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怎么写作高校政治建设的

点赞:5246 浏览:166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统战工作在怎么写作高校政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统战成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本文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导,梳理了统战工作在怎么写作高校政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统战工作怎么写作高校政治建设的新路径.

关 键 词 :高校;统一战线;政治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4004504

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制度,完善协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这是对国家政治建设的新要求.高校政治建设既是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推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统战工作在高校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统战工作在团结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加强监督、促进办学等方面不可或缺,在政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肩负重要责任,作用独特明显

2012年2月份,《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党外代表人士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和直接参与者,在反映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诉求、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监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大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与中国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经得起考验的党外代表人士,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由此可见,加强统战工作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对推进国家政治建设、汇聚各方面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意义重大.高校汇聚了许外代表人士,他们在学校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对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从统战工作在高校政治建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上看,统战工作是促进高校政治建设的重要推力;从中国与党外代表人士合作共事的政治原则上看,统战工作在促进高校政治建设中同样也担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

2畅通渠道,彰显政治优势

高校在畅通渠道、促进国家政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仅高校党派人数(还不包括无党派知识分子)就占了全国党派总数的15.8%,为党派领导班子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2].他们中有不少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监察员,还有的担任省政府参事,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监督、咨询国是、怎么写作社会等职责,充分彰显了我国政治的优势[3].高校统战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参政议政、密切联系交友等途径,把统战成员团结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同时,办学、监督不仅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由于高校汇聚了大量的党外知识分子,因而统战工作在畅通渠道、推进政治建设方面有着充分的群众基础和政治优势.

3实施协商,加强党的领导

协商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公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共同奋斗.高校统战工作主要通过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和监督,发挥对学校健康发展的助推作用、对学校民心民意的显示作用和对学校凝聚力的强化作用.高校党委通过各种途径掌握真实的信息和情况,真心接受批评和建议,能更好的促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发展.把协商与选举(票决)结合起来,始终要体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现代精神,并把它作为高校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也是非常必要的.总的来说,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学术社区,在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健全协商制度,这不仅仅充分体现了协商的现实价值,也是高校党的建设和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统战工作怎么写作高校政治建设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校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当前高校统战成员的新特点

高校统战成员绝大部分是由党外知识分子作为主体所构成,所具有的数量大、社会层次高、人际联系广、影响作用大等特点决定了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统战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并把握这一特点,切实推进高校政治建设.随着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当前统战成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具体有以下方面:

1统战成员范围扩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高校的招生规模的扩大等原因,带来了高校统战对象数量增长和思想多元化.统战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仅包括原有的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各级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包括了少数民族师生、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等[4].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他们中有的是掌握着一定的先进科技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在其研究领域深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有的是意识较强、思想比较活跃的党派高层领导;有的是具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民间团体或组织的负责人.他们思想开放,乐于奉献,希望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建设,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成为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的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2人员流动更加频繁,渐成国际化新群体

随着国家改革建设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大批外留学生、国际知名学者专家到我国高校任教,开展专业研究项目.这部分人员不仅成为我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日益壮大的新群体,而且也在逐渐成长为联系相应国际学科前沿的桥梁与纽带,成为扩大对外科技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是学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即使是国内高校培养的知识分子,到国外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甚至是国外参加会议、学习或者工作已是司空见惯,流动日益频繁.知识分子的国际化趋势以及流动性的增强,无疑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3知识期望日益提升,价值取向渐显多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知识的商业化运作程度加深,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知识渊博、观念日益更新,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价值观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希望寻找机会充分展现自己,获得社会的认可和相应的利益回报.一方面,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随着他们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他们在理论、技术研究领域,社会怎么写作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的深刻变革带来了各种利益、各种思想的碰撞,使得社会矛盾不断加深,各种观念在新旧文化、中外文化的碰撞中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局面,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商业化、过重利益化的趋势,加之党外知识分子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和意识较强,使得他们在思想上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个性更加突出,差异更加明显.

三、统战工作怎么写作高校政治建设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发挥作用不够充分,监督有待加强

高校在不断进行自身改革以寻求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学校自身的内涵建设.然而,这些内涵建设更多的集中在科学研究水平、学科学位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能够使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考核指标建设上,在管理体制上却没有很大的发展与突破.比如,在高校各种形式、各个方面的考核与评估中,管理水平的考核相对薄弱,考核标准也比较模糊.在某些高校中,普通的教职工在各项学校管理工作中缺乏实际的话语权,没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中,被习惯性视为被管理者的他们更别说相关监督权利的行使了.这些学校的各项决策多是由校院领导做出,而这些缺乏广大普通民众意见而出台的各类管理规章项目中大多数又是对师生员工义务性、禁止性甚至命令式的规章,缺乏化与人性化,使得上级下达的文件命令在贯彻上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决策与监督的原则得不到实施保障.

2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时有缺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不断扩招、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国内外形势环境的变化,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工作与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为高校管理增加了许多问题和困难,其管理复杂性大大增加.目前,现行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主要是由高校党委、校长、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构成,这一管理体制虽然在落实到各个高校的时候已经增加了符合自己特点的实施细则,不过很多仍然只是形式上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体制机制并不健全.总的来说,管理形式还是非常模糊,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对于如何发挥党外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开展工作的难度.因此,高校在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秉承着对管理方案的不同理解,各有侧重的开展建设.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过于重视选举,而忽视决策;重视多数,而忽略协商,造成管理时有缺位.

3信息平台建设不足,决策程序了解不够

近年来,高校内的公共参与平台一般以教代会为主,但教代会难以保证广大党外人士能够参与其中.有些涉及学校重大决策按规定理应在决策之前和执行过程中充分征求党外人士意见,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得到全面落实,“通气”、“通报”的形式往往取代了征求意见的程序.一些党外人士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制度性安排,他们认为,在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方面还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和必要的工作环节,建议在落实制度性安排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拓宽其内涵和外延[5].深入分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难发现,一些高校现行的行政管理格局和权力关系特别是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失衡导致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行政权大于学术权甚至主导学术权,过于重视领导意见而轻视普通师生员工意见等不尽合理的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建设过程中的短板.

四、统战工作怎么写作高校政治建设的路径

1强化意识,培育公共精神,激发党外人士积极参与热情

高校政治建设水平是否能够扎实提高的关键在于培养党外人士的公共精神,强化他们的意识.充分调动学校各个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协商的覆盖面.党外人士的意识会对高校政治建设有很大影响,因此,提高认识、培育公共精神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首先,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的宣传力度,例如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座谈讲座等活动,增强党外人士的意识.其次,学校要坚持培养党外人士的公共精神.加强协商制度建设,使得党外人士更及时的获得更多质量高、时效性强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公共问题时能够明确立场、理性抉择.与此同时,要想使更多的党外人士具备正确的意识、公共精神,就必须要求他们充分直接参与高校公共事务,了解高校各种不同利益格局中的群体的思想,相互之间求同存异.在具体实施上,学校要创造各种必要的措施以吸收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参与学校管理中.学校要切实重视统战工作,团结各方力量,努力营造党内与各党外人士团结合作、协商、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

2公开党务校务,构筑信息平台,增强协商过程中的公正公平

党务校务公开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确保高校协商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高校政治建设的推进之一就是要党务校务公开,激发党外人士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公开就没有知情权,如果没有知情权,党外人士就很难获得关于学校管理的具体工作情况、政策制定过程的具体问题等各方面信息,就难以较好地理解或贯彻落实,也就无法行使监督权.实施党务校务公开,就是要保障校园公用管理信息传播的通畅,实现高校成员在信息获取上的平等,使得高校每个党外人士都可以同一时间、平等的参与其中.应强化协商的管理理念,在高校政治建设中使得每个党外人士熟知对自身具有约束力的政策法规,并对其进行自我评判,就能促进决策过程更加理性化,实施结果更加公正化. 目前,高校在管理制度上已做了很多保障,但是实际运作中,仍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因此高校领导应努力建立健全高校党务校务信息公开的长效机制,分别建立党务校务公开的领导和监督小组,分离领导权与监督权,明确各方职责.在一些学校的重大事务上要突出党务校务公开的针对性,敏锐抓住热点问题,着力解决难点问题,推动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党务校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健全会更好地提高党外人士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的贯彻落实决策、监督的实施,更好地推动学校建设的发展.


3健全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保证政治建设有序推进

在高校政治建设过程中,如果党外人士参与的各种观点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决策中有所体现与回应,就保障了党外人士参与行为的有效性,实现了参与行为的实践意义.能够保证其有效性正是管理、决策、监督等基本工作.监督是统战部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实现政治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要注重倾听广大群众意见、广开言路.协商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决策和管理上面,而相对较弱的监督作为完善协商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现阶段各高校统战工作亟需加强的薄弱环节.就如何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来说,首先,要建立和完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以及监督反馈体系,用以畅通监督渠道;其次,要整合高校各种监督资源,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努力构建党内、党外立体监督体系,努力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政治建设中,不仅要努力构建协商的管理模式,还要注重强化对参与意见的反馈机制,例如在决策后及时公开最终结果以及相关说明,明确肯定参与意见对于决策结果的影响,重视意见与决策的关系.避免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参与主体的意见在最后决策不能全部体现而出现的不必要的混乱.这样可以保证政治制度建设的有效开展,也能够吸引广大的党外人士再次参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高校统战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学校建设发展为中心,为学校各项工作推进不断增添助力.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的高校统战工作更应紧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为高校政治建设和改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