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话搞懂古代政治规矩

点赞:13161 浏览:577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历经2000多年,展示出极其高超的政治文明和政治智慧,政治规矩更是集大成,不少我们今天仍在借鉴.如巡视制度,就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官员异地任职,则肇始于两汉,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还有科举,也算得上公务员“凡进必考”的前身.

古代的政治规矩,简单说,就是权力分配和科学管理两种因素融合的成果.它既是古人历代集体智慧的结晶,也经历过无数鲜血的洗礼,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不守规矩,是要出大事的.

“朕不给,你不能抢”

还记不记得《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发哥那句经典:“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这话,真道出了古代政治规矩的精髓.

当年看《雍正王朝》,“九王夺嫡”那节极为精彩,扣人心弦.但有个情节我始终想不通.康熙第一次罢黜太子后,让大臣推举储君.绝大多数大臣都推举八阿哥胤T,康熙却勃然大怒,不仅不认结果,还对八阿哥极尽羞辱:“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康熙历史上堪称一代圣君,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不仅出尔反尔、还歇斯底里?因为胤T“八贤王”呼声太高,表现得太高调了,锋芒太露,就犯了帝王的大忌.作为皇帝,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天下就是他的,谁都不可争,“惟名与器,不可以检测人”.何况当时康熙还在盛年,八阿哥这是迫不及待地撞到口了.

结党谋位,这是历代帝王最忌讳的政治现象.结文官党可以乱政,结武官党甚至有逼宫的危险.好在康熙是明君,而且是出了名的爱儿子,痛骂一顿后,也只是冷处理(等十几年后四爷雍正即位,胤T才被彻底收拾).要遇到同样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唐太宗,争老子位子的下场就要凄惨得多,一个的太子被杀,一个的太子被流放.儿子都这样了,那些站错队的大臣就更没什么好下场.

其实古代皇帝最喜欢的是“纯臣”.纯臣的两个基本配置,一有能力,能干事,二不站队,只忠于皇帝,谁当皇帝忠于谁.唐朝的李蘧褪歉鲋械浞丁K原是李密部下,随李密归唐,为大唐开疆拓土.李渊夸他“不背主,不邀功,真纯臣也”,受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重用,出将入相.李治欲废王皇后立武媚娘为后,前朝顾命大臣强烈反对.问他,他回答:“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只听皇帝的,这就是纯臣的标准答案.

站队很危险,但自古权力的诱惑几个人能挡得住.常言到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站队成功就是从龙之功、泼天富贵,所以历朝历代总有那么多前赴后继不怕死的赶着上.直到雍正改了传位的规矩,不公开立太子,将传位诏书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老皇帝死后才揭晓.秘密立储制之后,皇权的争夺才没那么惨烈.

欺君罔上为大忌

崇祯皇帝为什么杀袁崇焕?小时候看金庸的《碧血剑》,说的是中了满清皇太极的“反间计”,当然是大骂皇帝昏庸.长大了后来多看了些书,才发现那只是故事,“逗你玩儿”呢.

历史中,袁崇焕无疑是真正的英雄,崇祯也不全然是无道昏君.他比他20年不上朝的爷爷、当了30天皇帝就服红丸暴毙的爹、只爱做木工的哥都更像一个皇帝,更想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那为何会干这自毁长城的事?崇祯多疑善变的性子是一方面,另一边,袁崇焕多次坏了规矩,突破了崇祯的忍耐底线.

袁崇焕刚被崇祯启用的时候,曾经当皇帝面夸下海口,说“五年平辽”,把17岁的崇祯高兴坏了,袁崇焕要什么就给什么.下来后给事中许誉卿问袁,你5年就能平辽东,那你胸中应该有一定打算了吧?袁崇焕却说,“聊慰圣心耳.” 他明明知道以明朝当时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战胜后金,等于说是睁眼说瞎话.关键问题上说大话蒙上级,这个上级还是皇帝,后果很严重.后来袁崇焕的罪状有一条就是“欺藐君父”.

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是袁崇焕第二件犯大忌的事.杀毛文龙究竟对抗金大局有利还是有害,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姑且不论.但从体制上讲,毛文龙是一品武将,手持先帝的尚方宝剑,即使有罪也只能由皇帝下旨诛杀,当时也不是在战场上.不请示不汇报,随随便便就砍了一个大将的脑袋,是严重的侵犯了规矩.袁崇焕先斩后奏,消息传到北京,史载“帝骤闻,意殊骇”.

袁崇焕不守规矩的第三点,被认为是边将私自结交首辅大臣.阁臣朝中掌权,边将在外掌兵,两者一旦勾结起来,皇帝的江山就感到莫大的威胁.明朝对这个防得尤为厉害,视为谋反.嘉靖时期,奸相严嵩为陷害政敌首辅夏言,就捏造其与陕西三边总督曾铣私下交结的罪状,结果夏言曾铣都被处死.所以,当崇祯知道袁崇焕在杀毛文龙之前、曾与首辅钱龙锡商量过、却瞒着他这个皇帝的时候,袁崇焕的命就很难保住了.

后宫不得干政

政治规矩这东西,属于高逼格范畴,不在其位的老百姓,知道的真不多.不过有个规矩倒是比较家喻户晓,那就是“后宫不得干政”.

后宫是民间说法,古代正规用语是“妇寺”,指的是宫中的妃嫔和太监.如《三国演义》开篇,就以大才女蔡文姬她爹蔡邕之口说“U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把一个王朝的衰亡归结到了后宫的女人和不健全人的身上,只能说是一种不负责任.

当然,从技术性角度分析,这个规矩还是有其合理性的,为啥,条件不具备.不是女子素质差,而是古代普遍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从小的教育决定了后子勾心斗角弄弄《甄执》还行,当朝理政不是那块料.(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慈禧的政治水平和手腕就很高,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那么多牛人都服服帖帖,但生不逢时,拉了历史的后腿,也只能挨骂了.)太监就更不说了,多是穷得没办法了才“自残”,大字都认不得几个,水平就更低了.加之太监心理扭曲,基本就是乱政.

知道后宫不靠谱,历朝历代对这一规矩都是严防死守.极端的如汉武帝,因怕“主少母壮”,干脆杀了当妈的才立太子.但历史长河中无数事实无情地证明,这种预防是不成功的,而且失败得很彻底.明清两代,都专门立了铁碑在宫门,但明代的太监,可以当“九千岁”,清朝嘛,就出了个慈禧.

三句话搞懂古代政治规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皇帝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千年防贼,防不了朝朝出贼.为什么防不住?这是皇权专制本身所致,天下系于一人,一人又治不了天下.特别是明清两朝集权到了顶峰,皇帝兼国家元首和政府总理于一身.朱元璋废了丞相后,每天要批阅奏章140余件,此外还要处理几百件政务.但朱元璋那么牛,他的子孙后代不可能个个都愿意累死累活地做牛.况且多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根本干不了,但专制体制又绝对不可能分权放权,怎么办?

宦官地位低贱,无后顾之忧,又是一直伴在皇帝左右,皇帝觉得是值得信赖的“自己人”,就爱用太监牵制大臣.太后垂帘,则是皇帝太小行不了权,又不能让君权旁落,只有让娃他妈帮着照看一下.当然,除了遇到慈禧那样的超级牛人,皇帝长大了,一般都会“太后还政”.

可见,后宫都是依附于皇权而取得权力的,是权力向身边人的递延,也是绝对皇权下的蛋,这就是专制权力的历史意志,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