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的“保鲜”问题

点赞:23485 浏览:1074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教学模式是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么写作的,高中政治课堂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大胆探索,必须克服以往“一言堂”的模式.倡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为我们的每一节课去“保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通过给政治课堂“保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高中政治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保鲜;高中政治教学;新课改;形式主义

“保鲜”这个问题本来是用来保持蔬菜、水果、肉类等易腐食物的新鲜,与高中政治课的教学问题听起来好像不相干.但是对当前我们高中政治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确实有必要为我们的课堂“保鲜”.而高中政治课堂的“保鲜”问题主要是指打破原先课堂教学沉闷的弊端,让每一节课都是新鲜的,让学生充满学习知识的渴求,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现在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功利化色彩浓重,教材内容过于高、大、空,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并且与社会的现实有所脱节,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政治课本身的德育功能,再加上课堂的授课方式过于传统沉闷,对于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高中生自然就失去了吸引力.这就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充分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如何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展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判断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创新的过程,真正让课堂活力四射,让每节课新鲜而又充满活力.

笔者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有着自己的一些体会,下面就政治课堂的“保鲜”问题谈一下本人的一些实际做法,不当之处,望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一、课堂“保鲜”要与新课改要求一致.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政治课堂“保鲜”的本意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如果脱离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那就背道而驰了.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政治课程构建了多个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高中政治课堂的“保鲜”要时刻贯彻这一思想,一切体现这一思想的做法都可以而且应当为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怎么写作,这也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高中政治课程生活化、开放化、实践化的特点.

在进行课堂“保鲜”时,也要注意当代高中生本身的特点,与以前学生阶段比较,高中生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分配时间,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学习任务,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迅速发展.再加上他们精力旺盛,情感丰富,如果能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自然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学生乐于听,教师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师生双赢的局面,想一想,何乐而不为呢


笔者在进行这方面探索时,尝试了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模式,也就是在编写的导学案上不仅结合教材有本节课重难点练习等,更突出了让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材料的事例总是最“新鲜”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得到了很好的热身,对于即将开始的课堂教学也就充满了期待.

二、教师要成为政治课堂“保鲜”的“保鲜剂”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悟到,一节课的成功,与教师的课前充分准备和课堂应变能力是分不开的.政治学科的内容以理论为依据,道理深刻又抽象.因而导致现在的高中生把政治当成教条,觉得枯燥无味,对我们这些政治教师更是敬而远之.怎么打开这一困局,我们自身要充当课堂的“保鲜剂”.教师要做到风趣幽默,寓庄于谐.可以这么说,笔者的课堂从来不缺乏笑声,让学生从笑声中明白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有这么一个故事:传说河南、山西、陕西三位老乡在一起聊天,各自对自己的家乡赞不绝口,河南人说:“郑州有个纪念塔,离天只有丈七八”;山西人说:“山西有个大槐树,把天磨得咯吱吱”;陕西人说:“西安有个钟鼓楼,半啦插到天里头”.从这个故事中,让学生分析自然得出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受到主观情感、利益出发点、立足点的影响的,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同意识.使学生在开怀畅笑中领悟到“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意识”这一哲学观点.

高中政治课堂的“保鲜”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中政治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政治教师要成为“保险剂”,要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言传身教,要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才能保证课堂新鲜,充满吸引力!

三、课堂“保鲜”需要一定的形式主义

传统的政治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这种填鸭式的做法,就像工厂的流水生产线,压制了学生的活力,课堂死气沉沉,学习的效果非常差.同样的内容如果换一下教学形式,结果可能就大大不同.要让我们的政治课堂“保鲜”需要有一定的形式,这一点笔者也是深有感悟,比如,笔者会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展开灵活多变的形式,譬如,在学习必修一决策的知识时,让学生提前预习,准备了模拟听证会,主题由学生结合实际自己选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笔者把整个过程拍成视频,放在校园网站上供全校师生交流,这种看似形式的教学效果是出奇得好,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除此之外,我在课堂上还经常借助多媒体播放时政热点,让学生评述,引导他们用课本的理论知识去评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把这种形式称为“课堂时政大家谈”.

从这些实践中,笔者觉得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要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要多采取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才能真正适应当代高中政治课堂的“保鲜”需要.

总而言之,根据笔者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深刻地体会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给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注入活力,让每一节课都是新鲜的,适时地走出教材,走人生活,走入学生的心.所以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积极探索,努力给自己的政治课堂“保鲜”,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