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与

点赞:24115 浏览:1079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当今计算机日益普及,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呈现出新的特点.在这样的前提下,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分析其行为特征,研究相应对策,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培养自律意识,探究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的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大学生;网络行为;对策

随着计算机在高校中的普及,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获取知识,检索信息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对当今大学生的生活,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生理尚未成熟,互联网负面信息也会对大学生身心的带来伤害,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如何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如何应对网络文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都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迫切研究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现状

为了深入翔实的了解当代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加强网络文化的管理和建设,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选取十所代表性高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随即访谈和组织座谈的形式,初步勾勒出当前网络应用行为的整体情况,为创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在网络使用时间调查中,每日上网时间不超过4小时的大学生数量,在总体调查数量中所占比例为76.8%.在此基础上,网络使用时间在1至2小时和2到4小时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在30%左右.其次除以电脑上网方式为主外,手机上网也较为普遍.再次就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站类型一项的调查结果分别为:搜索引擎、网络社区、视频网站、门户网,各项对应比例分别为80.7%、64.5%、60.9%、55.6%.另外就用网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娱乐占28.1%,学习和上聊天交友次之,所占比例别为26.2%和22.1%.

在网络行为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学习方面37.0%、33.9%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查阅、下载学习资料及搜索、获取信息,而利用网络进行互动交流方面的比例则较少.然而学生也普遍反映网络上有效的学习信息太少,主要表现为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在娱乐方面,六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游戏最有可能成瘾,二成以上则认为让人成瘾的是“聊天、交友”.就网络参与情况来看,就主动利用平台表达自己意见这一方面来讲,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相关的习惯.

在如何看待互联网信息真实度一项的调查报告中,认为“鱼龙混杂,各占一半”的大学生比例为46.5%;认为“要看具体刊登的媒介”的大学生比例占19.2%;认为“大多数可信”的大学生比例占15.6%;认为“大多数不可信”占到了18.1%.在关于“您觉得对网络道德进行规范有必要吗”的问题调查中,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大学生占66.3%;而认为“没有必要”的大学生仅6.4%.在“如何对待网络论坛上出现的恶意、不健康信息”一项的调查中,选择了“不予理睬”的大学生占65%;选择“建议版主及时删除”的占到16.1%;而9.9%的大学生表示会“跟帖批驳”;3.2%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


二、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的特征

从以上调查报告显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已经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的构成了也发生了变化,与传统的学生活动的方式相比,上网也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休闲方式.而同时这也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网络的易接触性直接增强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会造成对时间的管理缺乏规划行和掌控能力,这也对高校管理提出的新的任务.

另外,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日益多元化.互联网的特点便是形式的开放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参与者的平等性,这也是其受到大学生欢迎的原因.大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寻找和接受各种信息,对于增强大学生公平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等现代观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青年学生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稳定的成长期,在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中,易受非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对其正常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不良作用.

在大学生面对网络的负面信息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较为清晰的辨析能力,对黄赌毒等负面信息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但是对于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对网络容易产生依赖,加之学生的辨识能力尚有欠缺,易受负面因素影响,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完整人格的形成.从客观条件上讲,由于计算机网络造成的信息传播的泛滥性,各种垃圾信息也会不同程度上的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另外网络文化具有直接化、形象化的特点,这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必然会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互联网的逼真的虚拟性将导致大学生对真实社会的脱节,阻碍青年学生的人格社会化的过程,而“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对青年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与威胁.

三、网络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一)整合网络资源,加强网络建设

在调查中,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学习的比重还是相当高的,但是互联网建设相对滞后,在网络中可读到的学习资料相当有限,或者比较零散、片面,缺乏系统性,不能满足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诉求.相反,各种垃圾信息却很多,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积极的利用网络,首先便是要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各高校要带头将现有的资源加以梳理、深化,将已有的精品课程网站推广出去.同时可以借鉴国外优秀办学经验,提供开放性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授形式方面,除了单向的传授知识以外,应该构建互动式的双向网络平台,发挥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优势,增强个人的参与程度,使得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样,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以学生为本,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识别能力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发展还比较落后,除了在硬件方面,差距还表现在个人观念方面.在高校中间,人们还尚未普遍将传统教育工作与网络联系起来.网络信息纷繁芜杂,良莠不齐,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自由,不同价值观碰撞更加激烈,当今社会大学生价值观日益多元化,所以在加快网络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力和判断力.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上,更要体现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在这种理念下,各级相关组织、学校要用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教育大学生如何正确辨别判断各种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既能提供机会使大学生在各种知识、信息、社会思潮的互相碰撞、又能锻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提高识别、选择信息的能力.转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特点.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网络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完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建设

我国网络立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层出不穷的网络犯罪行为相比,显得比较滞后.网络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在面对侵害时学生便相应地就缺少必要的法律的保护.另外青年学生自我表现强烈,会在不自觉中陷入网络犯罪的泥潭.因此在一方面既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科学运用网络,另一方面更要加强网络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同时加强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在这片新阵地中,将知法、懂法、守法联系在一起.要教育学生遵守网络规范,维护网络秩序,自觉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有效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积极开展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要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甄别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自律和创新,进而提高个人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主动拒绝互联网中的负面信息和精神垃圾.如果主体思想道德观念在大学生接受的各种互联网信息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反动、、暴力等负面信息的入侵.对于高校来说应该专门针对网络规范方面的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和探讨,明确网络道德,提高互联网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要从技术层面上丰富互联网知识和应用能力,又从社会道德,法律等层面在广大师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网络文化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其中既能培养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创造性,多样性和独立性,又要面对网络负面信息污染的威胁.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培养出优秀的合格大学生是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新任务.通过有效的整合优化互联网资源,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相关配套的制度和人力资源的建设,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定能开拓新的局面.

[责任编辑: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