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派在现实政治中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点赞:4376 浏览:1134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政治理论上都存在着对于党派的性质、地位、功能方面的误解,在

政治实践中对于党派的重视也不够.本文从党派是不是一个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是参政党还是其他三个问题出发,对于党派的性质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

关 键 词 :党派 性质 地位 功能

2005年2月,中国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即中发[2005]5号文件,以下简称5号文件),在总结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方式、程序等,为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指明了方向.但是,对于党派的性质、定位、功能与作用,理论界和学术界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进一步澄清和明确.

一、身份定位

党派是否一个政党中国的党派是中国历史形成的,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中国的党派也是在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中国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也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但是,也正是这些特色,使得中国的党派同西方主流的政党理论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有着一些显著的不同和差异,对于党派的性质和定位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在西方学术界,占主流的政党观念认为,“现代意义的政党乃是具有相当的持久的社会集合,它追求政府中的权力职位,显现联系政府的中心领袖与政治领域内(无论与地方)的大批跟随者之组织结构,以产生共同的观点或至少效忠的认同之符号.” 这是对于政党的目的的解读,认为政党的特殊性在于它以获取公共权力为其目的,各种政党相同之处是它的目的就是追求或者获取政治权力.

西方另外一种具有较大影响的政党概念认为政党是一种控制社会、影响国家的中间媒介的政治组织.《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政党最重要的特征是政党把政府形式上的结构与“市民社会”的各种不同成分相联系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这种联系作用在实施反应和控制这两种功能的导向方面明显相差甚大.然而,几乎所有政党似乎都表现为两种功能的结合,即:一方面政党对社会做出反应;另一方面,由政党对社会施以控制.进而政党运行于政治体制的正式(合法,立宪的)部分和非正式(社会的)部分之间的交界上.

按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者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者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因此,有的学者在衡量中国的党派时,从阶级性、不能对群众发挥领导作用、没有单独的政治纲领等方面认为中国的党派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政党,也不是什么政治派别,而是一般的政治团体.

贾庆林同志在2002年11月29日的讲话中说:“各党派作为中国的亲密友党和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与根本利益一致,奋斗目标相同,同样需要把十六大精神学习好贯彻好.”奋斗目标相同,都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利益一致,中国和各党派的根本利益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党派并不代表某个特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当理论与现实发生矛盾时,是修改理论适应现实,还是以传统理论框定现实总书记在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因此,我们也不能以传统政党的定义来框定各党派.一味追求党派到底代表了哪个阶级、阶层或者集团的利益.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与时俱进地发展理论,修改定义.

二、性质定位

党派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同上述的政党的概念相联系,中国党派属于什么性质的政党,也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已的话题.1.有人认为,现在的党派的成员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承认或接受中国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自然应当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2.有人认为,现在党派的成员主要是知识分子,应当把它们界定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3.有人认为,现在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组成的党派,自然是一部分工人阶级的政党;4.有人认为,应当把党派界定为爱国主义政党.

在这里,首要的问题,是判断政党的性质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政党的性质是不是由它的组成人员来决定列宁曾经说,“一个党是不是真正的工人政党,不仅要看他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是谁领导它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只有根据后者,才能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 恩格斯曾言:“一个政党的正式纲领没有它的实际行动那样重要.但是,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是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 由此可见,判断政党性质的标准是多元的,而非是单一的,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政党的政治纲领;政党的实际政策:政党的成员出身.而政党的成员出身是其中的较为次要的因素.中国的领导层都是知识分子,就能说中国是知识分子阶层的代表吗中国曾经在历史上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但它不是农民阶级的代表,而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因此,仅以我国党派的成员多数是知识分子,以党员成分和出身为标准讲个党派的性质确定为工人阶级政党或者知识分子政党显然是不够准确的.


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明确表示,中国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说党派代表新产生的阶层、知识分子阶层或者某种界别的利益,都是建立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概念基础之上的.历史上的各党派确实代表了一定阶层、集团的利益,但是,今天要问党派代表哪一阶层、集团的利益,都是进入了一种逻辑上的误区,无法给与逻辑上的自洽的.

另外,社会主义政党不是党派本身的性质,是从整个社会宏观制度角度进行的概括.由于“爱国主义”本身不是一个纯粹的学理概念,因此,爱国主义政党本身也无法对于党派之性质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的界定.

关于党派的性质,5号文件已经讲得很明白:“在新世纪新阶段,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领导、同中国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因此,把党派界定为一种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是较为恰当的.

党派在现实政治中的性质、地位和功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党派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作用定位

党派是参政党还是其它中国是执政党,这一命题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存在. 但是,对于党派的“参政党”地位的确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却有着相当的争论.尤其是在1989年《坚持和完善中国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之前,学术界对于中国的党派的作用定位的争论尤为激烈.有的学者在论述政党体制时指出,“任何政党,不是执政党就是在野党,二者必居其一,不存在中间游离状态”. 有的人认为党派是“次执政党”或“亚执政党”或“共同参与执政的政党”等,还有的提出党派属于“资政党”、“议政党”等较为含蓄的说法.还有的学者认为,从“党”与“政”的关系言,与党派是执政与参政的关系.而仅从政党关系而论,与党派则是统一战线关系.这种统一战线关系是与党派执政党、参政关系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因此,从党派关系角度,还可以称党派为统一战线党,简称“统战党”.

执政党和在野党的二元划分是把复杂的政治现象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用单一的政党概念、政党间的关系来框定一切国家的政党和党派关系,也忽视了中国的国情.早在1949年9月,林伯渠就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在中国各党派则必须联合起来,因之这些团体、党派和作用,如如何搞好各个团体及党派内部的组织,并进而为中国人民好好地工作,党派中间应该没有‘在朝党’和‘在野党’的分别.” 1986年7月16日,批转统战部《关于新时期对党派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各党派既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而是同我们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后来,把党派的地位进一步概括为:在领导下,各党派都参见国家政权,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参见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重大问题的协商决定,同亲密合作又实行互相监督.

“资政党”、“议政党”、“言论党”等对于党派作用的概括虽然从一定的范围、角度触及了党派的某些作用特点,但是,这些特点的概括却不是从与中国是执政党这个角度来界定的,缺乏针对性.而“次执政党”或“亚执政党”或“共同参与执政的政党”等的概括确是针对中国是执政党而言的,但是,“次执政党”与“亚执政党”不是一个严格意识的政治学概念,“次”与“亚”也容易造成一种“次要”或者“第二”执政的印象,同中国的政治实际并不相符.

“共同参与执政的政党”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对“参政党”这一概念的直接书面解释,但是“共同参与执政的政党”是西方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中早已有之的一个概念,它有着特定的含义.“共同参与执政的党”,在西方是指某些议会制国家大选时没有一个政党能够获得足够的选票单独执政,只好几个政党联合起来组成责任内阁来执政,在这种联合执政的体制中,各党都是“共同参与执政的党”.它们在政治上很松散,是选举过程中的无奈之举,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足以说我是执政党或者领导党.

1989年12月30日发出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各党派是参政党,并指出“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见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应该明确的是,我国的参政党与执政党与西方国家的“共同参与执政”的政党关系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如果以“共同参与执政的政党”来概括我国的党派,不仅在理论上容易造成误导,滑向多中心论;而在政治实践中也很容易对于中国的执政党地位造成威胁,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秩序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