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其评价标准

点赞:31740 浏览:1454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属性对个体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的特殊需要的满足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体现在规范存在意义系统;完善思维方式;开发创新潜能等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评价标准包括:是否有利于网络空间中个体需要的满足;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反观和改造现实世界等.

关 键 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虚拟实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早已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特点、新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课题.网络作为具体的、历史的客观存在物,它所产生的虚拟空间本质上是一种反观和改造现实世界的空间,旨在检验客观实在之真正意义.网络虚拟空间既具有现实表征特性、实践性,又具有虚拟性、遥在性和模拟性.虚拟空间改变了个体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存方式,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极具理论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以实现网络空间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涵

网络的影响力不仅仅只作用于网民本身,同时也包含了网络时代中的每个人.因此,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个体”是指网络环境下的所有个人,这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前提.

“价值作为对象、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以事物和人的需要或具有一定需要的人为其承担者,人的这一方就成为价值主体,所需要的对象、事物则是价值客体.价值主体也有个体、群体(含阶级、民族、社会等)和人类等多种形式,每一层次的价值主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存在,都可以独立地与对象建立价值关系.每一层次的价值主体,都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可以与一定对象形成多种多样的价值关系,同时,这些需要也彼此间发生价值关系.”[1](P.299)因此,个体价值首先是以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作为价值主体的价值关系,价值客体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为目的.作为价值主体的现实的个人在面对不同客体,处于不同的对象性关系中时,具有不同的个体需要.个体需要的特殊性决定了价值客体所具有的价值的具体内容和特殊性.价值客体属性对个体特殊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价值的大小及其实现程度.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其具备的基本属性对网络环境下的个体即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其评价标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网络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应然体现

虚拟环境下个体的特殊需要满足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网络环境下个体的需要是由网络空间的特点所决定的,具有一些不同与现实环境下个体需要的特殊性.网络作为客观存在,直接影响了个体需要的异质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存在意义系统

个体价值的实现是个体存在意义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个体价值实现所依赖的基础是社会关系,既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也包括网络虚拟环境下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中的权威性是个体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现实生活中,个体权威性的形成及影响力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诸如地域、身份、地位、金钱等.网络虚拟社会的产生为个体寻找权威性提供了全新领域,并且为个体权威的实现提供了全所未有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然而,现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个体的生存意义必须回归现实生活.只有将个体的存在意义系统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个体价值的实现才具有可持续性和现实性.网络环境下的权威与现实生活中的平凡对个体而言,形成极大的心理反差,这容易导致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甚至一些个体混淆虚拟世界和实质空间的真实性,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极力逃避现实生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要对由于巨大心理落差而导致的存在意义系统破坏的个体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通过重新审视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帮助其完善个体存在意义系统,树立正确务实的人生观;正确对待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各种心理体验,明确使用网络的根本目的;优化使用方式,调整心态正确看待网上与线下的关系、人与网络的关系、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途径和手段,发挥其价值导向作用、保障作用、育人作用、开发作用,最终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意义系统的规范功能.

(二)完善思维方式

网络给人带来的重大改变之一就是对个体的思维方式的改变,集中表现为个体的思想表达方式的改变.网络思想表达方式的特点是非线性化和碎片化.思想表达的过程凸显了人的思想的内在逻辑,在传统思维方式下,人们首先在头脑中对所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有序的组织,拟出提纲,然后按照这种有序的线性结构表达思想,形成文本、数据库等,是顺序的,线性的思维方式.然而,虚拟领域中人的思维方式却正好相反,先有既存于计算机中的文本和数据库,通过超链接程序,人们只需要明确问题的关 键 词 或思想的片段,就能从庞大的文本和数据库资料中整理出思想,而且可以突出展示思想的不同侧面.然而这种非线性的、跳跃式的思想处理方式有一个根本缺陷:在网络处理程序下,人的思想表达靠关 键 词 、流行语或思想片段来扫描庞大的知识数据库实现,为了使结果更精确,人们不断制定出更精细的查询策略,其结果就是使思想边界的不断缩小,思想碎片化与扁平化趋势加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拓宽个体的思想通道,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其重点都在于对个体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不仅包括了对思想内容和方向的引导,而且包括对思考方式的改造.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尊重网络普及给现代人带来利益与实惠的现实,鼓励人们使用网络,利用网络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对人的思想的禁锢,发挥网络优势为人们怎么写作.另一方面,着眼于网络对人的思维方式改变带来的消极影响,教育人们认清网络对人的思维方式改变的实质,发挥传统思维模式对保持人的思想的有序性和整体性的优势,从而实现个体在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中思维方式的融通.

(三)开发创新潜能

网络所提供的非线性的,跳跃式的思维模式,在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禁锢和开发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上不能不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跟随灵感随时随地表达思想,汲取知识,可以使阅读、思考、写作同时进行,不受个人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的限制.网络对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的确给人带来了优于传统思维模式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可能.想象和创造使人把在现实世界中的一切转化为符号语言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景观,这种新的景观超越了现实空间的局限性,成就网络空间本身.创造性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最高体现,在网络空间中得到了极大的张扬.“网络空间能够包含许多替代世界,但是一个替代世界的替代作用则在于它所能唤起我们的替代性思想和替代性感情的能力.”[2](P.142)网络空间既提供了创新的思维方式又提供了创新的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超越性和开发功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的创造性、创新性需要成为可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提供的超越性是指对教育对象的现存状况的超越.这种超越既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体现在受教育者自身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升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功能体现在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的调动与发掘方面,其最高表现形式就是培养个体的创造精神.在网络环境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通过各种可触及、可感知的模拟形式展现,甚至可以获得其他个体的有效回应,这使其在对人的创造精神培养方面具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不及的优势,从而实现对人的创造性与创新性的全新开发.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与否的评价标准

网络空间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即由原来的线性的、单一式的思维方式走向了非线性的、复合式的思维跳跃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自我存在意义系统消解的后果;网络空间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不仅提供了虚拟环境,而且提供了使人全身沉浸的工具和手段,使人完全坠入虚拟空间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对具有真实可触性的现实世界的消解.因此,结合网络空间中人的特殊需要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指向,判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与否的标准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是否有利于网络空间中个体需要的满足.这是由价值的涵义决定的,价值是指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只有在相互关系中才能成立,只有在满足了人和社会需要的时候才能实现.这种明显的主体性和社会历史性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只有在满足网络空间中人的需要,而且是满足网络空间中个体的正当的、积极的需要时才成立,才有实现的可能.第二,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3](P.243)也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4](P.514);还包括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P.104)在网络空间中的各种能力同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识别能力、信息素养、网络自律等.充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平等、开放的空间环境,拓宽人际交往面,丰富社会关系同样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避免网络匿名性、虚拟性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充分展现自由个性的同时警惕各种网络个人主义、网络无政府主义的侵蚀才是真正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三,是否有利于反观和改造现实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终归还是要在实践中检验.既包括在网络空间中的虚拟实践检验,也包括在现实世界中、在具体实践中的检验.网络本质上是反观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因此回归现实,改造现实世界是所有虚拟环境下开展实践活动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准则.