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气候政治进展述评

点赞:25356 浏览:1181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气候政治是国际社会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所作的各种政治努力,它是指在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主体与气候变化问题这一客体本身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建构一种分析框架厘清国内学者对于气候政治问题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这种分析框架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气候政治的客体是什么?人类社会对这一客体的认识历程;第二,气候政治的主体是什么,各主体在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第三,气候政治的内容是什么,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与分析构成了国内学者对于气候政治问题研究的重点.


关 键 词 :气候变化;气候政治;气候政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1.002

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国际社会为抑制全球变暖付出诸多努力.气候政治正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而形成的,它是国际社会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所作的各种政治努力,包括国际气候谈判、国际协约、减排义务以及一系列的国际行动.本文将气候政治看作一个系统(如图1),它是指在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主体与气候变化问题这一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文的分析框架是建立在对这一系统进行梳理和认识的基础之上,具体包括:气候政治的客体是什么,人类社会对这一客体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气候政治的主体又是什么,各主体在这一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气候政治的内容是什么,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建构此种分析框架厘清国内学者对于气候政治问题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

1.气候政治的客体

气候政治的客体是指气候政治指向的对象――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从科学领域向政治领域的转化,使得气候变化问题成为气候政治中的重要因素,吉登斯认为“我们如果再不把气候变化问题有效地纳入政策议程,那真的将会出现‘吉登斯悖论’的情形”1.作为气候政治的客体,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长期性、全球性、不确定性、渗透性、复杂性、威胁性等多重性质特点.国内学者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需要明确气候变化问题的性质.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影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等多方面领域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对于气候变化问题性质的讨论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伴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认识水平的深化.从认识水平的发展演化来看,气候变化问题经历了从科学问题向政治问题的转化;从气候变化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来看,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政治问题,还是一个问题.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性质我们可用图2来表示:

其一,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人类认识到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与全球气温上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不过,肖巍等人也陈述了国际社会中的反对意见,如质问气候议题是一个阴谋论,甚至怀疑论者质疑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2其二,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张海滨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占据着当今国际政治议程的核心位置,气候变化正在塑造21世纪的国际政治,主要表现在:第一,气候变化正在重新绘制国际政治版图,有些小岛屿国家正在慢慢消失或缩减;第二,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国际安全,将引发国际社会对能源、资源等的争夺;第三,气候变化对21世纪的地缘政治影响显著;第四,应对气候变化将导致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调整;第五,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受到强烈冲击.3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影响着世界政治,同时这一问题涉及众多的权力、利益关系,这是成为政治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三,气候变化问题还是一个问题,气候政治博弈争论的焦点是碳排放的处置问题,其背后隐藏的是对国家利益的争夺,并由此引发巨大的冲突.华启合认为冲突主要表现在:第一,蔑视发展中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权,与人道主义原则相冲突;第二,凸显气候霸权主义,与国际公正原则相冲突;第三,回避历史责任,与人类正义原则相冲突.4总体而言,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政治问题和问题,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图3表示.

其次,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经历了由科学领域向政治领域的转化.徐再荣将国际社会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回应分为科学研究阶段、政治化阶段和气候谈判三个阶段;5张胜军将整个气候政治化的历程总结为科学认知阶段、气候变化作为因变量的政治阶段、气候变化作为自变量的政治阶段.6两位学者总结的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都是作为科学问题进入国际社会,后两个阶段反映其作为政治问题进入国际政治.针对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领域进入政治领域的原因,不少学者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与全球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国际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公众环保意识、日益活跃的环保运动等因素有关.徐再荣从科学界对全球变暖问题严重性的共识、近些年一系列的气候事件解释气候变化问题有必要进入政治领域,通过政治手段解决.7在此基础上,曾品元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全球变暖的后果直接关系到国际社会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及道义旗帜的重新标立.8李东燕认为公众的环保意识与社会环保运动也是重要的推动因素,同时强调气候变化问题进入政治领域与一个国家基于国内、国际政治斗争利益的获得有关系.9气候变化问题由科学领域向政治领域的转化,实际上是价值分化的过程.

2.气候政治的主体

气候政治的主体是指参与气候政治的行动者.从国际层面讲,气候政治的主体主要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区域联盟和个人;从国内层面讲,按行业属性分,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传统产业利益集团、新兴产业利益集团和公益性利益集团等等,刘卿阐述了这些利益集团对美国气候政策制定的影响,它们通过政治献金、游说官员和制造舆论三条途径来影响气候政策,主要影响美国的气候立法、行政和司法.10曾品元认为科学范畴的气候科学转化为国际政治范畴的气候政治,其标志是影响国际政治发展趋势的四大要素都明显并直接地介入到气候领域,即国家、国际组织、传媒和个人.四大要素的介入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家出于国际政治权力、经济发展利益和全球道德等因素的考虑,在气候政治中发挥作用;第二,国际组织在气候政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因传媒而形成的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了气候政治化;第四,个人的力量尤其是在国际政治领域里起作用的个人对于气候政治化也起着推动作用.11 首先,国家或者国家联盟在气候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合国气候谈判过程中,国家围绕着权力、利益和道义等因素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目前气候博弈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分别为欧盟、“伞形集团”和发展中国家集团,其中“伞形集团”主要指以美国为首的欧盟之外的发达国家.12欧盟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环境保护,推动气候合作,推行较激进的减排措施,强调自己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领袖角色,采取许多政策、行动和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建立自身在国际关系中的话语权.与此相反,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美国在气候政治中的立场是拒绝承担量化的减排目标、反对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和资金支持,同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起量化的减排任务.这种立场具体表现在布什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采取消极的环境保护政策.庄贵阳认为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气候变化问题尚具科学不确定性;第二,实现《京都议定书》目标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太大;第三,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没有“有效参与”温室气体减排对美国来说不公平.13尽管奥巴马政府推出气候新政,但这种气候政治立场的转变主要在于:第一,布什政府的保守环境政策使其处于被动地位;第二,美国期货政策的逐渐升温与众多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有关,尤其是受到新兴产业利益集团和公益性利益集团的影响;第三,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客观性.14气候新政面临国内国际双重博弈,《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以失败告终.杨强等人从经济危机和政治原因方面解释了法案的失败,一方面经济危机使奥巴马政府和美国民众对气候议题的关注度下降,对推动参议院气候立法的力度减弱;另一方面,美国参议院复杂的党派政治使气候议案甚至没能被付诸表决.15

气候政治博弈的实质是政治话语权、经济主导权和价值取向的博弈16.在欧盟与美国的政治话语权和经济主导权之争中,欧盟争当政治话语权的领导者,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而美国之前的态度一直是拒绝承担减排任务,强调发展中国家承担责任,其实质是在国际气候问题上一方面要掣肘欧盟气候外交领导者地位的形成,另一方面奉行单边主义,将其“一超独霸”的国际地位延展至气候政治领域.17奥巴马的“绿色新政”表明美国正在收复政治话语权.

发展中国家集团内部由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领导的石油生产国、小岛联盟以及由其余的发展中国家形成的第三个较为松散的利益集团组成.石油生产国担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减少世界能源需求,影响其经济利益,因而反对所有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措施;小岛联盟最易受到气候变暖特别是海平面上升的不利影响,因此强烈要求尽早采取行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制止森林砍伐,并要求对它们进行援助,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余的发展中国家强调公平问题,坚持经济发展是第一需要,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负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围绕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展开了经济利益之争.

其次,国际组织作为气候政治的主体之一,在全球气候政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它的职责是收集、整理世界各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工作与成果,提出科学评价与政策建议.但是国际组织的作用毕竟有限,张胜军认为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不但是为国家怎么写作的,更重要的是它们更多地体现出现有国际政治力量格局,比如联合国,这些国际组织总是怎么写作于一些西方大国的偏好,而且难以抗拒来自大国的压力.18气候变化在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国际热点问题的时刻,一些主要排放大国和区域合作组织开始积极谋求在多边气候变化谈判之外,利用不同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促进气候变化合作.刘晨阳详细介绍了APEC气候变化合作的进展情况.19

3.气候政治的内容

气候政治的内容是指气候政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客体对主体的影响和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其中主体作用于客体又包括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以及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等等.此外,气候正义问题还是气候政治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哲学困境,是气候政治的内容之一.

3.1 客体对主体的影响:气候变化问题正影响人类生活

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危害性大.以我国为例,海平面上升导致我国陆地面积减少,加速国土质量下降;气候变化影响我国的淡水资源,增加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对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和成本产生影响,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度和强度,威胁民众的生命、财产和生活质量;气候变化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影响我国主权;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我国重大的国防和战略性工程以及军队建设20.总之,气候变化已经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作为政治问题,张海滨认为气候变化问题正在塑造21世纪的国际政治并已经作为自变量影响气候政治.

3.2 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行动

从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来看,这种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庄贵阳认为这种认识过程可以反映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之中.第一次评估报告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科学认识上,第二次评估报告加深了对生态影响的分析,并对未来经济破坏和减排措施做出了粗略评价,两次评估报告主要是通过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和政策工具进行综合描述、分类和比较,考虑“成本有效性”原则,衡量各种技术运行和排除减排政策实施可能面临的各种障碍,关注经济发展问题.第三次评估报告不仅考虑多种温室气体的“源”和“汇”问题,包括更多的政策选择工具,同时还考虑增强气候变化影响适应能力的政策设计,检验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21前三次评估内容的转变反映国际社会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科学认识向环境保护的转移、再到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原则实现从发展、公平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同样通过对IPCC四次评估报告进行分析,肖巍等人阐述国际社会利用有利证据证明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倡议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22常跟应等人利用已有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情况,结论表明中国民众清楚气候变化问题的原因和后果,并愿意采取行动配合减排行动.23在董敏杰等人看来,我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注重环境含义、政治含义与经济含义三个阶段.过去,我国一直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量低、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强硬的、有时缺乏灵活性的立场使中国在国际谈判中赢得了“强硬路线者”的声誉.近年来,我国的气候变化立场稳中有“变”,在坚持不承担量化减排义务的同时,在相关领域表现出的更加积极、开放、合作的态度.24认识的深化使气候政治的主体逐渐深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问题,更是涉及国家经济发展、国际社会公平与正义、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进程演化中看出,国际社会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从环境保护逐渐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从气候政治主体的行动来看,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行动主要体现在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所作的各种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成立国际性组织,如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等等.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国际性组织如IPCC等为气候谈判、规制和气候政策提供科学依据,25 它们在世界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二,召开国际会议,进行国际气候谈判.国际谈判已成为促进气候政治化的重要力量,其中联合国气候谈判的推动力量最为明显,而谈判争论的实质在于对日渐稀缺的温室气体大气容量资源在国际间进行分配,限制无限度地使用这种环境容量资源.26肖巍等人分析了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焦点问题,他认为国际社会组织围绕着话语权、责任分配、合作意愿等问题而相弈,具体表现为谈判围绕如何确立中长期减排目标和减排指标展开. 27在国际谈判中已逐渐形成国际气候制度,其框架包括减排义务、灵活机制、资金机制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减排义务的分担.国际谈判过程中先后制定了一些重要的文件或决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制度,在这些文件比较重要的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岛路线图”.《公约》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实现持续经济增长与消除贫困的正当的优先需要,对其减少其他排放任务未作明确规定.《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制定了明确的减排目标与时间表,其主要内容是:在第一个承诺期内,附件一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在履约方式上,允许发达国家采取灵活的政策和行动,包括“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机制”与“排放贸易”三种机制;附件二国家在减少排放任务之外,还应当提供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资金,包括技术转让的资金.《议定书》的签署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气候谈判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国际社会进一步采取减排措施,张胜军认为《议定书》一定程度将分化国际社会在气候领域的合作28.德班会议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解振华表示,德班会议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一是坚持了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授权,坚持了双轨谈判机制,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就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安排;三是在资金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四是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五是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29

国内气候政治进展述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政治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从谈判进程分析可知,国家作为气候政治的主体参与气候谈判必然围绕着权力、利益等问题展开博弈,总体来看,谈判基本上涉及两大主要矛盾:第一,北方内部的矛盾,主要是美国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矛盾.第二,南北矛盾,其中有两个问题是它们关注的焦点:一是工业化国家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问题;二是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和技术转让的问题.谈判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发达国家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准备做出什么承诺.争论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关于限排承诺方面的分歧.南北矛盾是气候谈判中最主要的矛盾,首先表现为南方对公平问题的强烈关注,主要集中于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具体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金和技术方面到底做出何种承诺,其次是组织多边资金转移机制的定位问题,即应由哪个机构管理全球环境基金.30正因为谈判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利益分歧,气候谈判步履维艰,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日益困难,2011年召开的德班会议经过近两周的“马拉松式”谈判才达成协议.李东燕认为从国际政治学角度看,国际合作之所以难度大、进展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气候变化问题涉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第二,气候变化对各国威胁的程度不同,对多数国家来说,气候问题还没有形成现实、直接、明确、迫切的威胁;第三,在责、权、利关系上存在极大的不确定和不平衡;第四,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另一个严重阻碍是监督与核查的难度极大.31主要强调气候变化的威胁程度、相关的责权利关系以及气候治理缺陷对于国际合作的重要影响,实质上反映气候变化问题利益分化使得国际合作困难重重.张海滨认为,气候变化问题的长期性、不确定性、全球性以及渗透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并加剧国际合作困难.32

其三,各国自主性的减排行动和环保行动,即各国的气候政策等.欧盟采取一系列措施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诸多学者分析其立场、行动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崔艳新整理了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进展及影响,33高小升等人从内因、外因角度分析其气候政策之因,以及在此基础上推测欧盟后京都气候政策的前景.34王文军则具体分析了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并得出结论认为英国在实践中已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气候变化应对政策.35也有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证生态产业实力的大小与欧盟成员国气候政策及其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立场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一个国家生态产业实力越强,就越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气候政策,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立场也会越发积极与超前.36邢璐等人详细解读了欧盟碳减排目标分解方法,并提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37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包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制定产业政策与经济激励政策等方面.德班会议中,我国表现出极大诚意,既坚持原则,努力维护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又显示出一定的灵活性.解振华在德班会议中表示中国愿意有条件接受2020年后的量化减排协议,同时强烈批评一些发达国家拒不履行承诺、反而向发展中国家施压的做法.38许多学者分析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其走向等问题.王文军等人认为中国应该积极参加国际气候制度的磋商,争取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借力欧盟,加强与广大发展国家的团结合作,保持与日本、77国集团等多边伙伴的交流与沟通,谨慎处理不利因素,尤其谨慎承诺减排义务,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持合作的互惠性和独立性.39根据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段红霞认为我国气候政策应该关注如何平衡发展的机会和气候变化、如何确定满足发展和基本需求的碳预算、如何实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转型,旨在促进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可持续良性发展开辟道路,并对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起到促进作用.参照英国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的做法,王文军认为中国未来的节能政策应该从能源生产者入手,一方面鼓励无碳或低碳能源的研发与生产;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政策,加大产品价值构成中的能源成本,实行碳税控制排放,激励企业实行低碳生产方式,同时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切实实行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的差别电价政策.同时借鉴英国碳基金经验和排放贸易机制,优化碳税管理,设计国内碳预算机制.40 3.3 气候正义问题

气候正义问题是气候政治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哲学困境.气候正义关切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主权国家之间公平地划分气候权益和分担气候责任.41王苏春等人归纳了现阶段关于应该采取何种“气候正义原则”来分配有限的气候资源的看法,一种是将分配正义作为主要原则,另一种是将矫正正义作为主要的行动原则,但他从不同层面分析了这两种原则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我们应尝试践行一种气候的“总体正义观”,以追求一种最大程度的公共善.42钱皓从气候变化的视角出发,讨论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中的正义、权利、责任三大问题以及人类面对气候变暖所处的价值层面的基本困境.43王文军通过对“碳预算”方案的分析进而厘清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气候公平诉求,通过方案比较可以看出个方案对同一“公平原则”有不同阐释,其实质内含了对国家发展权的争夺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气候政治中的博弈结果实质上反映气候变化问题的公平、正义问题,如何在主权国家之间公平地划分气候权益和分担气候责任,以及如何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地划分气候权益和责任是关乎气候政治能否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此种分析框架来看,国内研究者对于气候政治问题的研究比较丰富,探索了气候变化问题的性质和人类对它的认识实现从科学领域向政治领域的转变,陈述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为抑制全球变暖进行的各种努力,包括成立国际组织、开展国际谈判、国内气候政策等等,同时分析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利益分析、焦点问题、谈判本质,解释各国气候立场的原因等等.通过将气候政治看成一个系统,明确气候政治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全面理解国内研究者对于气候政治问题的认识.

注释:

1 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08.

2 肖巍,钱箭星.“气候变化”:从科学到政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4~93.

3 张海滨.气候变化正在塑造21世纪的国际政治[J].外交评论,2009,(6):5~12.

4 华启和.气候政治博弈的冲突及生态思维范式的价值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0,(4):103~106.

5 徐再荣.从科学到政治:全球变暖问题的历史演变[J].史学月刊,2003,(4):114~120.

6 张胜军.全球气候政治的变革与中国面临的三角难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0):97~116.

7 徐再荣.从科学到政治:全球变暖问题的历史演变[J].史学月刊,2003,(4):114~120.

8 曾品元.世界气候的国际政治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31~38.

9 李东燕.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政治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66~77.

10刘卿.论利益集团对美国气候政策制定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10,(3):58~64.

11曾品元.世界气候的国际政治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31~38.

12 陆晓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科学理性合作――超越经济理性,建构生态理性[J].求索,2010,(1):83~84.

13庄贵阳.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4):50~55.

14李庆四,孙海泳.奥巴马气候新政的双重博弈[J].新视野,2010,(1):94~96.

15 杨强,梅仁毅.奥巴马政府气候政策遇挫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10,(11):59~62.

16华启合.论气候政治博弈的实质[J].社会主义研究,2011,(5):108~112.

17 张丰清,周苏玉.当前大国间气候政治博弈中的利益选择及其应然取向[J].社会主义研究,2010,(5):127~130.

18 张胜军.全球气候政治的变革与中国面临的三角难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0):97~116.

19刘晨阳.APEC气候变化合作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生态经济,2010,(2):162~165.

20张海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1~4.

21庄贵阳.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4):50~55.

22 肖巍,钱箭星.“气候变化”:从科学到政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4~93.

23 常跟应,黄夫朋等.中国公众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与支持减缓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基于全球调查数据和与美国比较视角[J].地理科学,2012,(12): 1481-1487.

24 董敏杰,李钢.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历程及主要经济体的态度与政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6):13~21.

25 肖巍,钱箭星.“气候变化”:从科学到政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4~93.

26 邹骥,陈吉宁等.对布什政府取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承诺的分析[J].环境保护,2001,(5):36~38.

27 肖巍,钱箭星.“气候变化”:从科学到政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4~93.

28 张胜军.全球气候政治的变革与中国面临的三角难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0):97~116.

29 孙钰.德班:激烈交锋博弈 艰难达成决议[J].环境保护,2011,(23):45~46. 30 徐再荣.从科学到政治:全球变暖问题的历史演变[J].史学月刊,2003,(4):114~120.

31 李东燕.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政治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66~77.

32 张海滨.气候变化正在塑造21世纪的国际政治[J].外交评论,2009,(6):5~12.

33 崔艳新.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进展及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0,(6):77~80.

34 高小升,严双伍.欧盟气候政策的动因分析[J].国际论坛,2012,(5):7~13.

35 王文军.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其借鉴意义[J].现代国际关系,2009,(9):29~35.

36 李慧明.气候政策立场的国内经济基础――对欧盟成员国生态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J]. 欧洲研究,2012,(1):81~99.

37 邢璐,马中等.欧盟碳减排目标分解方法解读及借鉴[J].环境保护,2013,(1):65~67.

38 孙钰.德班:激烈交锋博弈 艰难达成决议[J].环境保护,2011,(23):45~46.

39 王文军,潘家华.浅议中国在后京都时代的气候政策走向[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21~26.

40 王文军.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其借鉴意义[J].现代国际关系,2009,(9):29~35.

41 王苏春,徐峰.气候的政治与政治的气候――全球气候变暖的政治哲思[J].学海,2012,(6):102~106

42 王苏春,徐峰.气候的政治与政治的气候――全球气候变暖的政治哲思[J].学海,2012,(6):102~106

43 钱皓.正义、权利和责任――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0):58~72

44 王文军,庄贵阳.碳排放权分配与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气候公平诉求[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1):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