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政治新课改实施的理性

点赞:4902 浏览:161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以政治新课改实施过程为例,深入分析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对策措施,以期对高中新课改教学实践起到参考和推动作用.

对高中政治新课改实施的理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课改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 ]新课改 理性 思考 观念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突出表现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政治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应该说,新课改解决了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方向是绝对正确的,成绩是不容怀疑的.但是,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改作为新事物,它的成长仍需一个长期、艰巨的发展过程.对新课改的实践,我们必须对它进行理性思考,以确保准确地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尽量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陷入误区.


一、新课改在教材观方面的一些重要变化

1.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改变以往以学科教材为本的倾向,强调教材既是教师的教本,也是学生的学本.

2.体现“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改变以往围绕“应试”要求组织教学内容的倾向,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多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陶冶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体现“以行动引导为导向”.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落实双基”的倾向.突出强调知、情、行的统一,并把重点放在“行为指导”上.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感的陶冶、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落实到行为实践上.

4.体现“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改变以往忽视实践活动的倾向,突出实践性,把“实践活动”设计作为新编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次作为突破口,带动整个教材呈现形式的改革.

二、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的实践证明,新课改科学合理,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存在盲目性.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就需要讨论、辩论、模拟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应用.例如,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讨论法,这是很常见的,但如果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视知识的难易程度,一概交给学生去交流、讨论.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因其知识面所限对很多问题无从下手,讨论结果往往漫无边际而不着主题,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效果不理想,学生收获也不多.在教学实践中提倡适当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必要的,但要掌握好分寸和问题的难易程度,否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2.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于课堂上让学生多说、多做,甚至有些学校规定一节课中教师讲课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分钟.这些做法忽视了教学实际,人为地分割了教与学的有机联系,造成的教学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计的.高中学生因其知识层次、思维状态、价值观念等尚未达到成熟、稳定的状态,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渴求很强烈,加之受接收信息渠道所限,因此,还是应该把教师的“教”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地位,不能本末倒置.

3.忽视课堂教学实效,教学形式和手段模式化.

出于新课改教学的需要,许多教师采用一些新型教学形式和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这是合理的.但有些老师认为,只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才叫课改,这样的结果就是,情境设置、视频音频、多媒体动画声色并茂,课件成了中心,教室成了电影院,学生成了观众,教师成了放映员.这种以满足学生感官刺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倾向,导致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重问题预设而轻知识生成,重媒体表面功能而轻媒体深层功效,教学设计空洞无物,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4.评价标准单一,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

在当前,有些地方的新课改是“换汤不换药”,尽管换了教材并增加了研究探讨性的学习方式,但很多教师依然采取了应试战术,单元考、月考、阶段考层出不穷,学生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过于强调了评价结果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的教育观.另外,评价往往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理解不全面、不系统、不透彻;二是对新课改的具体实施缺乏清晰认识.

三、推进新课改实施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借鉴当前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供参考.一是转变教学方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二是准确定位“教与学”,构建和谐课堂;三是重视“课内与课外”,增强教学实效;四是增强针对性,采用实效性强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五是注重动态过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但是,以上五个方面怎样实现,这又是一个新问题.所以,我认为应该从更深层次思考新课改如何实施的问题.

1.不要将转变观念仅仅理解为教师观念的转变.

新课改要实施,首先要转变观念,这是正确的.但是,新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全国各行各业的各个群体,不仅教师要转变观念,而且政府、企业、家长更要转变观念.一方面教育是一个公共事业,其行为是为整个社会提供怎么写作,理应得到整个社会的支持.政府应提高新课改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中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大投入,不应只是一份文件就要行新课改,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和考核机制.企业应提高参与教育合作的积极性,不应只是埋怨学生高分低能,而应首先为新课改实施提供智力和物力支持,通过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使自己最终受益.家长不应鼠目寸光,把孩子的培养仅仅定格为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成为应试教育的守护神,不能配合新课改的实施,使新课程要求的学生课外实践成为一句空话,也就没有了课堂思辨的基本素材,教师如何让学生继续成为主体.只有各方面通力合作,新课改才会真正实现.例如,酒钢三中为配合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与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嘉峪关长城区、嘉峪关、十四号空军实验基地、酒钢宏丰实业公司、新华街办事处、市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酒钢劳动被服厂、市明珠气象塔、酒钢展览馆、酒钢游泳馆等二十二家单位签订了嘉峪关市酒钢三中与驻区单位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约定书,就是各方观念转变,积极协作,为推动新课改实施迈出的具有实质性的一步.另一方面,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是新课改实施的受益者和践行者,观念首先应该且已发生了转变,不值得深究. 2.不能只重视教学过程改革而忽视评价标准的改革.

新课程实施就像是射箭,评价标准就像是靶心,教学过程包含的教学方法、手段就像是利箭,用什么样的箭重要还是射中什么靶心重要,答案不言自喻.如果靶心仍然是固定的,那创新方法用移动靶心进行训练有必要吗?可见,新课改实施之所以不能顺利推进,不是教师观念不新,学校态度不积极,关键还是评价标准不到位.国家应进一步改革高考制度,只要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例如教学观念、方法等等,不用专家指导,一线教师自会学习创造,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所以,我们应认清病源,抓住关键,对症下药,敢于向高考制度发起挑战.

3.不要仅仅以教学形式的新旧判断新课改实施的成就.

现在领导检查各校新课程实施的程度,主要看你有没有进行讨论,有没有使用多媒体,从而造成学校教学中的一种形式主义.讨论固然很好,但它必须以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为前提,否则不就成了无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们也要明确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应用必须服从和怎么写作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怎么写作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多媒体喧宾夺主,舍本求末,由“辅助”成了“主教”,双基教学不扎实,思维训练不到位,教育功能不体现,那么教学的实效又如何体现呢?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坚持教书育人的信念,始终为真理而奋斗,这才是我们要坚守的,千万不要做为图名利而损害百年树人之事.这就使我们回归到本文开始新课改在教材观方面的一些重要变化所阐述的四点,这才是我们在新课改实施中始终要坚守的根本,而它是反对形式主义的.

总之,21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新课改的评价方案还未最后确定,新课改的实施也处于探索过程中,这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充满勇气和热情的同时,又应不失理性地投身于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中,进行更多辨证、科学的思考,为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谱写出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政治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2]成光泉,刘选主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作者单位:嘉峪关市酒钢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