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点赞:33604 浏览:15572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渗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并帮助他们达到较高的人格境界,形成较高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现状,并提出了加强该项工作的应用原则及途径.

关 键 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从根本属性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德型的文化,由于对道德更加重视,使得传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①这些资源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积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拥有大孝大爱、自强不息等美德,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 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其特殊内涵规定了它多样的表现形式.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个人的德性修养.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慎”③就是对这一特征的真实写照.在后来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德性修养理论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成就了如范仲淹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包容汇通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同时也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者得以长期并存,恰恰反映了这一包容汇通的精神.其三,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先哲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随着历史的发展,“天人和谐”的人生处世的理想目标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四,中国传统文化还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就是肯定“以人为尊”的这一想法.正是在这一想法的熏陶下,从古至今的统治思想也都是以谋求人民的生活安定作为基本的统治思想.其五,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在中国古典的传统观念中,中庸之道一直作为儒家最推崇的为人处世之道,适度的态度和行为成为人们的共识,减少了过激行为的出现,使中国社会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

但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不可避免的两重性.它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彰显了不可替代的优势部分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天命”的消极思想弱化了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阻碍了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摒弃糟粕,推陈出新,取精用弘.

2.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现状

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大学生群体逐渐呈现出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局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不高.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延续性和生命力,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对上海市三所大学 9 个班级进行的题为“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成长”的调研报告中,仅有 4.8%的大学生阅读过多遍四大名著,9.0%的大学生阅读过一半,而只阅读过一两本的大学生占到了 70.1%,从未读过的人也高达 16.2%.④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容乐观.第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度不高.传统“是指过去的某一时间范围,是由过去的物质条件和制度、过去的社会心理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决定的”.⑤随着国际文化的跨区域交流,新思想与传统思想、东方与西方文化冲突给大学生也带来了深刻影响.河南省一项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的看法你怎么认为?”调查显示,58%的90后大学生认为这种说法已经不切实际,已经过时或者无所谓.⑥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人的看法,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过时了或者是无所谓了.这说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弱化了.很多大学生考虑更多的是社会现实,在面对国家和自身选择的时候更多的是趋向于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观念.⑦由此可以看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弱化也必然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学生的行为上表现程度不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思想和文化上的,更重要的是在行为上对传统美德的传承.但是,目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着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权利轻责任,重物质轻精神,重等价交换轻付出,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等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

3.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则和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高校应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措施,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从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环境、建设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队伍建设和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等方面建构中国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模式.

首先,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上充分重视 教育的环境因素,强调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个体道德品质培养上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道德的发展.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资源,精心组织学生参加重大节庆、参观学习、倡导文明风尚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联系实际,亲身体验,认真思考,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其次,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网站.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加强传统文化的网络阵地建设是拓宽传统文化宣传渠道的有效方法.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网站,以图文并茂和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内涵,使学生感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魅力.同时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等,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再次,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⑧可见,一支合格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对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工作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使自己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相关传统文化知识,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在大学生课程中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明史以及其中的精神、内容和特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传授爱国主义、自强不息、民族自豪、大孝博爱等传统文化精神,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起到积极作用.

最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校园特色相结合的部分,通过历史人物、故事、经典语言等深化对校训、校史、学校特色等的阐释;另一方面,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雕像、石碑、路和建筑的命名等校园环境建设中,营造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此外,要鼓励建立传统文化的社团组织,例如汉学社、炎黄民俗协会等,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校园活动,营造文化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岁月洗涤而经久不衰,延绵不断的根本原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并帮助他们达到较高的人格境界,形成较高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的有力途径,高校应常抓不懈.


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教育厅2012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课题编号:Y2012258 98)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② 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③ 黄式三(清)撰,张涅,韩岚点校.论语后案[M].凤凰出版社,2008:249.

④ 黄洪基.团2006-2007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报告.

⑤ 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5).

⑥⑦朱含.河南省高校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