手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遇到了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陆地空间和资源上的危机使人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开发和利用海洋成为时代性的热潮.加之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过程的加速.海洋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不仅是大国博弈的对象而且常常是地区问题的敏感点,海洋政治成为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成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空间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探索的政治地理学(地缘政治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海洋政治,即围绕海洋的国家对外政治行为、战争与外交,成为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一个重要的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海洋制度的衰落,新的安全威胁出现,海洋政治的主题远远超出传统范畴,从控制海权到追求海洋利益的多元化,海洋问题如跨国捕鱼、远洋航运、海底资源的开发与分配,海域和大陆架的划界,海洋污染与生态保护,海洋科学研究,打击海盗、偷渡、海上恐怖活动和非法飞越、广播等,在国际事务中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国际政治、外交领域重要的主题.沿海国与岛国为在海洋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加强海洋战略研究,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高级政治与低级政治的界限日益模糊.尽管海洋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因海岛主权和海洋资源争端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单纯使用军事手段已不能达到控制和利用海洋的目的,这就使国际海洋政治、外交事务日趋繁杂,促进海洋国际组织的制度建设和相关国际合作的发展.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美国亨特号探测船在美国海洋研究所指挥下,曾于1969年6月至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海坪周围的地层封闭,有储积大量油气的可能性.虽然此次探测所用的仅为普通性质的闪电反射法震测,必须做出更详细的地球物理勘测才可确定,但是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各国对能源石油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抗不见.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防的命脉,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石油的来源和运输问题视而不见.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主要是因为南海被相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则主要是因为担心并认为承认中国一直强调的南海地区的主权,中国就会完全控制南海,就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同时也使得他们遏制中国的战略彻底失败.因此,这些大国总是变着法的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对抗.

我国需要南海地区和平,并南海各国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规定,在南海问题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不过《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只是一份政治宣言,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倒是各方领导人一言九鼎的承诺,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军事专家分析指出,按照这个宣言,有关国家今后将不允许再占据南沙群礁并在上面建碉堡、飞机跑道等军事设施.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避免冲突的爆发创造客观条件.南海问题在现阶段,只能依靠外交斡旋和外交技巧进行巧妙周旋,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国家的利益.[4]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我国在海洋上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国防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海上.当今的世界以苏东事变为转折,处于重新洗牌的维妙关口,后冷战时期的国际舞台上演的依然是大国博弈.面对多事之秋的南海,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中国是政治舞台上的大国,但还不是强国.而且大国政治中的中国总是遇到警惕的目光.还有,在东盟10+3中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小心有人希望南海地区成为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持消极沉默和无动于衷的态度.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涉及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征服以及民族自决、公民、收复失地、交换领土等.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先占”、“时效”和“收复失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一种友好的表现,“不以武力相威胁”也同样,但事实上的占有和占领即使是非法的,也有一个时效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成了一种沉默的默认,为避免“默认”和“时效”,要有积极和及时的应对,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坐失“先手”.

海洋军事力量是大国海洋政治博弈的重要筹码.马汉说得明白:“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其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5]海上力量是海洋权利自我实现的工具,特别是自人类进入主权国家时代后,情形更是如此.当然基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爱好和平的传统,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推行和平外交的大背景下,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思维取向一定是冷静的和平的友好的.而不是锋芒毕露、穷兵黩武的.现今中国需要的南海,是和平的南海而不是战争的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